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试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方法,是教育和社会联系的纽带,是社会检验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考试,可以促进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搞不好,也能限制甚至窒息教育的作用,妨碍人才的培养。因此,考试制度与方法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不断演变、完善。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人才的主要渠道,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工程人才的客观要求,工程人才的公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人才的公民教育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专业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有机融合;发展继续工程教育,保持工程人才公民教育的可持续性;注重社会实践,强化公民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针。毛泽东教育思想体系,有着丰富系统的素质教育思想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借鉴。这些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应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应着眼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受益于教育。日本近代教育的勃兴,为其资本主义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针。毛泽东教育思想体系,有着丰富系统的素质教育思想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借鉴。这些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应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应着眼干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种革命性变化,使产业发展呈现高度化、国际化、高技术化等发展趋势,使劳动者的素质在产业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从而使教育越来越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部门,即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部门,在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是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有创新才有进步 ,才有发展。创新需要人才 ,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 ,应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试从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思考性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创造性教育的特点以及培养创造性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提出高校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为了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育人,德育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智育、体育一样,都有其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德育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规定着人才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而且决定着人才将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所应发挥的作用。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和今后一、二十…  相似文献   

10.
为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性应用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局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尊重的教育”是 2 1世纪人类教育理念的新选择。它体现出人类教育活动的发展从“神化”教育到“物化”教育进而走向“人化”教育的过程 ,反映出人类教育理念的发展从“崇拜的教育”转向“占有的教育”进而选择“尊重的教育”的逻辑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谐的民主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是 2 1世纪人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科学教育经历了由“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再到“通才教育”转变的过程。“通才教育”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人才培养功能,但 IT(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科学教育中所形成的特定“电子场景”使得科学教育致力于追求普遍显性知识的“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缺失了隐性意会知识的养成,而后者是现代“通才教育”所必需的。现代科学教育应该重塑“通才教育”,其本质是一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 STS 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伦理的内涵根源于人本性的变动性。“人的成长”与教育的“共生同构”关系清晰地映射出教育伦理生态系统。教育价值生态和教育实践生态是教育伦理内涵的充分展开。只有从人的本质为出发点才能真正解释教育的伦理内涵。这对于把握教育伦理生态系统,深刻理解教育实质,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人的思维存在和精神价值的存在,成为具有全人类定义的培养人的活动.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就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人学问题为研究视角和路径,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本质和人学价值,澄清音乐审美教育本应具有的人学内涵,以期在理论上排除音乐审美教育面临着的"物化教育"、"奴化教育"的干扰和"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科学教育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人文教育是对“价值”的“善”的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从公益性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演变而来。公益性与营利性同为国际教育服务的固有属性,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不同。现今的国际教育服务凸现其营利性的一面,与此同时,公益性与营利性相互融合,共同推动国际教育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小书”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沈从文“人生教育”是中国做人教育思想链条上富有特色的一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代际关系问题。在代际关系和代际伦理的语境中,与传统道德教育明确划定"教育主体"(如"长辈")和"教育客体"(如"晚辈")的界线不同,现代道德教育是一个代际互动的过程。现代道德教育的代际路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上一代对下一代的道德传递和道德示范与下一代对上一代的道德继承和道德反哺。现代道德教育的代际模式就是表现为"主—主"关系的代际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19.
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德育的实效性存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方法本身缺少"德性".弘扬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改善.儒家认为,道德教育首先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教育必须首先反思教育者自己,这种真正具有"德性"意义的教育方法,对于改善当前因方法造成的德育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术语有“高职”、“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术语的紊乱势必影响我们对概念的科学认识。因此有必要进行术语的厘清。这些术语中关键是要分辨清楚“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这两个术语可以围绕“技术”、“职业”作扩词式的研究。从“技术”和“职业”到“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