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最新发布的《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香港男子平均寿命达79.2岁,女子平均寿命达85.1岁,男女综合平均寿命从2006年的世界排名第五位上升到了第二位(日本第一)。繁华而喧闹的街市,快速运转的工作节奏,巨大的竞争压力,寸土寸金的房价……这是香港给人们的大致印象。在这种生存条件下的香港人,为什么会如此长寿?记者采访了香港有关管理部门和一些香港居民,揭示了香港人长寿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又延长了。女子的平均寿命接近80岁,男子的平均寿命已超过73岁。日本正同冰岛竞争,争取成为全世界最长寿的国家。因为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日本人的寿命延长了,所以十分引人  相似文献   

3.
王荣华 《老友》2013,(5):64
居绿的人常年居住于山清水秀、林木葱茏绿化区者多长寿。有资料表明,在享受同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奔忙于百花丛中的花匠,其平均寿命比工作于花木稀少、空气污浊的闹市的人高出至少7个年头。文化素质高的人在有文化的中年人不足10%的埃塞俄比亚、也门,男女人均寿龄都不足45岁;而在有文化的中年人占90%以上的日本、瑞典和中国香港等,男女人均寿龄都  相似文献   

4.
《人生与伴侣》2007,(9):60-61
热点关注5月18日,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的日内瓦公布了《200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报告指出,“圣马力诺男性最长寿,平均寿命为80岁,而塞拉利昂男性仅为37岁”,“中国人平均寿命为男71岁,女74岁”,“2030年,将有四大疾病成为全球主要‘杀手’”。  相似文献   

5.
《老友》2003,(5)
"21世纪是一个长寿的世纪,人人都可能活到100岁。"健康教育专家万承奎教授最近这样大胆预测。他说,美国科研机构前不久做过一个预测:到2080年,美国人均寿命将达到97岁,其中女性100岁,男性94岁。长寿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进步。在奴隶社会,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而现在全世界的平均寿命为60岁,中国人均寿命71  相似文献   

6.
赵修身 《山西老年》2012,(10):58-58
精神劳困,身体乏困,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现象。但这种现象也是可以改善与调控的。关键在于学会养生,增强人的体质和免疫力。也就是说:不怕劳困,就怕不会养生。科学家推算出人类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现在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仅有63岁,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1岁上下。日本著名医学专家森幸男博士花了25年时间,走访了25个长寿国家,探访了61个长寿地区,让他明白了同样在长寿地区为什么有的人能长寿,有的人却短命?导致这种差异的决定因素就是一个字——吃。森幸男博士还发现,真正的“长寿饮食”并不神秘,也不是绝对的该吃些什么,不该吃些什么,而是取决于如何将多种有营养的食品搭配起来食用。而长寿的原则又是比较相似的,少食盐,多吃蔬菜水果,多吃鱼类和大豆制品,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等等。但也要因事因人而异。有三位医学专家的养生经验值得借鉴与仿效。张涤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已96岁高龄,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作息时间表,生活非常规律,心情相当乐观,只吃他喜欢吃的普通食品,但巧于搭配,趋于平衡。身体仍然健康,行走仍然稳当,有时候还要为病人做手术。人们都以为张老只有70多岁。  相似文献   

7.
《新天地》2015,(2):62
风靡日本的长寿食品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达到89岁,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日本人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膳食合理。日本人的食物既注重营养又不影响健康,不像美国人喜欢吃肉和糖,也不像中国人喜欢炒菜多放油和盐,给人印象最深的日本长寿食品就是家喻户晓的纳豆。纳豆的历史纳豆是来自日本的一种传统  相似文献   

8.
范又 《百姓生活》2010,(5):48-48
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延缓人类衰老的4把“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绍兴地区54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者的调查及分析,除两人的双亲死于战乱外,其余52位长寿者中他们的双亲或二者之一寿命超过70岁者有37人,双亲的平均寿命为72.94岁,占71.15%。寿命低于70岁的有15人,双亲平均寿命为57.90岁,占28.85%。分析结果表明,寿命是受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的年龄是一个数量遗传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即受许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人的年龄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同时也明显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性格等因素。每一对等位基因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只有显性基因对长寿有利。因此总的说,在工作和生活适宜的条件下,一个人具有的显性基因越多,他潜在的年龄就越长。  相似文献   

10.
孟谦 《社区》2009,(27):1-1
有个有趣的统计,中国自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以来,共有492名皇帝,其平均寿命不到50岁。人的寿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现在没人向我们喊“万岁”,但我们的寿命轻轻松松地超过了皇帝们。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彼时的长寿标准。清朝人均寿命33岁,民国时期只不过35岁,而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达75岁,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的日益进步,人类平均寿命相应地增高了。本世纪初,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寿命不过五十岁。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1984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老人共二亿八千五百七十八万零二百四十人。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已达到七十五岁。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解放初期为三十五岁,现在已提高到六十八岁。有的大城市如上海,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11.7%,是全国最先出现的老年型地区。老年人从离休、退休到逝世,平均还有十五至二十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怎样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使他们既能幸福地安度晚年,又能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有益的贡献,这是一个现实而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问题。本文仅就老年人的智能和情感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古迄今,人们都 在追求和向往长寿。我国1981年平均寿命为67.88岁。而在50年代以前平均寿命只有35岁。1990年百岁以上老人有6343人,最高年龄为136岁。是何原因影响着人类的寿命呢? 在先天因素中,有遗传,还有父母的生育年龄、胎数、体质、健康状况、孕期保健等优生学因素。后天因素对寿命影响的有当地的环境气候、工作性质、情绪好坏、家庭经济、婚姻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预防》杂志列出了14个确有科学依据的长寿迹象。1.出生时母亲还年轻: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出生时母亲年龄如果不到25岁,他们活到100岁的概率是出生时母亲超过25岁的人的两倍。2.爱喝茶:一项针对4.05万名日本男女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至少5杯茶的人,他们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最低。3.每天步行30分钟:一项针对2603名男女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左右的人,不管其体内脂肪含量有多高,他们的长寿概率是那些每天步行少于30分钟的人的4倍。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08,(10):62-62
日前,中国老年学学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内地人口预期寿命已由2000年的70岁增长到现在的72岁。而全国的百岁老人也从1990年的6000余人增至现在的近3万人。近年来,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在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十年来,日本的男性公民平均寿命为75.2岁,而女性公民的平均寿命更高,为80.9岁。即便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位居第一的美国,也无法与其比拟。日本人是如何做到长寿的?有什么秘诀?通过与日本老人的深入接触和细心观察,我发现这跟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日本老人十分重视养生,其养生之道跟其他国家的老人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长寿之道     
王大庆 《社区》2014,(18):50-51
从古到今,长寿—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诸子百家,抑或是平民百姓,都对长寿尊崇和向往。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皇帝们,对长寿的追求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几乎个个不惜财力、人力和物力,千方百计寻求“长生之术”,有的研制“长生药”,有的勤炼“成仙丹”,有的苦寻“不老方”,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派大臣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乘坐华丽高大的楼船,浩浩荡荡,入海寻找仙山,求拜仙人赐不老之方。可是这一去泥牛人海无消息,秦始皇久盼不归,便在阜乡亭附近的海边修建了十个祠堂,遥拜蓬莱仙人,祈求长生不老。最后尚未来得及修道成仙,自己先病死在沙丘。终年不过50岁,落个笑柄遗留人间。其实历数我国从夏禹至清末五百位大小帝王,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仅为九人,比古代人平均寿命还要短得多,真可谓“帝王七十古来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离退休的女性人才已越来越多,发挥她们的余热,开发她们的智能,已成为全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 “老有所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和普遍重视体育锻炼,人们的健康状况普遍良好,平均生命都在延长。解放初期,我国平均寿命只有35岁,到1982年,平均寿命已上升到68岁,京、津,沪等大城市平均寿命达72至73岁,而且女性还略高于男性。今天六、七十岁左右的老人的体质,远比过去五十岁人的体质要好得多。过去,离退休后,女性人才健康状况一般都不太好,体弱多病,生命余年不多。现在,她们离退休后,保养得法,平均还能活二十多年,生命余年很长。多数人不习惯生活的突变,感到孤寂、劳累、烦躁,所以,她们当中的很多人要求做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平衡一下失调的心灵,贡献自己的余热,不虚掷年华。  相似文献   

18.
梅子 《源流》2010,(22)
不吃早餐易显老不吃早餐不仅会严重损伤胃,使你无法精力充沛地工作,而且还容易显老。国外某大学最近一次在接受研究的7000个男女对象中,发现习惯不吃早餐的人长寿者不多。而另一所大学在一次对80-90岁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他们长寿的共同点之一是:  相似文献   

19.
养生既有卫生防病又有抗老延年的意思。人的夭折与长寿,取决于先后天两个方面,先天的强健和后天的保养都是决定性因素。但客观实践证明,人在后天如能顺乎生命的自然规律,的确能够增寿。在中国多次人口普查中发现,新疆、四川、广西、广东的百岁长寿老人较多,而这些老人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山区农村,顺一生清贫,靠双手劳动维持自己的生活。如曾经报道的135岁的新疆维吾尔族吐地沙拉依老人,自幼家境贫寒,80岁时还骑着毛驴到沙特阿拉伯,经商18年后继续从事耕作劳动,终生不停。这些百岁长寿老人受生活环境和条件所限,未必刻意研究长寿之道,但他们都…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冲绳县的大宜味村,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长寿村。1993年调查显示,在大宜味村的3500人中,6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930人(占全村人口四分之一强),其中85岁以上的150人,90岁以上的46人。大宜味村人的平均寿命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男性已超过77岁,女性已达86.1岁。这里到处可以看到精力充沛的老人,他们或骑自行车外出购物,或在榕树下、水井旁闲聊,或肩扛铁锹去桔园干活,个个精神抖擞。 老人佐久川纪春,今年已经94岁高龄,他除了管理一片桔林外,屋里屋外的活计,全由自己操持。桔园在半山腰,高出住地足有70米,他照样扛着铁锹上下陡坡喷药、除草……样样自己干。据说,他自结婚后,就没生过一次病,如今仍耳聪目明,生活很有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