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民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成为民俗学研究的新领域。不过,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成果散见于相关学科,缺乏集中且稳定的共识。以“民俗”的概念为出发点,我们能够通过批评性文献综述的方法来界定数字民俗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路径,并在民俗学和传播学的跨学科视角下提出数字民俗研究的四个核心议题,即民俗的数字文本与知识生产、口头传统的数字再生、在线社区的再部落化、新民俗与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实践,从而探索未来跨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反生态民俗是尚未被大家重视的造成生态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反生态民俗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并对反生态民俗的具体形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解析,认为对反生态民俗的治理势在必行,而普及生态知识、加强生态立法与执法力度、改善民众经济状况、警惕反生态行为的民俗化等,则是治理反生态民俗过程中应予以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俗传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是民俗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民俗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学术界广泛地使用"传承"一词,但对于其内涵、外延、内容与形式目前还比较模糊。文章明确地界定了传承的基本内涵,并从构成要素和传承方式两个维度阐释了民俗传承的内容和形式。民俗传承构成要素包括民俗传承的主体、民俗传承的客体和民俗传承"场"。民俗传承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从传承途径来看,分为口头传承、行为传承、心理传承和书面传承等;从传承主体的多寡来看,分为群体传承和个体传承;从传承组织形态来看,分为血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等。  相似文献   

4.
泮村灯会有5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时面临着一些保护传承困难的问题.为此,要处理好8对关系,包括:扭转"现代化偏见",修复传统民俗与宗族的关系;明确政府责任,理顺传统民俗与政府的关系;消除认知误区,认清传统民俗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超越小农观念,协调传统民俗与外来人口的关系;改革教育体系,平衡主流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关系;转变迷信观念,端正宗族信仰与教育事业的关系;调整运作机制,理清传统民俗与商业力量的关系;深挖民俗内涵,处理传承民俗样式与培育族人品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民俗旅游村通过旅游开发,引进了市场机制,使民俗的价值被重新调整,传统民俗被赋予新的市场价值而得到突出与强调,民族文化的整体价值被提升。本文试以广西龙脊景区的田野调查为样本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泮村灯会有5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时面临着一些保护传承困难的问题。为此,要处理好8对关系,包括:扭转"现代化偏见",修复传统民俗与宗族的关系;明确政府责任,理顺传统民俗与政府的关系;消除认知误区,认清传统民俗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超越小农观念,协调传统民俗与外来人口的关系;改革教育体系,平衡主流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关系;转变迷信观念,端正宗族信仰与教育事业的关系;调整运作机制,理清传统民俗与商业力量的关系;深挖民俗内涵,处理传承民俗样式与培育族人品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民俗功能似乎被视为理所当然和不言而喻的概念,以至于相比其他一些概念,有关论述在国内民俗学理论研究中少得不成比例。这似乎与民俗功能的界定最早来自人类学的功能主义有关,由此限制了对民俗功能更深入与广泛的探讨。随着全球化时代人类交际手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传承和运用民俗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个体与群体在社会大背景下的角色也有了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结合多学科的理论进一步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分析民俗的功能。文章提出一些浅见,以期引发同仁的批评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传统体育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上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密不可分,逐渐形成了地域性、传承性、民族性等文化特质,渐渐的被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传统民俗体育也在反哺这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济腾飞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共同发展,中华传统民俗体育走向全面振兴道路,寻找如何振兴民俗体育的方法显得迫在眉睫。对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发展的历史定位,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继承、融和、创新,与现代化体育结合,吸引更多年轻血液加入到复兴民俗体育的队伍中来,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肇始于农民生产活动和风俗祭祀的民俗体育植根于乡土社会,是一种典型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其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蕴含着一系列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此外,在建设文化强国和当代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厚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自信与话语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新时代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共识。因此,立足乡村振兴的基点,如何留住人民心中的“乡愁”,重塑优秀传统文化的“形”,铸造传统体育文化的“魂”,成为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亟待的新命题。本文...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民俗学拥有大量与移民—族裔及其民俗传统有关的研究成果。在移民研究的早期阶段,美国民俗学者主要以关注遗留物与口头传统为主,而在美国民俗学成为独立学科前后,逐渐形成了以"经验"、"过程"与"认同"为关键词,以及以"什么是美国的民俗"为核心问题意识的研究传统。本文通过对美国民俗学移民研究成果的梳理,一方面肯定了民俗学在移民研究方面具备较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也提醒中国民俗学应加强对包括美国民俗学在内的世界民俗学界的移民研究的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俗玩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艺术形式,记载着我国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域的生活和艺术历史,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形式古朴的民俗玩具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它们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基于此,本文立足传统民俗玩具于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问题,挖掘其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意义流变,试图唤起人们对民俗玩具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促进其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西方民俗学、人类学学术史的脉络中梳理并探讨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学科互动过程,揭示了人类学在不同的重要理论发展阶段上对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影响,说明了民俗学与人类学相互交织的状况.民俗学是不断运动的动态发展过程,理应结合人类学理论来研究不断产生的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12.
空间是抽象的 ,只有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表象 ,才能将抽象还原成具体。无论在纳西族民俗中 ,还是在其他民族的民俗中 ,色彩常常成为对空间方位进行表象的具体手段之一。由色彩所表象的空间不仅决定着民俗活动的性质 ,也规范着民俗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本文从前空间、原空间等方面对纳西族民俗中空间的色彩表象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现代意义的中国民俗学自“五四”时期兴起以来 ,在开始阶段曾对口头语言问题非常重视 ,并开展了不少相关的活动与研究 ,在当时有着特殊的作用与重大的影响。但后来很长的一段时期 ,民俗学领域的语言研究开展得很少。黄涛所著《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是民俗学领域内对语言民俗进行专业研究的开拓之作 ,在语言民俗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做了有益而且较为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广西那坡壮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之中,生产习俗、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民间信仰、交际娱乐等等民俗活动对那坡壮族民歌的生成、传承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民俗符号学原理,以口承语言民俗为参照,从海螺在藏族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中的具体体现入手,进行归纳整理,力图解读出海螺作为表现体,在藏族民俗符号系统结构中体现的多元文化信息,进而挖掘出其中蕴舍的藏民族独有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刘魁立研究员早年在国外留学,系统地研读了西方民间文化研究诸学派的论著,他这方面的系列文章可以说组成了一部高度凝炼的西方民间文化研究史和比较研究概论。他在民俗学一般理论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神话史诗故事研究等方面也有不少建树。  相似文献   

17.
洮岷花儿以古朴的民歌样式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而显示其独特个性。花儿会是洮岷人民盛大的狂欢节日。田野资料进一步说明 ,“狂欢”是洮岷花儿的一般性格 ,戏谑事象在民间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是这一性格的重要内容。对戏谑理论的探讨和建构是基于实地的田野材料。这些初步的理论也许对认识现实的民间文艺和文化现象中的戏谑事象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花儿作为一种民间文艺,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花儿产生于西北高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是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花儿民歌的缘起进行民俗学、人类学层面的解析,进而展示花儿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汪玢玲教授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在中国民俗学史上,以《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用》一文,第一个起来破了民俗学是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坚冰;《蒲松龄与民间文学》将蒲松龄作为民间文学搜集家、民俗学家来研究;《中国虎文化研究》发现了中华万年虎文化;所主编的《中国民俗文化大观》是篇幅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中国民俗典籍,她以“一文三书”奠定了在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岁时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角度看 ,它与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特性 ,但作为时间民俗的两项内容 ,两者的文化联系密切。在民族文化建设的今天 ,传统岁时中的有效因素可以转换为当代节日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