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是新建隧道施工工程中的重要工序。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长距离地震波法超前探测技术数据采集方式单一,工程适应性差,工作效率较低,预报效果差。在地震波波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隧道施工空间情况,提出了三维地质预报技术,建立了隧道三维预报观测系统,选取锤击法作为激振方式,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应用。为隧道、地铁等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铁鼓楼站一玄武门站区间北端停车渡线段长333.586m,最大跨度17.358m,隧道间距小,质粉质粘土层.覆土厚度8~9m,穿越地面建筑群和地下管线网。穿越浅埋、松散地层,并在楼房下的大断面隧道施工和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国内外均视为难点工程。施工中采用大管棚辅以小导管超前支护,掌子面深孔注浆及多分部法等综合技术,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为有效解决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问题,繁忙路口地铁车站自然首选暗挖法施工。暗挖中洞法是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针对首次应用暗挖中洞法施工的磁器口车站,着重介绍了三拱两柱地铁车站暗挖中洞法的施工原理、施工步序、施工方法及钢管柱施工要领。  相似文献   

4.
以某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为例,根据与岩溶产生直接相关的断层破碎带的存在与否,论述了地质测绘法、断层参数法、TSP探测法等三种有效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说明了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综合运用于预报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快将其作为不可缺少的工序列入隧道施工工序中,已成为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一致呼声。隧道施工地质任务包括:长短期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围岩类别的进一步准确鉴别,施工中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判断和防治建议以及针对围岩的不同地质条件提出相匹配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建议等。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必将为高质量、快速度修建隧道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地质超前预报是地下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步骤,根据有关结构面的发育规律,利用做图的方法对可能造成施工灾害的不良地质体进行了图解预报分析,结合在小坪子隧洞中的预报结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综合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地下水进行超前预报。提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运用TSP203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孔等技术对地下水进行跟踪预报,并以锦屏辅助洞隧道为实例,说明综合预报对地下水预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TSP203和ZGS1610两套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测原理,及其在沪蓉西高速公路夹活岩隧道1^#横洞工区岩溶地质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对两种物探方法的预报结果与开挖后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将两种超前探测方法用于预报的特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隧道施工地质工作方法,主要包括长短期超前地质预报、进一步准确鉴别围岩类别、监测、判断、防治施工地质灾害和针对不同围岩地质条件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浅埋暗挖中洞法的施工特点,结合北京地铁五号线天坛东门站工程,利用3D-σ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计算结果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总结了浅埋暗挖中洞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得出中洞开挖、临时支撑拆除和二次村砌施工是中洞法施工中对地层扰动较大工序的结论,并对今后类似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地铁成为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我国许多城市开始了地铁工程建设,其中地铁隧道施工大多采用盾构技术。在城市地铁建设中一般建(构)筑物较为密集,地铁隧道不可避免的正穿或旁穿各类建(构)筑物,各个建(构)筑物又有各自的安全标准和特点,盾构通过时,怎样来保证建(构)筑物安全,成为地铁隧道施工中一个重要技术。结合天津地铁二号线沙柳路站—博山道站区间盾构穿越祁连桥桥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工体北路站—呼家楼站区间隧道的具体情况,进行三维动态数值模拟,计算中分别考虑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和无预加固措施两种工况,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了两种工况下区间隧道台阶法施工过程地表沉降及拱顶沉降规律及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地下工程往往需要穿越上部建筑物,而城市中建筑物大多采用桩基础形式,隧道线路虽可进行局部的优化,但仍受规划和总体线路的限制,这样,进行桩基托换往往是最好的选择方案。以深圳地铁5号线创业路立交桥为例,详细介绍了创业路立交桥桩基托换的设计、三维数值分析、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工程中监测数据的情况,可为类似的地铁施工提供全过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新吉坪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地质作用剧烈,碳酸岩分布广泛,不良地质特别发育。针对斜井进正洞施工,提出了纵向爬坡导坑法。并以2#斜井为例,介绍了纵向爬坡导坑法施工工艺和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的控制要点,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量测方法,为新吉坪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铁九号线军事博物馆站下穿一号线区间隧道,在下穿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为此,先进行超前支护,再采用多分部的CRD法施工,大刚度和强度初支进行支护,并采用三维数值方法分析了车站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多项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既有结构的沉降和新建隧道结构受力都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保证了既有隧道的正常和新建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盾构法作为地铁隧道施工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广州地铁三号线某盾构区间的两条水平平行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两条盾构隧道开挖面距离、注浆压力的大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新吉坪隧道内存在的20多处岩溶溶洞及两处较大溶洞群,提出了对于岩溶发育较浅区采用与仰拱同级别的混凝土回填密实、对于岩溶发育较深区采取钻孔注浆处理及对于填充物较多的溶槽形溶洞进行注浆固结三种针对性处理方案。详细介绍了钻孔注浆施工工艺,为新吉坪隧道隧底溶洞处理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大背景下被政府推出,而采用PPP模式来建设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被视为该等项目投融资方式的一种创新机制.由此,通过论述综合管廊项目投资范围的合理确定、运作方式比较、定价及调整机制、绩效管理机制和风险类型及应对这五个方面,来归纳关于建设地下管廊PPP项目实务要点,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多样,非均质性极强,其储集体发育并非受控于沉积相,而是受控于构造岩溶作用,因此常规储层建模思路和方法很难适用。在缝洞单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相的概念,进行了单井岩溶相划分,通过训练图像建立了溶洞相模式,采用多点统计学方法模拟了溶洞相分布,以岩相分布模型作为约束,利用序贯算法实现了溶洞相孔隙定量建模,为此类油藏的储层建模和剩余油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