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意味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增多,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国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村环境法治建设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为实现生态文明,研究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势在必行。调查显示,农民具有了一定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但农业环境立法体系有待完善,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具体行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措施欠缺,农村环境司法救济有待加强。因此,应采取完善农业环境立法体系、加强农村环境普法宣传工作、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工作、加强农村环境司法工作等措施,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水平、实现全社会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5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恢复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理念缺失,农村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民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提出了几点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进而我国农村生态的改善和优化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化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法治化的相关问题,对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法律意识等因素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威胁到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然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生态文明构建视域中,基于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敏感地区农村生态平衡的恢复和提高防灾救灾能力有着重大作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外,受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20的对生态系统平衡破坏的影响因素已越来越大。1998年我国长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因此,在一些生态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的地区,通过人工增殖森林、草原等生物资源,并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就能逐步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并通过可再生生物资源的逐步增加,促使区域内生态…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情景,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本文以农村为背景,以自然观为切入点,基于生态道德建设的需要,展开对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越加突出。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定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中国结",而且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农产品安全,牵系社会稳定。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要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失灵,维护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要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增强农业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拓展我们生态和发展空间;要加快科技创新,全面依靠科技进步,为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持;要科学地构建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减轻灾难的损失;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民健康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吴子明  吕书额 《职业时空》2013,(10):128-130
实施“幸福乡村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幸福乡村建设路径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种直接体现.牢牢把握生态文明理念,对深刻理解幸福乡村建设路径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对当前廊坊农村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速实现农民幸福美好家园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飞 《现代妇女》2014,(7):66-6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进一步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健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巩固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条件;发展公共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2014,(2):84-94
上海要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农村承包地流转方面:要加强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加强扶持,构建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规则,形成机制保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面:要真正实施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地、同价、同权";要正确处理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要制定郊区集体建设用地的各类标准,控制用地总量;要制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政策;要建立完善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清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在农村宅基地置换、退出方面:要建立农民宅基地分配、使用、置换、流转、收回政策体系;要采取限制措施,严控宅基地的新增趋势;要采取滚动发展模式,解决宅基地置换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经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重返社会建设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随着城乡社会的融合,村庄在消逝,城市人与农村人的权利心理在走向趋同。乡土社会经济正在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社会的快速扩张,非农、非正规经济在农村土地上快速长成,而这一过程其实又是一次试错运动。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不是解除户籍和土地制度的束缚,而是依靠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民收入提高,以及农村的土地经营模式的改变。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关注重点应该是农村而不是城市,出路在于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以及其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加强特色文化体系建设,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这一主题,较系统地提出农村特色文化体系建设的思路,力图以农村特色文化为核心,从硬件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引导、文化活动载体的设计、文化队伍建设、文化活动宣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探讨如何建设一个具有一定导向的、系统的、具有地域特点的农村特色文化体系,从而形成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助推力。  相似文献   

15.
近30多年来,生态经济不仅逐渐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和关注,而且还使学术界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经济问题展开大量而广泛的研究,使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起成为时代的强音。本文回顾了生态经济产生的背景和生态经济的概念,总结了生态经济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当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我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和发展模式及对策。希望能为我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石漠化的治理和生态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养老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于豫东A村的调查发现,随着农村大量男性青壮年向城市大规模的流动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高,农村儿子养老力量有所弱化,女儿养老的能力和养老意愿不断增强。女儿对父母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支持力作用愈发显著,女儿在家庭养老方面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在农村老人晚年生活保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心一直在中心城区。世博会后,城市建设的重心必将逐步转移至城郊地区。同时,上海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只有统筹城郊发展,加快郊区建设步伐,才能在新起点上实现新飞跃。“十二五”时期上海城市建设方针应是“郊区为主,聚焦新城;生态优先,宜居为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聚焦综合性新城、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须处理好:非农产业与人口集聚的关系;非农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人口集聚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关系;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城镇建设中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关系。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要在正确认识城镇化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构筑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最主要的是推进4个方面的改革:规划制定、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乡统一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9.
英国城乡统筹政策对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后,英国迅速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失衡、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教训后,英国政府开始了对城乡统筹政策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逐渐凸显,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联动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当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中国,面临着与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几乎相同的城市化问题,因此,有必要学习英国的城乡统筹经验,以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20.
绿道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以广东增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健康、休闲等话题,使得绿道研究、乡村旅游研究等具有生态特性的话题日益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乡村旅游开发与绿道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广东增城市绿道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与策略梳理、成果与效益分析、以及对增城模式创新性的总结,探讨了绿道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二者互动、互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