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开放,汇率波动对银行经营稳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币贬值会改变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加剧银行危机。汇率波动与银行脆弱性的理论基础来自三种观点:道德风险论、原罪论和承诺问题论。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银行资产的货币错配可能引发银行危机。我国人民币存在持续的升值压力,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利益驱动下的货币错配将大量暴露在汇率变动的风险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许权价值等于银行在未来持续从事经营活动所得到的超额利润的现值,它的自律效应能够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在对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采用14家上市银行2000-201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银行的特许权价值越高,对银行的稳健性的促进作用越明显;隐性保险制度削弱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稳健的影响;银行规模越大稳健性越好;次贷危机影响了银行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3.
宋科等 《统计研究》2021,38(11):87-100
市场竞争对于金融稳定是一把“双刃剑”,监管部门为维持银行业稳定需要考虑竞争政策的平衡性问题。充足的流动性创造有助于为经济活动提供资金,促进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而过剩或 缺乏流动性均会迫使银行业陷入困境甚至引发流动性危机。本文使用2003—2017年我国176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支机构和引力模型的银行竞争指标,来识别市场竞争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竞争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银行资产端流动性创造的正向影响较大,对负债端流动性创造的影响较小,对资产负债表表外流动性创造没有影响。同时,受到正向影响的主体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和外资银行,对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全国性银行则没有影响或具有负向影响。上市银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处在危机时期、经济繁荣时期或货币政策宽松时期的银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均会创造更多流动性。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市场竞争通过刺激金融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和扩大流动性信贷等中介机制促进了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不仅丰富了银行竞争策略的经济效果分析,也为银行流动性创造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研究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对不同终极控制人的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揭示在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下,不同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后在银行对其不同的外在约束下所产生的对公司投资行为的不同影响,并基于中国沪深股市2009—2012年间150家参股银行的公司共600个观测值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公司持股银行的比例增加,对银行业金融资源的控制能力增强,可以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投资扭曲减少;终极控制权为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之后面临银行的软约束使其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现象更严重,而非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后其投资行为受到银行的硬约束,则可以有效抑制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低效率投资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设计约束政府干预公司经营行为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债务的融资成本与银行竞争和政府隐性担保有密切联系。文章采用2008—2018年地级市银行数据,利用银行分支机构的集中度衡量银行竞争程度,研究银行竞争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引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研究发现:一方面,银行竞争能直接降低城投债的融资成本,但其作用程度受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调节,隐性担保能力越强,银行竞争降低城投债信用利差的程度越大;另一方面,银行竞争还通过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降低城投债利率。对银行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股份制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增多能降低城投债的利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新《预算法》并没有打破城投债的隐性担保。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结果,文章认为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业结构性改革,推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适度加大法定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打破市场对融资平台的隐性担保预期。  相似文献   

6.
自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业进一步加强了资本监管.但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与监管实务所关注的焦点.文章以1994年以来全经济周期的数据为考察对象,实证分析了资本监管以及商业银行上市后现代企业制度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论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特别是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降低银行风险发挥了非常积极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造成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市场和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大,如何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有效控制风险,使我国银行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变得尤为重要。银行的内部控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自由放任的银行体系中,储户与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银行具有采取道德风险行为的内在冲动,银行倾向于采用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众多银行对投资项目的竞争必然产生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泡沫资产便会形成不良资产累积在银行体系中,使得银行的流动性下降,当此消息为储户所知,便会造成储户对银行的挤兑.由于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储户对个别银行的挤兑会通过资产负债表进行传染,并且银行挤兑的传染会自我实现,这就导致了整个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使美国银行业陷入重重危机,与此同时美元也正面临着严重的贬值危机,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对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探讨.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概率离散模型,条件最大似然值方法,以1990~2003年期间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共生性,得到结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共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可以作为货币发生的前导信号,而货币危机的发生对银行危机则没有前导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无序发展造成金融体系“脱实向虚”问题愈发严重,传统信贷渠道受阻,社会融资出现结构性失衡。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并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遏制影子银行无序发展的同时定向支持实体经济扩大信贷融资,双管齐下破解金融“脱实向虚”问题。本文将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纳入双支柱调控框架,分析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效应与可行的政策搭配。研究发现,传统的信贷监管与总量货币政策容易诱发监管套利行为,难以实现精准调控。相较而言,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定向降低银行信贷资金成本,疏通信贷渠道,推动金融“向实”;影子银行宏观审慎政策可以限制影子银行盲目扩张,促进金融“脱虚”。进一步研究表明,两类政策具有叠加效应,可以形成较好的政策合力。此外,有效识别影子银行底层资产风险可以通过风险渠道抑制影子银行逆周期扩张,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达成更好的政策效果。本文研究为双支柱相关政策边界拓展与政策协调搭配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喜梅 《四川省情》2008,(11):11-12
进入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冲击了美国金融市场,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评估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存在可以降低银行的筛选强度,从而使银行承担的项目的成功率较低,因此银行业风险也增加了。影子银行更容易获得短期债务,这增加证券化贷款的价格,也降低了银行筛选强度,增加了银行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Merton(1974)假设资产价值遵循几何布朗运动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引入银行的监管机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银行面对高低两种不同类型风险的资产组合进行选择时,银行的监管强度对银行风险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关系。在VaR监管约束下,银行监管当局的审查强度和强加的银行关闭阈值使银行承担风险的激励弱化,通过引入恐慌因子,使银行资本要求变得更为风险敏感。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我国2008-2013年61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检验银行竞争(Lerner指数和HHI代理)与银行破产风险(logZ值代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存在一个阈值,当银行竞争小于这个阈值时,竞争程度越低,银行破产风险越小,银行系统越稳定;而大于这个阈值时,竞争程度越高越稳定.实证结果还显示我国当前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给银行系统稳定带来正效应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发展小额贷款的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只贷不存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只贷不存的规定在预防风险的同时限制了小额贷款的发展.为此,笔者重点设计了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吸引存款的银行托管模式,通过银行托管能够有效地保障小额贷款公司存款的安全,增强信息的透明度.银行托管模式可以作为传统的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和地区性商业银行之间的过渡.除此之外,笔者还对小额贷款的政府扶助体系、小额贷款担保体系进行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偿付能力是衡量一个公司经济能力的综合指标,而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首要目标,也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依据中国保监会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要求,选取了九个财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家活跃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应当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优化管理结构,引进优秀人才,改进偿付能力评估办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冰岛银行正在“融化”,巴基斯坦面临“国家破产”,美国已有15家银行倒闭在次贷危机掀起的狂风骤雨中,全球股市一周蒸发市值5亿美元……源于美国,波及全球,可怕的金融“海啸”正从华尔街走向世界疯狂蔓延,即使远隔万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股“海啸”的威力。全球联手救市,共同应对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  相似文献   

18.
吴军  邹恒甫 《统计研究》2005,82(2):35-3
一、引言2 0 0 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央行一项新的重要职能———“维护金融稳定” ,随着其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所谓存款保险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稳定而为银行 (本文泛指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建立一个保险机构 ,各家银行向保险机构缴纳保费 ,当银行面临危机或经营破产时 ,保险机构就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或代替其在一定限度内对存款者给与偿付的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持者Friedman(1 962 ) ,Fama(1 980 ) ,Diamond(1 983 ,1 984) ,Dybvig(1 983 ,…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各大银行的金融业务尚没有形成排他性差异的前提下,打造银行品牌成为从短期看保持稳定客户群,从长期看建立业务稳定增长市场基础的银行发展之要务。 为此银行也很舍得投入,每年的央视标段招标中各大银行身影频现,电视广告之外,平面、路牌、网络上的银行广告更是随处可见。但是,投入大小与品牌宣传效果并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而品牌价值主张的清晰度和品牌宣传的一致性才是广大银行客户认知和认同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因子分析法在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畅 《统计与决策》2005,(8):150-151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整体运营的多元函数,依赖于很多因素,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提炼,找出对偿付能力进行监测的主要因子,并以此对2002年度我国各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我国对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