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本文对组、宾组王卜辞中、、燎等祭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早期卜辞中的祭祀多为具祈请禳祓动机的事祭,有别于以后各组卜辞中的祭祀。历组卜辞中的祭祀也具有祈请禳祓的目的,其时代宜定在卜辞时代的早期。即武丁、祖庚时期。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早期文学中都有为赎罪禳灾而充当人牲的角色。有的是自愿以身献祭 ,有的是被迫成为人牲。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传说对前者予以充分肯定 ,塑造出一批崇高的形象 ,对后者则满怀同情 ,着力表现他们的不幸。而对于滥用人牲、戕害人命的暴君贪官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神话传说则加以揭露和批判。古代中国和希腊以赎罪禳灾为题材的人牲神话传说 ,又存在诸多的相异之处 :出现的神灵有单一与驳杂之别 ,人神关系有单向奉献与双方交换之异 ,反映出古代中国和希腊不同的文化特征。古代中国和希腊的这类神话 ,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古代中国是单线推进 ,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西方则实现了质的飞跃 ,耶稣殉难传说在多方面对古希腊神话传说有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3.
《殷商甲骨文研究》是一部对出土所见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资料进行全方位整理和研究的专著。在本书的序言中,作者将甲骨学放在中原文化、汉字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宏观审视,揭示了河南作为出土古文字大省,汉字学发祥地的地域优势,阐述了中原地区的古汉字资源,并为利用、开发这一资源提出了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4.
在学界对旧有卜辞双宾语句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出土的花东卜辞材料中双宾语句做了全面的整理与初步分析,以期能对旧说有所补充或发展,从而发现,花东中的包含有非祭祀动词双宾语结构的句子共34例.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通过对比旧有卜辞中此类双宾语句,可以看出花东中的不少格式是新见的.毫无疑问,这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古汉语双宾语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文字系统内字符的形成是有先后层次的。按文字系统中字符形成是否参考了系统内已有的字符将其分成两个层次———初造字与新造字。根据此造字机制理论对殷商甲骨文初造字的造字机制作分析。甲骨文属自源文字,其初造字存在仿拟机制和吸纳机制两种造字机制,两种造字机制分别有各自的特点,并且不同的造字机制对符号体态的影响也是存在区别的。 相似文献
6.
卜辞中有较为丰富的妇产学科的知识,“求生”为未孕期的占卜,“受生”为孕早期占卜,“有孕”“有子”为孕中期占卜,“娩”和“育”则是孕晚期或孕妇临盆前的占卜。 相似文献
7.
该文试图从甲骨文、金文的角度,对殷商的原初史料进行解读。近年来在殷墟以外的周原,陆续发现了原初史的甲骨文新资料,这些实证表明:原本落后的周族始祖,并未延续夏族独自发明的特有的文字系统(迄今考古学未能证实其实际存在),而是继承、使用了敌对的殷商王国的文字——甲骨文。20世纪我国考古学诞生之后,在古文献学传统的记载中,尧舜禹、夏王朝是文献学存在的;然而在考古学的意义上,偃师二里头文化仍不能验证夏王朝的考古学存在即历史真实存在。今后我们还应坚持强调年代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原初史提供更多的、合乎科学思维的考古数据,作为进一步研讨的坚实基础。该文试图运用现代科学思维,来解读殷商世系和天干十日的考证。 相似文献
8.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伊藤道治先生50年来,孜孜不倦地进行甲骨学和殷商史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和信服的成果。本文从“甲骨文的整理与著录”、“《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等著作中的学术体系”、“甲骨论考与考古学研究”等方面对伊藤先生的研究轨迹及重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这些观点在殷商文化研究中所占据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0.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确凿无疑的汉字,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上古文化信息与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研究殷商及其之前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是殷商文明真实而又丰繁的镜像。 相似文献
11.
12.
这一版历组卜骨于抗战期间出土于安阳小屯,系一版左胛骨,现其大部藏于清华大学,其卜辞内容属于岁祭,与商王世系密切相关,有着重要的意义。李学勤先生曾撰《论清华所藏的一版历组岁祭卜辞》一文对其内容有详细考证,本文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系统考证了此版卜骨的出土、流散及缀合过程。 相似文献
13.
“贞”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贞、鼎古代同事。《周易》中有居贞、旅贞、艰贞、牝马之贞、女贞、君子贞、武人之贞、幽人之贞、大贞、小贞等等。研究“贞”的意义,有助于理解古代思想与早期占卜活动。 相似文献
15.
林沄先生以字体为标准,指出《甲骨文合集》第四期卜旬辞一部分应上移到第三期,以消除卜旬辞分期的奇特现象。其实,《合集》没有错误。林先生说字体是甲骨文断代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董作宾先生的十项标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卜辞中所见商代诸神的权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甲骨刻辞资料的断代爬梳、整理,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别探讨了王卜辞与非王卜辞中所见商人诸神的权能,分析了诸神施行权能的方式,并勾勒出商代诸神权能变迁大势. 相似文献
18.
花东H3卜辞中的“■”为丁,是日名,有的是生者,有的是死者,活着的丁是尚未即位的武丁,卜辞中的王是小乙,H3卜辞的占卜主体应在小乙时代。 相似文献
19.
明代文官恤典祠祀是根据已故文官的功业、品德等因素,由国家主导的建祠奉祀活动。国家以此方式褒奖已故官员,激励在任官员,也希望通过壮丽的祠宇和定期的祭祀活动向更多的民众传达国家赏功酬劳之意,宣扬忠义价值。虽然民间对于这类祠祀有不同于官方的诉求,一些祠宇在缺乏官方力量支持后迅速走向衰落甚至荒废,但是官民并未停止申请恤典祠祀,祠祀所构建的荣誉体系、教化功能仍得到民间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月"、"日"的哲学内涵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如“月”字有“早月”与“晚月” ,“日”有“东日”、“西日”、“冬日”、“夏日”、“中日”等 ,这是阴阳五行体系 ;单个“月”字是形象文字 ,是静止的、孤立的 ,表示时间不动、空间不动、万物不动、“月”字不动 ,如同幻灯艺术 ;双“月”字 ,则是抽象文字 ,是运动的、对立的 ,表示时间运动、空间运动、万物运动、“双月”运动 ,如同动画艺术 ;30 0 0年前 ,中国古人造字时 ,已形成了较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 ,并把“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发展”等重要哲学范畴 ,融入到甲骨文字中 ,传给后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