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振文 《理论界》2013,(8):57-59
反讽主义者理查德·罗蒂认为,面对哲学与政治关系问题时,当代西方哲学家分为两个不可调和的类型。不想成为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以福柯、德里达为典型;拒绝反讽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以哈贝马斯等人为代表。罗蒂引述茱迪·史柯拉(Judith Shklar)的自由主义者定义:相信残酷是我们行为当中最坏的事情的那些人。在诗性化的后形而上学文化中,罗蒂认为自由的反讽主义者或反讽的自由主义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形象。罗蒂认为,反讽主义的自由主义需具备一些特别的能力:比如严肃认真面对自己思想与词汇的偶然性,非常重视再描述的力量,自由主义需要通过再描述变得更诗性化,而不是更理性化或科学化;自由主义文化应该是后形而上的文学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伟 《东南学术》2012,(5):224-234
罗蒂心目中的理想知识分子应该既是反讽主义者,又是自由主义者。前者与顺从常识的普通人及钻研本质的形而上学家区分,后者和拒绝解放企图这一哲学传统中的尼采等人相别。这一知识分子形象中的反讽部分遭到了舒斯特曼的激烈指责,然而,细看其立论依据后可以发现他要么是对罗蒂断章取义,要么是在批判时无视罗蒂在他处更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姚大志 《社会科学》2013,(10):98-105
在分配正义的问题上,西方社会存在三种基本的观点,即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正如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当代自由主义是在批判功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桑德尔的社群主义分配正义观念也建立在批评罗尔斯式自由主义的基础上:一方面,他批判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反驳了罗尔斯对平等主义和差别原则的论证;另一方面,他主张以应得为原则的分配正义观,用社群主义来对抗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4.
王俊 《兰州学刊》2008,(10):17-20
由于罗蒂哲学的影响,反讽成了一个流行概念,但是,罗蒂的反讽思想有着其时代的虚无主义背景,只有深入把握虚无主义与反讽之间的内在关联,反讽才能得到确切的理解。从时代的虚无主义背景去把握反讽,我们发现反讽既是对形而上学的逃避,也是对被彻底偶然化了的世界的无奈;它多现艘陛筹划之失败的体现,也是对它的反抗。  相似文献   

5.
徐志国 《理论界》2012,(2):69-72
在理查德·罗蒂看来,主流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是基础主义的,主张人类有着固定的人性,对自由的追求可以找到某种客观的知识根据。他从后现代的知识视域出发,深入地批判了主流自由主义的这种基础主义哲学,并在反基础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为自由主义政治辩护。罗蒂主张一种最低纲领的自由主义,将那些希望减少人类社会"残酷"和"痛苦"的人看成是自由主义者。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想象力及情感的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的英雄不是哲学家,而是强健诗人与革命家。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所提出的“正义”观念,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正义观,即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所有人都享有同样的平等自由权,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去追求幸福、尊严和福利,每个人都享有基本的自由权利。罗尔斯认为正义就是在社会中建立一种最基本的自由体系,而社会自由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自由的优先性问题。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提出了对自由优先性三个方面的辩护论证,即自尊论、良心平等自由论和利益层次论,不过罗尔斯的三层论证并没有赋予基本自由以词典式优先。康德式自律观念的利益层次论重建,为正义原则提供了一种建构主义的解释。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对正义原则进一步展开论证,政治自由主义的论证方式明显已经受到黑格尔影响而逐渐偏离了康德,黑格尔哲学为罗尔斯构思正义理论提供了体系框架。不容置疑的是,罗尔斯的现代自由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完全超越了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为民主立宪社会稳定提供一定合理解释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后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罗蒂,试图清除西方启蒙理性形而上学的地基,在当代为西方启蒙政治理想替换更加实用的新地基,以阻止马克思政治哲学对启蒙政治理想根基及整体的动摇,尤其是要重点阻止“马克思的幽灵”对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的强力批判,进而实现其希望的自由主义乌托邦,并因此与马克思的现代性社会政治批判发生理论碰撞.罗蒂对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的现代性批判也有所认同,其有限肯定主要是体现在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中.但其有限肯定是为了根本否定.从根本上说,罗蒂后现代政治哲学与马克思现代社会政治哲学是异质性的,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也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8.
在分配正义或经济正义问题上,当代西方流行着三种理论模式,即传统自由主义的自由正义论,社会主义的平等正义论,新自由主义的公平正义论。它们分别用自由、平等和公平来界定正义。其中,公平正义论的首席发言人当推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J·Rawls)。他于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被看作是20世纪新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性巨制。此书把“正义”理解为“公平”,经过复杂的论证,提出一套包括基本原则和程序原则在内的正义原则体系。这套原则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基本制度,但它强调社会有责任通过再分配来照顾和改善“最不利者…  相似文献   

9.
罗蒂哲学有两个基本承诺,一个是对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一个是对自由主义的承诺。但是这两种承诺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作为后现代主义者,罗蒂对启蒙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作为自由主义者,他又在极力地维护启蒙。罗蒂的后现代自由主义实质上是以非理性主义来解释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共哲学与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剑涛  徐亮 《江海学刊》2012,(2):116-122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致力建立公共哲学的时候,自由主义似乎是作为公共哲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其实,自由主义有着自己的公共哲学。自由主义的公共哲学区分为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平等主义、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至上主义以及罗蒂为代表的最低纲领的自由主义三种论述。三者的主要关注点是不同的:平等主义关注的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原则,自由至上主义关注的是国家与社会对自由的尊重,最低纲领的自由主义关注的则是自由民主价值及其偶然性。三者之间容有分歧。但三者对于"公共"抱持着较为一致的立场:一是公私领域的划界,二是宪政民主制度的保障,三是国家、社会与市场彼此相对独立的三元建制。自由主义的公共哲学是论证政治上何为"公共"的最为系统的理论形式,它紧贴现代社会而建构,是现代公共哲学的主流派别。  相似文献   

11.
陈应春 《理论界》2008,(4):107-108
沃尔泽以一种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方式,对正义的分配做了一种广泛的、平等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解释。在沃尔泽看来,政治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对一组社会善应该如何分配的问题。不同的物品应遵循不同的分配原则,即多元的正义、复合的平等。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对正义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流派。当代西方正义观实现了从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向规范理论的复归.从功利主义向“社会契约”论的回归。社群主义正义论对自由主义传统进行了反思和超越。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是为西方民主社会发展提供道德判断根据.主要研究分配的正义问题.是想超越传统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为分配的正义提供更加广泛和合理的基础。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日益呈现出政治哲学和具体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对“自由”的误解与周作人的人生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玉 《社会科学研究》2002,11(5):149-153
周作人的思想本质上是自由至上主义。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现实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对自由与正义的关系相应地存在着深刻的误解 ,这是周作人附敌从而造成人生悲剧的非常具体的原因。以极端自由主义思想为前提 ,对“节”的批判和对作为“节”的重要内涵的“爱国”的否定 ,是周作人附敌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重叠共识”理念作为解读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切入点。在西方社会“理性多元论”的背景下,正义论伦理只是诸种合理性伦理价值的一元,无法获得罗尔斯所期望的社会成员的一致认肯。政治自由主义正视“理性多元论”的事实,借助“重叠共识”理念在各种完备性学说与正义观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样,政治自由主义就有可能完成正义论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现代多元社会的正义稳定铺平道路。“重叠共识”的理论运思无疑对利益日趋多元化的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山民 《东岳论丛》2019,40(7):102-109
罗蒂与启蒙思想家不一样,其对自由主义的设想不是从"理性"和"自然"出发,而从历史和约定出发。休谟要求发现属于人的客观而可靠的知识,把对人的研究科学化。罗蒂认为这种做法混淆了哲学叙事和政治叙事,强行让前者成为后者的基础,造成了基础主义幻像和政治一元论。在罗蒂方案中,公共领域只需加强外部建设,以对话代替对抗,达成包容性的共识。但是,在拒绝普遍主义的同时罗蒂思想内部也出现了张力。  相似文献   

16.
社群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化军 《人文杂志》2005,1(5):146-152
社群主义认为自由主义忽略了社会、历史和传统等因素对人类正义观念及人类善生活的必然性和基础性意义,自由主义的道德主体是空虚的、脱离历史的,因而他们的方法是非历史主义的,而社群主义则采用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自我、正义及实践的历史性。以马克思主义眼光来看,社群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既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早期的正义理论在秉承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理想的同时,也承袭了启蒙运动价值一元论的绝对普遍主义内在冲动。鉴于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绝对普遍主义倾向之间的内在张力,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把社会正义理论从早期的绝对普遍主义转变为一种有节制的普遍主义,以继续捍卫启蒙理想。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认为个人是自由的,更是理性自主的。自由主义相信个人理性自主的利己行为能够形成一种可以扩展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够在社会中建立起和谐,并能够保证社会正义的实现。然而,从自由主义内在逻辑理路角度看,自由主义个人观还过于单薄,不足以完备的支撑起自由主义的理论大厦,尤其是以它为基石的国家与社会理论往往在现实实践中走向其反面,难以在历史中实现它对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的承诺。  相似文献   

19.
罗蒂通过对传统媒介语言观的拒斥,阐述了他的语言偶然性思想,并进而论述了自由主义社会的偶然。罗蒂认为根基的铲除并不能过渡到对于价值的否定,只要我们抛弃传统的哲学和语言观,无需哲学奠基就能够捍卫这些价值。罗蒂给我们展示了在后现代语境下捍卫传统价值的超人智慧。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观上,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主要围绕国家中立、公民政治参与和“弱国家”与“强国家”等问题进行了争论,其核心在于对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之关系的歧见。实质上二者是互补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及政治实践的进路,决非在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作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而是通过构建以法治为基础的良序社会结构,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共生与张力中维持平衡,从而构建正义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