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当代青年思潮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青年思潮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思潮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障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涛凯 《现代交际》2011,(3):198+197-198,19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是我国人民思想道德精神的精髓。目前,针对大学思潮这一重要思想战略阵地如何建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旨在分析当下大学校园思潮的现状以及如何有效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思潮健康向上的发展。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文化环境的相对宽松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对我国社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必须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使人们认识到其"引领"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引领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4.
杜鹃  王雅文 《现代交际》2010,(11):226-22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I每的许多问题,对于培养新时期优秀大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具有真才实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涉及认知、认同和践行三个关键环节。仅就认知环节而言,大学生在引领过程中表现出三个有重要影响的主体认知特点:认知闭合、理解偏差和群体思维。结合这些特点,要着重做好隐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思潮引领之中的三种批判以及引领大学生思潮中的"态度改变",为引领大学生思潮构建有效的理论场域。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代代相传下来的独有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本文试论述用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引领校园精神思潮,凝聚校园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最具根本性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也被理论界所关注和研究.研究的范围之广、角度之多,特别是对意识形态自身特点、作用与功能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分析,都对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根本指导地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担负着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辩证看待当前社会思潮的存在和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转变、融合,使社会主义的发展思潮放射光芒。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根本。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使命决定高校必须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南航金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我们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哒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利凝聚力”②,进一步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闫永昌 《职业》2015,(5):129-1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本文从德育课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点入手,在分析中职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课程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力的有效途径;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就必须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均呈现出“中度偏高”的特征,且相互之间呈正相关。在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的一系列家庭教育环境因素中,家庭指导性因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和践行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利他性因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和践行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道德性因子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施加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自由性因子则与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践行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均呈现出“中度偏高”的特征,且相互之间呈正相关。在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的一系列家庭教育环境因素中,家庭指导性因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和践行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利他性因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和践行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道德性因子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施加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自由性因子则与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践行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各种社会思潮繁荣、活跃。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聚集地,在文化建设中担任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不仅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探讨,而且还要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领域的落实,必须以理论、实践、廉政、结构、转化五大形态为基础,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长效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在经历一系列变革,各种文化思潮层出不穷,相互碰撞,这必将给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从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运用的普及,网络成为人们关注并且评论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而其中涉及内容丰富、涵盖内容广泛的帖子与评论成为了各种社会思潮碰撞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对当前思想领域几种主要社会思潮的分析和社会思潮网络化的特征总结,提出构建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并且应当引导网络评论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9.
积极关爱青年学生、努力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这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着眼教书育人的基础和目的,是思政课教师作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内在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有责任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武装青年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着力施行思政课教师兼职班主任制,就是为了体现这一基础、目的和要求。思政课任教师应兼职任课所在班的班主任,这是新时期坚持教书育人的新形式,也是参与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的新体现。  相似文献   

2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等重要的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确保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和加强高职学生的道德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