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5—19世纪的欧洲早期殖民活动与西非本土文明的发展有着广泛的联系。近代阿散蒂王国的兴起是一个全方面、深层次、多因素共同促动的结果,包括国家形态、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等多方面变化,这些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大西洋贸易的推动。然而19世纪末阿散蒂王国不能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命运,可见外部因素虽能在一定时期内为非洲本土文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非洲本土文明长期以来封闭缓慢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加纳是黑非洲的一个古国,有悠久的习惯法文化,特别是阿散蒂人在近代历史上又曾建立过强大的王国,法人类学家和文化史学家因此高度重视阿散蒂传统社会与法律的研究。殖民时期加纳本土法与外来的西方法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独立后的加纳继承了宗主国英国的法律遗产,重视发掘固有习惯法的价值,其现代化历程可谓曲折发展。对加纳法文化的演进,特别是对殖民时期的加纳本土法与英国法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个案研究是进一步了解非洲国家法律文化历史变迁的一个极好范例。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气质表现在其所属的文明类型中,包括以儒学为核心价值的中华文明,以印度教为核心价值的印度文明,以伊斯兰教为核心价值的伊斯兰文明,以东正教为核心价值的俄罗斯文明,以天主教为核心价值的拉丁美洲文明以及以非洲传统宗教为核心价值的非洲文明。发展中国家的未来道德,应该是以其本土气质为根据而继续呈现多元景象。它是传统文化模式在科技进步等因素的作用下,对变革中的现实做出适应性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世纪美国大平原畜牧业的考察,论述了美国大平原"畜牧王国"的起源、建立、发展、繁荣直至衰亡的全过程。阐明了大平原"畜牧王国"的发展与繁盛是由于铁路网的发展、优良品种的成功繁育以及特殊的时代背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同一血缘》是非裔美国作家宝琳·霍普金斯的小说,讲述了在不知晓身世的三兄妹之间的情感纠葛,非洲之旅促使其找回黑人身份回归非洲、恢复王权的故事。亚瑟·W·弗兰克提出“医学殖民”的概念,用此来建构医学殖民叙事,用本土医学颠覆西方医学的绝对权威,为宣扬本土医学和建立黑人金字塔文明提供途径。在殖民医学的视角下,西方医学被医学解构,作者建构本土医学话语的愿望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非洲法律文化在长期的变迁转型过程中,荟萃了本土习惯法、宗教法、近现代西方大陆法和英美法,多样法源相融共存,展示出一幅法律发展的多彩画卷。非洲法的历史,主要是非洲习惯法、伊斯兰教法与西方法相互排斥、相互融合的历史。在非洲,“本土法”和“外来法”,是个相对的概念。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法是所谓“祖先法”,它是与非洲的原始宗教相连的习惯法;而伊斯兰法经过长期本土化和民族化后最终演化为非洲的本土法,并与新的外来法——西方法对立。作为非洲的第二波外来法,西方法与非洲固有法和伊斯兰法发生着对抗和融合,但它最终又成为非洲最具立法意义的法。本土法与外来法的冲突与融合、相融与并存的错综复杂关系一直是非洲法律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文明、语言、艺术和哲学的摇篮,也是非洲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发源地和重镇。埃塞俄比亚独特的历史地位使它成为非洲人民心目中的一座文化丰碑和一面精神旗帜。埃塞俄比亚人坚持使用阿姆哈拉语,已成为当代非洲本土意识的一个重要表征。埃塞俄比亚运动具有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性质,对近代非洲意识的觉醒和非洲崛起具有重要作用。埃塞俄比亚哲学是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智慧,典型地反映了非洲人的生存和思维方式。埃塞俄比亚的艺术是本土艺术与宗教艺术的结合、非洲传统工艺和欧洲现代工艺的结合。以“埃塞俄比亚之风”为代表的非洲音乐元素是美国非裔文学乃至整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之中回荡的一种旋律,对它们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人的数学思想与世界数学的发展严惠英在所有的文明古国中,谈起对数学发展的贡献,希腊数学无疑是最重要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希腊数学,并不限于希腊本土,而是和通常人们所说的古希腊文明一样,包括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小亚细亚和北部非洲在内的广大地区。古希腊数学...  相似文献   

9.
电影一方面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本土电影也日渐向全球化靠拢。虽然全球化使得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畅行无阻,但好莱坞电影并不能替代我们对本土文化、本土生活、本土经验的关注与书写。我们的电影首先是本土的,而后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必须以现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立足于本土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实践机制。本土化践行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数千年世界古代文明中 ,中东地区一直处于创造力的中心。如同整个人类文明史一样 ,不同文明间的交往贯穿于全部中东文明史之中。文明交往的作用 ,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在于不同文明相互激发彼此的创造力 ,促进彼此吸收对方经验 ,充实各自的生命力 ;文明交往的原动力 ,是它的开放性、主动性和自主性 ;文明的本土因素在交往中起关键作用 ,失去本土因素即失去文明主体。泛义上的叙利亚文明交往史还凸现出三个重要性 :1 .商贸交往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 .文明交往的互动性表现为文明间的影响与反影响 ;3.叙利亚地区文明交往中的分解转化环节 ,延续了叙利亚和希腊文明解体后的断层 ,衍生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文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撒哈拉古商道,认为它对非洲纺织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且阐述了古代西非王国是纺织贸易中心和生产中心的观点。此外,重点分析了古代不同时期丝绸之路上中非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非洲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历史观与单线发展的历史观的区别在于,马克思坚持每一种生产方式的特殊性,承认各种生产方式各有自己的再生产规律。西方文明独特,但不普遍。先发国家有自己本土内部文明的积累过程,后发现代化国家是靠外部力量推动的,所以不能走自发、内生的道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既要坚持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又要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国家出现多种形式的还政于民,这是非洲民主化后政治发展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是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实等多因素互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其中,主要因素有冷战之后国际环境的变化,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潮流,联合国、非统、非盟以及非洲地区性组织与非洲主要大国的态度,军人对待政治的态度等,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非洲华人居留国(地)和祖籍国以及非洲华人的观念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这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非洲华人经济的变化发展又对居留国(地)的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加强了中非的经贸往来与友好合作关系。非洲华人经济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华人的适应能力,它保持了华人经济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对赫梯文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考察赫梯文明中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成份;借助赫梯语文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重新认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对赫梯文明影响之过程;论证两河流域文化在赫梯文明和赫梯王国形成、发展以及兴盛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上古时代赫梯人所走过的文明兴盛之路是落后民族加快和提高文明化程度、发展和壮大自己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西方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数量丰硕、成绩斐然,并形成了相应的批评话语和阐释模式。然而这种围绕殖民话语建立起来的研究方法明显呈现出一种对非洲英语文学本体的偏离。偏好解读非洲英语小说中的政治主题,忽视非洲英语戏剧的本土文化,漠视非洲英语诗歌的人文情怀,并在西方中心审美下的"普遍主义"倾向中,形成了近年来与非洲本土日渐疏离的流散研究。了解西方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的偏离,可以避免我们在向西方学习和借鉴现有成果时落入西方的话语陷阱,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以中国学者的主体意识积极地参与到与非洲文学文化的平等对话交流中。  相似文献   

18.
古代埃及人是黑种人还是白种人,以及古代埃及文明是非洲文明还是近东文明,始终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语言、生理特征和物质文化等方面的考察,我们看到,古代埃及人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他们当属地中海人种。古代埃及文明也不属于非洲黑人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努比亚文明更是非洲文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新论摘编     
2000年非洲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器时代”,资本主义也发展到它的极至——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从此非洲人民就开始了受奴役、受压迫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非洲进入了后殖民主义时期。在此期间,西方国家在非洲强制推行西方模式,根本不顾及非洲的具体情况,使非洲成为世界的贫民窟。  相似文献   

20.
汉代羽化图像的发展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孝鸿 《南都学坛》2004,24(2):11-15
汉代墓葬中的壁画、画像石 (砖 )所描绘的内容无不是羽化思想的体现 ,而羽化图像的形成与发展自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作为外在因素的外来文明一直是汉代艺术发展演变的重要外部环境 ,而本土的鸟图腾崇拜以及神仙信仰等内因却是羽化图像迅速发展的必备土壤 ,他们在相互影响下一同孕育出扑朔迷离的汉代“羽化”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