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乔叶 《社区》2008,(5):32-33
天落急雨,行人莫不大步流星地奔走。匆忙中我蹊跷地看见:一位母亲骑自行车带着孩子,孩子穿着一件偌大的鲜黄色雨衣,而母亲却尽着衣服浸雨,头发和脸都已经湿淋淋了。  相似文献   

2.
母亲在乡下,买衣服很不方便。每次打电话给母亲,总会问一下她最近缺什么,回家时好带回去。可母亲总是淡淡地拒绝,说:“我年纪大了,原来的衣服就够穿了,家里也不缺别的。你的钱就存起来,多吃点好的给自己补补身体。”于是,我每次便真的空手回去,也从来不知道母亲喜欢什么颜色、穿多大尺码的衣服。  相似文献   

3.
李丹崖 《可乐》2010,(3):39-39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四岁的孩子说的话。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女儿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  相似文献   

4.
阅读手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的叠好。五月了,母亲照例收拾起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看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梅儿,快看,这里有好多手帕哩!”母亲转过身来,似乎很兴奋。“手帕?”我喃喃道。心中泛起一丝陌生与温馨。我望望母亲,她正在很细心地叠着每方手帕。“快看这块蓝色的,你四岁那年,我常用别针把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玩累了,用它擦擦汗,你常戴着它,在草地上颠颠地跑,手帕就象一只花蝴蝶一样……”母亲絮絮叨叨地说,并不看我,她完完全全沉醉到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  相似文献   

5.
只看一眼,我已泪流满面——妈妈!那是我的妈妈!星期日的早晨,当我还赖在被窝里时,门就被推开了。母亲从外屋走了进来,她的脸冻得通红,一进门就兴奋地对我说:“娟,妈又找到工作了!”我一骨碌就爬了起来,急切地问:“是吗?妈,干什么工作?”“卖东西呀!”母亲满脸的喜悦。“又是摆地摊儿呀!”我一听就泄了气,天天风吹日晒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哇!母亲一把将我搂在怀里,抚摸着我的头说:“我就知道我的宝贝女儿会担心的,这回我可是在正规商场里卖东西,风不吹雨不淋的。你呀,你就踏踏实实把心放在肚子里,安心学习吧。”岁末的一天晚上,看到母亲在点…  相似文献   

6.
《可乐》2006,(8)
那是一个多雨的阴冷冬日,我揣着英子的化验报告,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来不及脱下湿漉漉的衣服,一头躺倒在床上。手机一遍又一遍地响着,不用看,肯定是英子打来的,但我如何开口告诉她这个结果昵?母亲很奇怪地看着我,欲言又止。而我的心里却在冷笑,这下你高兴了,你极力反对的将要如愿以偿了。自从我把英子第一次带回家,母亲就拒绝接纳她。问她为什么,她踯躅了半天说出一条让我啼笑皆非的理由:脸太白。一直很通情达理的母亲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固执,我只好寄希望于时间改变一切。可是,现在时间也要没有了。随着"哗啦"一声门响,英子站在我  相似文献   

7.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8.
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一次,北京的一些幼教专家到朝阳区一家幼儿园里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  相似文献   

9.
王忠 《新天地》2016,(5):16-17
不管单的还是棉的,不管单鞋还是棉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做的。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贪玩,衣服刮了个口子,可叫母亲没头没脸地打了一顿。事后母亲又非常心疼地问我:“还疼吗?”而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咱家困难,哪有那么多闲钱置衣服呀,衣服甭管新旧要爱惜着穿。”
  “我少吃一星半点儿,不碍事”
  我的母亲出生在北京离长辛店不远的一个叫李家峪的小山村。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束缚下,母亲一直就把带好孩子、过好日子当作女人该着该份的事。我小时,全家6口人只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养活。父亲住在单位宿舍,将近50块钱的工资自己要留下十来块,能给母亲过日子的也就不到40块钱了。4个孩子都要上学,吃的、用的哪样不得花钱。特别是9月份开学时,学杂费、书本费,虽然那时上学便宜,但4个人加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可母亲早就做好了安排,不仅学杂费给我们准备好了,而且还给大姐和哥哥置上了新衣服。我和二姐虽然穿的是他们穿剩的旧衣服,但母亲也都补染浆洗得像新的一样。母亲常说:“衣服不怕旧,就怕脏和破,破衣拉撒的叫人笑话”。我们姐弟四个平时穿的,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珍藏     
我感到很奇怪,母亲不厌其烦地把箱柜里面的衣物反反复复整理了一遍又一遍。母亲干吗费那么大劲将衣服掏出来整理呢?母亲拉我坐在床边,打开一个包裹,把里面的衣物掏出来展开说:“这件衣服是你刚满百日时妈带你去照相,专门给你缝制的,结  相似文献   

11.
谁该示弱     
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于是将母亲接到家里来住。母亲来了之后,照顾孩子之余。她还能兼顾给我们做做饭。和以前一下斑就忙着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相比较。我和老公现在下班就能吃到现成的饭菜,而且花样翻新,滋味丰美。可没过几天,我就发现了问题。母亲爱孙心切,只要孩子想吃爱吃,花销多少她都不会计较,也从不考虑营养是否均衡。于是,我责备母亲不该由着孩子。  相似文献   

12.
因为工作的原因,生下女儿悠悠之后,她一直由外婆和阿姨照顾。和外婆还有小姨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很听话,可是每次我下班后去接她,她就会千方百计地和我作对,要么是缠着我不肯好好吃饭、睡觉,要么就是故意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变成了“两面派”的问题儿童。害得我经常抱怨母亲说:“这孩子这么不听话,都是你惯的!”母亲宽容地笑笑说:“她还小呢!”  相似文献   

13.
洗·澡     
每个周末都会去那家洗浴中心。我整理衣柜时,又看到了那祖孙三代人。三十多岁的女人扶着六七十岁的母亲,旁边是十多岁的女儿。母亲脱去了衣衫,她拿着一个小塑料凳,扶老人进了浴室,开了水管,调好水温,待老人坐下,方才折回。又帮女儿拉下紧绷的毛衣、毛裤,孩子像条鱼一下子没入了水雾里。她脱去衣服,又收拾好老人和孩子的衣服,也闪进了温热的瀑流下。  相似文献   

14.
偕母亲逛街     
今天是双休日,见天气不错,便去外面租了一辆车,对母亲说:“娘,今天我们带你出去逛逛。”母亲穿戴好,却犹豫了:“唉,我一个老婆子逛啥?还是呆在家里看门吧。”我和妻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硬是把她拥上了车。母亲这辈子真不容易,养育了我们姐弟四人,给我和哥哥成了家,供姐姐读完了大学,并伺候着丧妻多年的叔叔,直到他去世。母亲得知我们要雇保姆看孩子,又执意随我们进了城。她说,“找人看孩子要花钱,我是孩子的奶奶,照看孩子是我份内的事。”母亲来到城里三年有余,从没踏出家门半步,也从不去左邻右舍串门。每日为我们洗衣…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是成年人,那么,你是否让孩子知道你的收入是多少?你是否对孩子讲述过“金钱观”?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要买高档衣服时,吃喝要讲排场时,你若不满足他(她),他(她)便会哭闹不休? 许多人在孩子面前,往往“谈钱色变”,他们不愿让孩子过早地沾上“铜臭”味。可是,本溪市明山区联丰小学少先大队,却偏偏要让队员沾一沾这种“铜臭”。来到联丰小学,大队辅导员高老师对我谈了这样一席话:“翻开美国的《财富》杂志,我们能从其中找  相似文献   

16.
李保 《百姓生活》2011,(12):35-36
2011年4月25日下午,湖南省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女医生高宏的手机响起了铃声。她一看显示就按掉,再将电话回拨过去。高宏和手机那端的孩子早有约定,有什么事只管找她,但话费由她来支付。“是阿雅吗?你还好吧?”“我好,阿姨……谢谢您寄来的衣服,真漂亮!”电话那头,是一名女孩。高宏亲切地说:“阿雅,告诉巴桑,阿姨过段时间就去看你们。”阿雅和巴桑是姐弟俩,是高宏资助的3个孩子中的两个。  相似文献   

17.
事功夜静悄悄的,仰望天上的星点,不久便进入梦乡……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我独自蜷缩一团,正在盼望着阳光与温暖,还有明朗的天空。“丁冬、丁冬……”一阵急促的门铃声传入耳中,我去开了门,一个身体扁圆形、衣衫破烂的老婆婆站在我家门前。她见了我,用她沙哑的嗓子哀求道:“孩子,救救我吧!”我觉得很奇怪,便问她:“你是谁呀?怎么我没见过你?”“我,我是你们人类的母亲——地球呀!”“地球,就是那个长满碧绿的草,头戴鲜红的花儿的人,她有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可你像吗?”我又问她。那位老婆婆就哭了起来,她边哭边说:“是的,以前我是很美丽的,我的身…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当你成为母亲后,你的思想就再也不会孤单了。母亲总是不得不把一个问题想两遍——一次为她自己,一次为她的孩子。——索菲亚.罗兰过去的42年里,我们只有在牙医的医疗椅上才能张开嘴。——卡扎菲死后,的黎波  相似文献   

19.
一天,妈妈带我去逛商场。商场里人山人海。我和妈妈跑去看衣服,突然,我看见一个男人站着一动不动。我问妈妈:“他为什么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还不穿鞋呢?”妈妈说:“那是假模特,是用来让你看这身衣服好不好看的。”我点了点头,明白了。我盯着那个假模特看了很长时间,他还是毫无反应。于是我就去摸了摸模特的手,他还是不动,这下我就放心了。妈妈买完了一件衣服,去看另一件。这时,我转过身,又见着一个假模特。她也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这个假模特长头发,是个女的。我就大模大样地走到了她跟前,上去就拽她的长头发。没想到,这个“假模特”却一扭…  相似文献   

20.
救命稻草     
在没有更好的东西可依靠时,稻草也是好的。有个村庄被洪水围困了很久,眼看就要淹没了。一个母亲嘱咐她的孩子:如果洪水卷走你,一定要牢牢抓住一切可以抓到手的漂浮物,利用它们赢得被救的机会。孩子天真地问:“难道说就是一根稻草,我也要牢牢抓住它吗?”“是的,孩子。”母亲无比肯定地说:“如果你没有更好的东西可以依靠,一根稻草也是好的。你要牢牢抓住它,直到有人来救你。”村庄淹没那天,这个随波逐流的孩子,果然看到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