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少数民族自身发展,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许多新问题。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摆在民族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修改、完善涉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和政策,使之更具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民族感情和民族团结进步.要改革它,首先必须尊重它,没有尊重,就谈不上改革.尊重促进团结,改革促进发展进步,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在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上,当前仍应防止"左"的影响.要进一步加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教育,要着重强调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  相似文献   

3.
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以传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丧葬、节庆、礼节、禁忌、喜好等诸多方面。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 风俗习惯,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是民族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于民族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一经形成,它就被全民族所公认和共同遵守,起着维护和巩固民族共同体的作用。每个民族的群众对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有深厚的感情,都认为对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也就是对民族的尊重;对…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要保证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认真贯彻,就非尽快实行民族立法不可。 回顾过去“四人帮”横行时期,为什么民族政策遭到破坏,民族风俗习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少数民族干部群众遭受打击迫害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族工作没有立法,以致许多事情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我做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提出并执行的民族平等、民族自治、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等正确的政策及其对红军顺利通过民族地区、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开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些政策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在广大干部和人民中,主要是在汉族干部和群众中,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在各地处理民族问题时较为谨慎,民族政策能比较正确地得到贯彻执行。但是,有些地区,尤其是民族杂居地区,在执行政策时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没有根据民族平等原则组织联合政府,在政府机关中没有配备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干部,或者虽然配备了,但对少数民族干部不够尊重;没有认真执行民族、宗教上层的统战政策;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甚至侵犯少数民族的利益,等等。个别地区存在严重地侮辱、歧视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理论与政策,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文化和卫生事业及科学技术,提出要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  相似文献   

8.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我党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论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理论和政策的基本观点包括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宗教无小事;全面、正确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充分保障了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的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和谐.  相似文献   

11.
由壮族歌圩引起的怎样正确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应该尊重,对于其中某些不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成分,则要积极引导群众在自觉自愿基础上,逐步进行改革。在这方面,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聊城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处,最近,向全地区少数民族发出公开信,广泛征求意见。公开信说,请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看一看,忆一忆,地区民族宗教处对少数民族的感情怎样?执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如何?能否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没有贪污受贿行为?  相似文献   

13.
壮族山歌和歌圩,千百年来一直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并成为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如何对待壮族山歌和歌圩,是关系到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问题。最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区文化局、区文联等联合召开了壮族民歌、歌圩座谈会。大家认为,  相似文献   

14.
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党一贯采取的是尊重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从根本上说,是从坚持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出发的。同时,也是从对风俗习惯本身特点的分析得来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因此,我们应当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本身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三五九旅”牙克西编辑同志: 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军区某师,曾是当年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的模范。他们进疆30多年来,跟驻地兄弟民族和睦相处,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多次被中央军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  相似文献   

16.
十年动乱中,林彪、“四人帮”一伙利用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说法,作为在民族地区推行极左路线实行法西斯专政的理论基础。他们鼓吹这个“论据”,别有用心地把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对民族工作的危害是很大的。“文化革命”期间,在许昌地区,党的民族政策遭到践踏,是非被颠倒了。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说成是掩盖阶级矛盾,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说成是用民族化取代共产主义化,搞民族王国;把注意民族特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说成是故意  相似文献   

17.
关于壮族歌圩的讨论,对我们正确理解和贯彻党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搞好民族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据我所知,在川、甘毗邻的少数民族中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的事:某县的一个少数民族干部,到医院看病,他不是急诊病人而是一个普通病人,本来应该后到后诊的,但他自以为是少数民族干部,与众不同,非要先看病不可。护士同志不同意,向他好言解释也不听,你一言,我一语,争吵起来。又某校的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外出乘坐公共汽车,说自己是少数民族拒绝买票。有的少数民族干部只能受表扬,不能受批评;只要别人来尊重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而自己却不去尊重别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只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50 年来民族政策的发展历程,粗线条地勾勒出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认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发展从时代特点看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民族政策初步形成了体系,经历了开创奠基和曲折发展两个阶段;第二个时期民族政策的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第三个时期是民族政策的大发展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拨乱反正的恢复阶段、新旧体制转换期间的过渡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发展的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发展有不同的重点,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新时期的民族政策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都有许多新发展,对民族问题认识的深化、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关于民族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关于少数民族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两个大局”的理论等对制定新时期的民族政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政策增添了许多新内容,使体系趋于完善。在方法、手段上也有许多创新,表现在趋于具体化、市场化、制度化、法制化、多样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里,汉族有汉族的风俗,55个少数民族有其各具特色的风俗,共同组成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许多学者积极参与少数民族风俗的研究,涌现出一批介绍少数民族风俗的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