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橙之信 《职业》2010,(12):54-56
在2010年,职场招聘重现活跃,但机会当前,职场人却患上了选择焦虑症。在现实求职过程中你经常遇见的问题是:两家给你offer的公司,一个邀请你去做"鸡头"、一个进去了只能做"凤尾";费尽千辛万苦通过N多轮面试,却在入职前发现这家公司有很多让你"看不惯"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核心提示:身在职场,我们总会为许多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有时一点小事也会成为我们爆发的导火索,让我们来细数这些职场上的心理雷区. 心理雷区之一:过度紧张 对象:没有太多经验的职场新人 症状:考试、笔试等统统没有问题,一旦到了面试,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就觉得紧张、失眠、大脑混乱.面试的时候,大脑常常是一片空白,说话结结巴巴,好像舌头突然大了一圈,更有甚者会紧张到胃痛、心跳加速、面色潮红. 对策:不妨试试在面试的前一天做角色扮演的模拟练习,实战演练让自己进入角色.或者通过各种渠道多了解那个公司,多掌握情况.面试后如果很长时间不能走出角色,那就用情绪转移的方法,做一些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找朋友家人倾诉一下自己的担忧也是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颖异 《职业》2012,(34):74
"你幸福么?"随着央视的大型幸福调查的开展,幸福与否越来越成为人们最核心的话题.而对于职场人而言,职场幸福指数将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与生活质量.而提高职场幸福指数,有时很简单. 协作之前做好沟通 我在一家公司做销售时,为了参加第二天的一个投标,我让销售助理紧急赶制标书.标书做好后,我一翻看傻了眼:我们公司系列产品的报价全部比我预定的价格要高.我指出后,销售助理还振振有词:"前几天我给你做的一个标书,不也都是这样报价的吗?"  相似文献   

4.
路勇 《现代交际》2006,(11):20-20
职场新人注定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工作。但是,谋求快速的发展也是每个新人的愿望,那么找对职场的“快捷键”便成了一个话题。快捷键一:牢记客户的姓名张尚饶,23岁,某啤酒公司职员在加入这家知名啤酒公司时,和所有职场新人一样,我也面对快速融进工作大集体的问题。不过让我迅速上位,却是因为记住了客户的名字,成就了公司一项比较大的单子。  相似文献   

5.
沉石 《现代交际》2002,(4):45-45
一家文化实业公司招聘文字编辑。曾在杂志社做 过编辑的我便带着作品和求职书,到这家公司 报了名。两天后,这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给我 面试的考官是一位四十几岁的男人。 “你是学经济管理专业的?”考官看了看登记表格问我。 “是,我不是学中文或新闻专业的。”我如实作答。 “以前有没有做过编辑工作?”很显然他没有看求职登记表第二面中的“工作简历”一栏,否则不会如此问。 “我在杂志社做过两年时间的文字编辑。”我答道。 “你现在没有工作?”又是不痛不痒的问题,求职表里也能找到答案。 “你自己能解决住房问题?” “一个星…  相似文献   

6.
刘雁 《职业》2010,(31)
初入职场,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面试求职过程中状况百出,让面试官哭笑不得、头疼不已. 网络上曾展开过一个票选"最离谱面试TOP10"的评比活动.在这个排行中能看到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的面试经历.  相似文献   

7.
潘瑞宝 《职业》2014,(28):38-39
当你成功获得心仪公司的面试机会以后,一定会急于了解该公司各方面的资料,了解企业文化,查阅"面经"等等。但当你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优越的工作环境、友善的公司氛围、丰厚的薪酬待遇满怀憧憬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想到,有一个因素对你未来职场发展的影响力,将大于前面所有因素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白玲工作室 《职业》2005,(11):22-23
浩然(化名),24岁,开朗、乐观,就读于某著名法学院,获得了法学本科学历.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满怀激情地准备大展拳脚,做出一番事业来.这家公司不大,所以浩然在工作过程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和老板接触,那时,浩然还为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在老板身边学习而感到高兴.他很投入地工作着,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结合公司的业务状况提出了很多想法,BOSS给他的答复总是:"你的想法很好,doit!"浩然深受老板给予的信任的鼓舞,努力地工作着.可是好景不长,浩然的工作热情很快便像潮水一样退去了,问题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9.
杨帆 《职业》2005,(8):37
今年3月,朱小姐在深圳参加了安徽一家公司的面试,很快她就收到了这家公司的面试结果通知书,上面注明"试用期三个月,试用工资1800元/月,同意试用."但到安徽上班十天后,公司却通知她:试用期间工资降到1600元/月先支付80%,剩余的20%工资等转正后再补发.  相似文献   

10.
陈之杂 《职业》2012,(34):42-43
拉格纳·弗里希是20世纪挪威最有代表性的经济和管理学家,他在管理方面的才华,在刚踏入职场的时候就已始显露端倪. 1919年,弗里希从奥斯陆大学毕业后,到一家纸盒公司当了会计师.这家小公司的老板名叫马克,因为效益不好,老板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上班第一天,弗里希看到前来取货的人有些生气地对马克说:"如果你再不加快效率,我就要取消与你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创富的机会总是有的,而普通职场人却多是蹲在岸上"临渊羡鱼",他们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就是缺少"破釜沉舟的勇气"."创富"对更多的职场人来讲,就像一首歌中所唱:"幸福隔着玻璃,看似很美丽,却无法触及."你知道国家政策蕴藏的诸多商机吗?你知道商机也有外形特征吗?如何借国家的宏观利好实现个人财富增值?<职业>杂志邀请到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执行董事陈江为我们指点创富迷津.  相似文献   

12.
朱蒂 《职业》2010,(31)
根据美国某知名顾问公司的研究,职场成功的关键在于"PIE三要素":专业表现(Perfomance)、个人形象(Image)、能见度(Exposure).而三者对"个人影响力"所占的比重,依次为10%、30%与60%. 在老板的眼里,员工也分了三个层次:80%是人尽其才;5%是负债型,有机会就会清算;只有15%是不可丢弃的宝贵资产.提升职场"能见度',简单地说,就是让老板看得见你的能力,把你的名字轻轻地划入资产型名单.  相似文献   

13.
林彤 《职业》2012,(4):22-23
亲爱的跳槽者:你好!在个体自由流动的今天,跳槽已成为常见的职场现象。跳槽是要冒风险的,一次成功的跳槽可能使你的职业生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一次失败的跳槽也能让你"前功尽弃"。如何在跳槽的过程中与旧公司"Say  相似文献   

14.
你有立场吗? 案例一: 很多人在接受面试的时候,经常被问及"你为什么会离开上一家公司?"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却很难回答得好,答案很多,我大概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石谦 《职业》2006,(7):32-33
[职场故事] 上司让我跟他一起跳我叫李琴,今年27岁。原来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外资公司做事,公司的发展前景不错,自己的业绩也还可以,个人对工作也比较满意。在这家外资公司工作两年后,公司一名很器重我的部门主管决定跳槽,而且已找好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下家”,一连好几天地做工作让我随他一起跳槽。  相似文献   

16.
李黄珍  刘晗 《职业》2012,(28):97
除了海投简历,挤招聘会之外,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求职方式吗?"弹性工作求职法""弹性用工"你听说过么?"弹性用工"在国外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它为职场人提供了多重选择的工作机会,除了与你心仪的公司经历"人海战术"的应试外,你可以借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9,(25)
如果此刻有人问你:"你开心吗?"你会如何回答?是或否的简单答案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说出口.在<职业>与搜狐就业频道联合开展的"职场人与MSN、QQ、开心网特别调查"中,虽然74%的人表示自己平时会主动寻求让自己开心工作的方法,但3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职场心情常态是"没有什么感觉,麻木了",33%表示不开心的时候多,只有34%的被调查者感到在职场还是开心的时候多.  相似文献   

18.
李睿 《公关世界》2009,(6):24-25
第一次面试时,我怀着“慷慨赴死”的决心、拿着《论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的毕业论文,叩响了面试单位的大门,面试我的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孙浩然,这显得此次面试成功的机会更加渺茫,而我也问了一些很傻很白痴的问题,比如“公司是否提供宿舍?”。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得好: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你想仅仅凭着熟练的技能和勤恳的工作,就在职场游刃有余、出人头地,未免有些天真了.虽然能力加勤奋很重要,但会说话,却能让你工作起来更轻松,并且可能帮助你加薪、升职.  相似文献   

20.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职场福地其实无处不在,关键就看身处职场的你,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