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对公司须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强制性规定的基本商事法律。本文探讨了公司为何承担、承担什么、对谁承担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四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为以公司法为代表的相关法律部门落实社会责任提供了清晰的理路,从而切实体现公司的制度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司社会责任既可表现为法律责任也可表现为道德责任,它在二者融合中体现。当前中国适逢转型之时,公司社会责任缺失现象普遍,面临严峻挑战,这与企业自身认识不足、政府缺位、社会监督不够有关。如何在新形式下实现公司社会责任则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可行的具体途径包括:完善国内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的司法运行机制;通过积极引导公司行为,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来完善政府行为,推动公司社会责任的发展;大力弘扬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加强社会监督等等。  相似文献   

3.
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乃忠  戴瑛 《理论界》2005,1(1):68-69
传统的公司法理论将公司的营利性作为经营的唯一目标,而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是传统公司法理论面临的一个挑战。究竟何为公司社会责任?它与传统公司法确认的公司营利性是什么关系?笔者从这两方面,阐述现阶段我国公司的社会角色定位,即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非法律规定上的责任,从而廓清我国公司的经营目标,明确公司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被央视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将食品安全引发的公司社会责任的讨论推向了高潮。这一事件,再次反映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制度体系存在着诸多缺陷,所以,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迫在眉睫。我国应从转变公司经营理念、构建完备的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规范体系、加强政府监督、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所讨论的公司社会责任的思潮,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关于公司和作为其受托人的管理者,是只对股东承担责任还是要对公司的所有利害关系人承担责任的论战。中外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表述实质上都可以归纳为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上的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当中的一部分是法律调整的范围,且法律层面上的公司社会责任的高低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规范设计应采用分散型立法模式,法律规范中应运用倡导性、任意性和强行性三种规范类型。  相似文献   

6.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 "公司的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89年修正<公司法>,其中对传统理念最具有挑战意味的修正条款是要求公司的经营者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股东利益负责.目前,美国已有近30个州相继在公司法中加入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内容,日本和德国也对公司法做了修改,突出了对相关利益者的保护.[1]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是法学界、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传统的公司社会概念有公司社会责任目标论、多数人利益说以及公司义务观三种界说。在评析三种学说的基础上,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出发,廓清了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归纳出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部分,公司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文章对如何实现公司社会责任作出法律思考,认为其实现的有效途径是:在通过与其他相关法律资源相配合的基础下,还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兼顾公司和社会的利益,最终实现公司与社会二者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试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治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进程的简短回顾,对我国《公司法》中公司社会责任具体内容的梳理与归纳,揭示了《公司法》中规定的公司社会责任,仅是法定的公司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是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的开始。同时,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如何开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公正适度地适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符合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但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并非条约,仅相当于国际惯例.跨国公司内部按照同一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合理性,在各国标准不一尤其是东道国标准缺失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可以成为判断跨国公司所属的外资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依据.<公司法>第5条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但并未明确责任内容.鉴于标准与法律的良好关系应当体现在法律对标准的引用或纳入,外资企业按照国际标准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在法律中有可据以适用的规定.对此,<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有关法定检验标准的规定值得借鉴.在符合合理性标准的前提下,"可以参照"国际标准责成外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63-168
企业社会责任原则主张公司法应摒弃传统股东利益至上的狭隘观念,兼顾利益相关者之利益。该原则的社会本位思想已逐渐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认可。为完善公司环境责任,我国公司法应确认公司二元化目的,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法律性质。在环境侵权领域,我国公司法应适当放宽"揭开公司面纱"原则的适用标准,以有效防止作为实际侵权人的股东和控股公司的环境责任落空。  相似文献   

12.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价值与实施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社会责任作为或者主要作为道德伦理范畴的概念,进入《公司法》后,就不应仅仅停留在道德宣示层面,它作为《公司法》总则明确的一项法原则,具有了法的内涵和效力,要承担起法律所赋予的功能。文章从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价值、法律结构和实施机制方面深入分析,以期推进对公司社会责任条款的法功能和效力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公司社会责任起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关注。这种具有公平价值取向的理论有其道德合理性,但将公司社会责任规定在《公司法》中并作为强制性制度推行,则会导致公司运营效率低下、公司发展受阻的问题,最终造成为追求社会利益却反而损害社会利益的制度悖论。为克服这种制度悖论,《公司法》的"公司社会责任条款"应从强制性规定转化为倡导性规定;在公司实践中,公司章程应当细化,明确规定公司捐赠等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与形式,尽量划清公司社会责任的边界。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股东、员工、社会与环境所承担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情况仍不尽如人意。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立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与实力、建立激励机制、营造社会氛围以及完善监督机制,来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虹 《理论界》2007,(12):14-15
公司社会责任是新公司法的亮点之一。公司的营利目的与承担社会责任表面相悖,但可以从公司法兼具公法和私法的品性挖掘出:公司法对公司的调整与规制是要在私法自治和政府监管之间寻求一个理性的平衡点。因此,公司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以提升竞争力是一条可以选择的相容路径。应该承认并尊重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背后的营利动机,以激励法律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公司社会责任一般认为是当公司确认某一事项为社会上多数人所希望时,公司应放弃营利意图,承担该项责任。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对此作了概括性规定,由于这一规定属于授权型立法,仅具有宣示意义,不能有效促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立法模式上建议改为强制型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以开放性、多层次、立体式为特征的责任体系.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企业必须对所有者、雇员及其他外部人三类利益相关者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应当在自身利润最大化与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为其对社会造成的正负外部性影响做出积极回应.我国现有诸多法律均体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超越道德教化: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内涵解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司的社会责任缘起于人们对公司目标的反思,提出公司不能唯利是图,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道德层面,本文试图超越以往研究中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进行道德教化的局限,论证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内涵,指出公司社会责任必须走法制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风险社会来临,大规模侵权、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大量存在。单靠侵权责任自身难以承担救济功能,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救助这一兜底社会安全网的作用。我国当前的社会救助与侵权责任衔接存在两者间衔接缺乏法律规定、社会救助基金立法滞后、社会救助法与社会救助基金关系不明确等问题。为了通过社会救助与侵权责任的合理衔接,实现二者的有效协调,一般的侵权责任应采取以侵权责任为主的补充救济模式,特殊的侵权责任需采用以社会救助为主的补充模式。同时还应完善社会救助基金立法。  相似文献   

20.
受传统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很多公司在运营中出现诸如环境保护不力、产品质量不合格、员工权益不受保护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对公司的信任程度。因此,公司有必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展示自己存在的功能,推进公司与员工、社区、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合作,通过借鉴国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验,在合法性、经济性和伦理性动机指引下,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识,健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建设,改革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