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建立在征服自然基础上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人与动物关系失衡的根源之一,但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流动命题,并非所有阶段所有类型的人类中心主义都会危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将动物纳入人类道德关怀的维度,并在此前提下扬弃和重构人类中心主义无疑有益于维系人类主体和动物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动物伦理学的发展潮流看,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正在从把动物作为资源来利用,向把动物作为感知痛苦的生命来保护,甚至把动物当作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来保护转变。以提供大量肉食为市场目标,追求数量增长型的现代畜牧业,在日益高涨的健康意识、动保运动、环保运动的三重压力下,面临着严重困境,必须彻底转型。畜牧业应该逐步从主要饲养动物以生产肉食、皮革、羊毛等方式来为人类服务,转变为开发观光畜牧业,通过让人们体验与动物的交流来获得经济回报,从而实现实现畜牧业的慈悲、健康、环保转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艾米丽狄金森的两首"猫诗"入手,试图探讨动物本性以及动物与人的关系,进而涉及人的动物伦理问题。通过对西方历史上一些哲学家、神学家和文学家所持动物观点的简单追溯,可以看出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动物有别于人类,或人类优越于动物。德里达就以被猫注视的亲身体验说明人与动物并非处于我—他者的简单关系之中,进而引发对人之于动物的主体性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4.
人首先是一种动物 ,可是人类已经忘记了它 ,而动物永远不会认为人不是一种动物。只不过在动物的眼中 ,人已经变成了一种与所有动物都有极大不同的怪异物种。它的种种怪异的特点 ,使人远离了作为生命的动物群体 ,远离着生命的本性。尽管经历了种种血雨腥风 ,生命世界仍然在地球上存在了数亿年 ,而到今天 ,人与生命世界的远离 ,却成为导致生命世界毁灭的最大的祸患  相似文献   

5.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是人类的好帮手。更可贵的是,它们在帮助人类的时候并不索取任何回报。鸽子搜救员美国海岸警卫队驯养的鸽子,  相似文献   

6.
动物保护伦理是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是关于动物伦理的现代讨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同,动物解放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它主张从"动物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出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直接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让动物拥有道德地位,以此从外部、强制性地限制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7.
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电影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可爱的动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这些动物身上所表现出的人类价值取向,以及人类通过这些动物所表达的追求真善美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动物能力     
《阅读与作文》2007,(2):14-15
从智力上分析,人类的确是这颗星球最高级的动物。其实,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包括动物在内的其他生物并非一无是处,它们也有许多让人类望尘莫及的能力,有些能力甚至令人叹为观止,尤其以下几种能力为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能否将生物的这些超级能力“据为已有”。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1,(1):8-8
研究证明,和人类一样,许多动物也主要凭借视觉来观察世界,但同时,它们还拥有某些比我们人类更敏锐,或者我们人类不具备的感知世界的器官,以此来“看”世界。  相似文献   

10.
阳宗海事件不仅是一次环境污染事故,更是一起生物物种的灭绝事件,起因是人类对动物生命安全的漠视。水中生物的减少和死亡造成的生态链条断裂才是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法律与处罚在效果上无法对野生动物生命安全起到保护作用,对动物生命的保护需要防患于未然。因此,对动物具有道德这一事实的认同,对动物生命安全的保障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猪的血管中流淌着人类的血液;绵羊拥有人类的肝脏和心脏;老鼠拥有人类的脑细胞,它们从笼子中向外界窥望……当人的器官在动物的体内生长,拥有人类细胞的猪或老鼠,是不是会像人类一样思考,却和动物一样行事呢?科学怪物——人兽“喀迈拉”2001年9月7日,《羊城晚报》刊载了一条令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瞩目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8,(11):8-10
人的成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声称在某地发现行为古怪颇具动物习性的野人或兽孩已屡见不鲜,其中,这些兽孩很难学会人类语言,尽管后期被人类收养,但他们仍保留着一些动物的本性,具备着某种动物的“特异功能”。对于兽孩,他们身上总是难以抹去“人与动物的不了情”,更加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也让人们怜悯他们的处境。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9,(3):45-45
猜想一:戴上“头盔”和海洋动物交流假如人类生活在海洋里,与海洋动物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头盔”能够接收动物“讲话”时发出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成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同样,它也可以把人的语言转换成动物能够理解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从儒家动物生态伦理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方面简述了动物伦理的基本思想,并讨论了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动物克隆技术和转基因动物等引发的伦理问题,介绍了动物伦理问题的解决与实现动物福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才能促使人与动物乃至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探究孟子动物伦理思想,可得出其主要观点有:动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否经过道德教化是动物与人的区别所在;对待动物的态度是爱护,但无需上升到"仁""德"和"亲""爱"的高度;宰杀动物需要讲求不忍之心,而君子远庖厨是一种仁术;动物保护和管理对于环境具有经济、美学上的价值等。庄子和孟子的动物伦理思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庄子借动物阐述自己的自由理想,可以看做是一种动物伦理的元哲学;而孟子借动物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以看做是一种动物政治伦理学。  相似文献   

16.
狗熊练瑜伽、猴子做算术、猫为盲犬引路、狗开汽车、狮子爱臭美……人们发现,动物其实同人类一样,也有思想和个性,也会表达情绪,只不过它们的表达方式与人类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7.
本文有两个目标。第一部分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和理解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整体性框架,用以讨论有关动物福利和伦理的各种论证,重点论述了作为沟通交流中的开放性的自主(自由意志)的观念,以及人类与其他很多动物之间通过"同情"这一基础性的心理机能所推动的情感的反馈。第二部分将追溯并分析道德视角下动物地位的发展,以及从整个中世纪欧洲人类中心的宗教观下人们对动物的看法到启蒙时期乃至现代各种非人类中心的关于动物的态度。本文也将讨论生态女性主义对于各种形式的"支配"和"歧视"(例如种族主义、性别主义、阶级优越论和物种歧视)剖析,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这些"支配"和歧视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强化作用,因为它们在思想意识上都建立在同样的"支配逻辑"的基础之上。本文还讨论了这些群体(例如黑奴、妇女、工人以及动物)各自获得解放的程度,以及在整体性框架下对近代欧洲有关动物福利和权利保护的立法的解释。这一框架给予了同情和情感的开放性在沟通和道德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8.
除了继承历史上有关理论和实践外,清人的动物保护理论和实践有其新的内容。他们认识到,人类嗜欲无穷,故动物保护甚为必要。政府和舆论相互配合,在动物保护方面,多所作为。他们既肯定支配乃至杀戮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动物的正当性,又明确地反对不必要的、不适当的杀戮和消费,在保护耕牛、禁止用毒药捕鱼等方面,力度尤大。许多知识分子,或倡导"戒杀放生",以此作为抑制对动物及其制品过度消费的一种方式;或以"动物临死含嗔",故肉食品有毒之说,来劝世人戒食肉;或明确反对以动物取乐,寓"动物权利"、"动物福利"思想。由于"戒杀放生"等劝阻人们食肉的言论缺乏足够的科学支持,因此这些言论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闲说灵猫     
杜美文 《山西老年》2009,(12):42-42
猫与其他许多动物一样,是人类的朋友。猫聪明温驯,淘气可人,古人谓之"灵猫"。以至于猫同人类结下了不结之缘。冰心老人感到自己不行了,还让女儿把自己养的猫带到医院,作了最后的  相似文献   

20.
莫言小说十分注重对动物的书写,这不单纯是对动物本身的关注,更多地寄寓了作者对人类动物性的态度。从某种意义来说,动物形象的塑造构成了对人类动物性的隐喻。从对山林中充满野性的动物身上,可以发现莫言对人类动物野性的呼唤和赞颂,通过对驯顺动物生命的描绘,隐喻着人类"种的退化"的缘由,人类与动物命运的对比呈现,更凸显出荒诞历史岁月对人类动物性的干预、劫持,而能够应对、解构这一荒唐局面的力量亦来自动物本身的力量,其间流露出作家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悲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