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时间,一直为众多学者探索之题。从东汉开始,直至宋代,其间的每一个朝代都曾被不同学者指陈为印刷术起源的时代。近半个世纪来,“唐代说”脱颖而出,影响甚广,许多教材和论著竟倡此说。然而,“唐代说”先天不足,或似是而非,或咬文嚼字,或捉襟见肘,或浅尝辄止,它无法回答来自不同方面的诘难,在众多的问号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显然,原有的“唐代说”,就严格的学术意义而言,是无法成立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时间仍是一个不解之谜。那么,能不能产生出一部著作,哪怕只有一部,把已有的成果加以总结,对纷纭的学说予以清理,以  相似文献   

2.
揭开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之谜——兼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罗德运印刷术、纸、火药、指南针,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17世纪初,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其主要著作《新工具》一书中就曾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相似文献   

3.
我国悠久的造纸和制墨业奠定了印刷术在中国起源的物质基础,摩拓与印章则构成了印刷术的技术条件。起源于唐朝初年的印刷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唐朝雕版印刷初步发展时期,五代至元朝雕版印刷全面发展时期,明清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井用时期。每一时期在技术改进、出版内容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印刷中心。印刷术起源后在东亚迅速传播,在西亚则传播缓慢,这是因为东西亚间存在着地理位置、宗教禁忌及传播媒介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蒙古韵书籍印刷术始于8世纪。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蒙古文字的起源是很古老的。保存到今天的一些资料,使我们有根据推测,蒙古文字出现于8世纪后半叶。芬兰蒙古学学者Γ·兰司铁于1922年在大库伦(现在的乌兰巴托市)出版的《回纥汗国史》一书中摘录了下面一段引文,这段引文是他在回纥人古代编年史(注明日期为公元751年)中发现的,引文如下:“回纥人掌握粟特文字,就成了蒙古人的导师,粟特文字成为最早的蒙古文字”。  相似文献   

5.
雕版印刷术这一伟大的划时代的发明,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条件下蕴酿,在中国古老文明的特有的技术状况下出现,在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关于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早的有汉朝说,六朝说:晚的有五代说,甚至还有北宋说,但总不能给人一个信服的结论。也许,这个现象本身就说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根本就难以确定一个确切的时间。这正如刘国钧先生在他的《中国书史简编》中所指出的:“首先,因为印刷术并非是突然出现的方法,而是如前面所说到的,逐渐由印章,捶拓等演变而来,中间很难说有截然的界限;其次,印刷术是由人民大众逐渐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首先在一般人民群众中间出现流行,而人民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不等到它们足以影响上层阶级的生活时,是很少受到知识分子的注意的,因而也不能见之于他们的记载。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印刷术最初只流行在人民中间,随后为佛教徒所采用,最后才为统治阶级政府和知识分子所接受,因此要确指一个具体年月日或一个什么人来作为发明时期和发明人,差不多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印刷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从商船的往来与汉籍的输入,两国间的文化往来,中国刻工到日本亲传身授,讨论了中国雕版印刷术向日本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雕板印刷术始于唐代,这在史学界巳成为定论。但唐代刻书地点可考者,除京城长安外,还有东都洛阳、越州、扬州、江东、江西及益州、成都等地。那么究竟何处是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呢?这个问题,为方家学者所未论及。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根据有关记载推断,唐代长安应是我国古代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论据如下:  相似文献   

8.
印刷术是人类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手段。我国最早发明印刷术,并传播到许多国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我国很早就有印章和拓石,后来,有人把印章和拓石结合起来,扩大印章面积,在木板上雕刻文字,然后蘸墨铺纸刷印,我们祖先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我国雕版印刷术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直到现在,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汉代说、隋代说、唐代说、五代说等等。主张汉代发明印刷术的人,主要依据元朝人王幼学《纲目集览》卷一二对东汉人张俭因反对  相似文献   

9.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核心是雕版印刷术原理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是一项伟大的科技发明。中国是世界上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发明时间为公元前2世纪之末的汉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件雕版印染品,已经完全具务了雕版印刷术的基本科学技术原理。汉代雕版、套印、用色、连雕带套带敷、镂空版套印以及“夹缬”诸项具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包括了宋元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术在图书出版领域中各项主要的技术。雕版印刷术原理分别在纺织品和纸张上先后呈现出灿烂的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10.
近代欧洲的三大思想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影响深远,高度关联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在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运动的语境下,印刷术传播对经济因素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企业结构等三大构件都有决定作用,印刷术不仅从属于经济因素,而且对经济发展具有传播偏向意义上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地理学和历史语言学试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布问题历来争议纷纷。近几十年来国际文献以印度起源说最盛,中国起源说较少。日本学者加藤于1930年将籼稻定名为“印度亚种”、粳稻定名为“日本亚种”,更造成中国稻传自印度的印象。我国学者丁颖曾于1957年将籼、粳重新定名①。但至今国内外仍有学者沿用加藤的命名。1974年台湾学者根据我国史籍记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小说的起源问题,学术界长期争论,众说纷纭。中国小说多源共生说对此问题的解释更加科学合理,将会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并会成为今后最有影响的中国小说起源说。此说认为,中国小说起源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源头和母体共同孕育而生。其一、神话传说是中国小说的最早源头;其二、寓言故事是中国小说的重要源头;其三、史传散文是中国小说的主要源头和母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①。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在九百多年前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传播到世界各国,对世界印刷术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印刷术,首先传入了友好邻邦朝鲜,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印刷文化的发展。朝鲜人民在自己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我国人民所创造的印刷技术,推陈出新,使它进一步发展起来,终于在十三世纪初前后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而在十五世纪以后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它在世界印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朝文化交流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自来无科学"的论断,以竺可桢为代表的中国学者致力于中国科学史研究,发表大量学术论著,为中国辉煌而久远的科技发展史正名;李约瑟亦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大讨论,并以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有力地批判了"西方中心论"。作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编纂强有力的支持者,竺可桢有目的地为李约瑟搜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书籍资料,并通过中国科学院给予其人力、财力资助。而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计划实际上也诱发了竺可桢着手建立中国科学史研究专门机构的构想。就二十八宿起源地点与创立时期的学术争论,竺可桢坚持中国起源说,李约瑟则依违于巴比伦起源说与双方独立起源说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一、日本人及日语的起源 关于日本人的起源问题,有关学者专家从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诸说不一,有“阿伊努说”、“原日本人说”、“石器时代人说”等。  相似文献   

16.
15世纪中期,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成为了人类继口语传播、文字传播之后第三次信息传播方式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变革。印刷术诞生于当时的西欧有其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同时它的出现也促成了西欧印刷文化的兴起。  相似文献   

17.
英国学者赫丽生和康福德在《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一书中,不仅对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两种主要的起源说进行了批驳,而且以人类原始宗教为视角,恩尼奥托斯半神为视线,通过对大量神话传说、考古文物、早期文献,以及早期人类宗教习俗的分析和解读,对古希腊竞技会的起源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出了竞技会起源于母权制时期枯瑞忒斯为成为年度恩尼奥托斯半神而举行的赛跑的结论。这一研究和结论不仅让我们明白了国内各种起源说不可深究的原因,而且对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赛会的起源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农社是朝鲜民族村落共同体的形式之一。农社起源与朝鲜民族传统的稻作农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坚持古代起源说的学者认为农社可以追溯到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时代,其雏形是三韩时代的部落女性参与的积麻活动,属于劳动、游戏、宴乐与军事的融合体。坚持朝鲜后期起源说的学者认为农社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社是相对成熟的劳动共同体,内部有明确的人员分工和任务分配。本文旨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农社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学者提出北京猿人等直立人不属于人的范畴 ,这是对人类起源的认识存在误区造成的。现代人类有多地区起源和单一地区起源这两种假说 ,分子生物学新近研究的结果更多地支持单一地区起源说 ,但它仍存在诸多缺陷。即使由分子生物学支持的单一地区起源说是可以成立的科学假设 ,北京猿人等直立人仍然是处于人类演化过程中的旁支 ,而不应被排拒出古人类的范畴。单一地区起源说表明要修改的 ,只不过是北京猿人等直立人不是现代中国人的直接祖先而已。  相似文献   

20.
古今学者对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已发表了很多意见。但说法分歧,迄今尚无普遍公认的定说。所以仍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探讨。归纳各家看法,有以下几种:1、源自印度梵剧说;2、本源单一说(认为中国戏剧源自古代某一项文艺或事物,又分戏礼说、优戏说、百戏说、傀儡说、曲艺说、歌舞说);3、形成于南戏说;4、形成于宋杂剧说;5、综合起源说。对以上各说,笔者赞同综合起源说。此说认为中国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它所包含的艺术成分,兼具文学、音乐、舞蹈、杂伎、绘画、雕塑等多项艺术,因此它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