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周正勇 《决策》2013,(1):82-83
在面对下属错误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要允许下属犯错误;第二,要宽容下属的错误;第三要清楚什么错误是不允许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不知道如何应对错误,不知道如何改正错误. 允许下属犯错 人人都会犯错,包括我们自己.如果你说你不会犯错,那么你就不会是一个好职员.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从来没有犯过错误,也从来没有过失……这种人绝不可以信任,他或者是一个弄虚作假者,或者只做稳妥可靠的琐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领导干部因自己或下属言行不当、办事不力而向公众道歉的新闻时有耳闻。人的一生,难免犯错,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关键在于,犯错后不能讳疾忌医,要学会知错认错,有错纠错。唯其如此,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在犯错后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谅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赏识下属是指领导者善于认识和发现下属的才能和取得的工作成绩,并予以重视或赞扬。领导者的赏识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下属积极性的工作过程。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但凡成功的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于赏识下属。  相似文献   

4.
距离管理法。作为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不即不离的方法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获得企业内部的一种广泛的平衡,太过于亲近或故意疏远个别或某些员工,容易给下属厚此薄彼的感觉,涣散集体的斗志,使内部滋生不满情绪和是非,久而久之,特别容易产生上下之间离心离德的现象。例如,笔者在某企业当经理时,有一下属与我性格相合,关系十分融洽,其他下属为此把他奉若经理的“经理”,纷纷讨好和巴结他,希望他从中帮助自己。  相似文献   

5.
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工作中,人人都可能犯错。这些错误或因客观因素,或因主观因素,原因纷繁复杂,其影响也有远近深浅之分,不可一概而论。身为单位领导,如何准确对待和科学处理下属所犯过错,既是对领导干部自身领导素养、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现实考验,更事关下属能否有效改正错误、维护机关整体效能。为此,笔者认为,领导妥善处置下属过错,应走好问题分类剖析、具体事件处理和构建长效机制这关键三步。第一步:聚焦"三问",问题剖析要精准古语有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想要正确处置下属过错,领导首先要把问题剖析精准,做到"知其然,知  相似文献   

6.
赏识下属是指领导者善于认识和发现下属的才能和取得的工作成绩,并予以重视或赞扬.领导者的赏识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下属积极性的工作过程.综观古今中外,但凡成功的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于赏识下属.  相似文献   

7.
在坚持制度刚性之余,以更为人性的疏导实现整个组织体系的通达,是科学和高效的管理方式。领导者应以灵活、包容之态妥善处理犯错下属,但挽救问题下属过程中又很容易引发诸多矛盾和质疑。想要兼顾"治病救人"与大众信服,就必须分清错误性质,服务于最终管控目标;把握处理关键,恪守制度红线;掌控缓冲尺度,兼顾大众心理感知;坚持赏罚分明,确保行为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8.
一、要关心爱护,忌不通人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几乎每一位下属都想与领导建立一种特殊的默契关系,希望得到领导的关照。那些脚踏实地、埋头实干的人,更期望得到领导的关爱。领导者善于理解、关心、爱护自己的下属,切实解决下属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当下属工作取得成绩或家中遇有喜事时,要给予祝贺,使下属受到鼓舞;当下属遭到挫折和不幸时,要给以关怀慰问,使下属感到温暖而增强信心。  相似文献   

9.
不断变化的业务规则以及复杂企业级项目的开发,迫切需要分离商业决策者的决策逻辑和应用开发者的技术决策,并把这些商业决策放在中心数据库并统一进行保存,让它们能在运行时可以动态地管理和修改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柔性和适应性。应运而生的业务规则技术正成为事前研究的热点,业务规则管理系统对业务规则进行表述、维护、部署和执行,将业务规则与应用代码相分离,从而解决动态环境不断变化的业务规则。业务规则管理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新兴软件技术,本文探讨了业务规则及其管理的理论概述,对清算系统的业务进行了分析,最终完成银行清算业务规则系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晓跃 《领导广角》2002,(7):50-50,43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工作,人人都希望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领导的认可,活得有头有面。作为下属,处于被领导者地位,其“面子”一方面要靠自己争,另一方面还要靠领导者给。领导者善于给下属“面子”,不但能增加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给下属带来莫大的激励,更加发奋工作,而且下属会更加敬重领导,“投桃报李”,还领导者以“面子”。那么,作为领导者,怎样恰到好处地给下属“面子”呢?  相似文献   

11.
能否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领导自身素质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领导安排下属一项任务,由于这个下属是个优秀的专业人才,对工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领导在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上欠妥,以致在接受任务时表现得有点不大恭敬。偏偏这位领导年轻气盛,最后和下属拍桌子动板凳地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你手里只有锤子,那么,所有的问题就都是钉子。当你只用一个思维模式来思考时,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避免犯错的方法就是建立更多的思维模型,并允许这些模型彼此竞争和比较。记住,不要做一个手中只有锤子的人。逆向思维。要学会把事情颠倒过来考虑,  相似文献   

13.
领导从来不是领导者向下属发号施令影响下属的单向过程,而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交换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下属的需求、价值观、个性特质和能力等状况会或强或弱、或明或暗、或积极或消极地左右着领导者手中权力的运用. 一、下属的盲从、逢迎和依赖是领导者权力腐败的重要促成因素 安弗莎妮·纳哈雯蒂的权力腐败循环理论认为,私欲膨胀是领导者权力腐败的开端,而导致领导者私欲膨胀的除了个人因素和组织结构因素外,还有来自下属的因素. 首先是顺从型下属.顺从型下属被罗伯特·凯利看作是“积极的但却没有任何批评精神的依赖者”,是领导者的“应声虫”(yes people).他们缺乏独立性,唯命是从.只要是上级命令,无论是否违反组织原则和规范,他们都毫不犹豫立即去执行.他们行为的动机并不复杂:可能出于对领导者手中权力尤其是强制权和奖酬权的畏惧或期待;可能因为卑躬屈膝和自我轻视的个性倾向,也可能为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而避免与领导发生冲突.无论哪种情况,他们的总是服从让领导者产生“服从的幻觉”——相信自己总是英明正确的,否则下属为什么总是没有异议地服从呢?于是,领导者变得飘飘然而逐渐自我膨胀,滋生并不断强化自我特殊性的意识,越来越轻视下属,从心底认为他们无能并进而无视他们的参与权,直至无视组织规范,大权独揽,独断专行.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文处理工作的发展与演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公文处理工作在继承和延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公文文种、体式还是公文写作规则、公文文风,以及公文工作制度等方面,都伴随着丰富多彩的公文处理实践不断得以发展和进步,充分发挥了为党和国家管理工作服务的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5.
人难免会犯错,伟人也好,普通的人也罢,随时都可能出现和存在过失,但不管是谁,当他做了错事的时候,内心总是充满愧疚、悔恨、自责甚至恐惧。因此,在指出和纠正别人的过失当中是大有讲究的,尤其是各级领导者或部门主管在指出和纠正下属和员工的过失时,应运用心理学原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多站在对方立场上,因人因事指出和纠正他人的过失。  相似文献   

16.
高二学生在初学直线的斜率时,由于对斜率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在解题时往往容易出错。下面通过举例剖析原因,让学生少犯错。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下属的积极性,是管理领域中激励理论的重要议题。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激励,是指领导者不断激发和鼓励下属,促进下属发挥自己的才能和释放他们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自觉地发挥积极和创意,并在他们的工作获得更大的成就,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和基本功能,可以充分调动下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衡量一个领导者的成熟度以及称职度的重要衡量标志。  相似文献   

18.
乔磊 《领导文萃》2011,(11):107-109
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大卫·雷特曼,与女下属爆出绯闻,引发美国社会对办公室恋情展开热烈的讨论。雷特曼即使面对自己的绯闻,也出口不凡:"我与女下属上床是双方自愿,我又没有违反办公室的脱裤子规则。"什么是美国办公室的脱裤子规则?简单说,一个公司的老板或是员工的主管、上级,不能对其员工有任何性暗示的语言、动作,不能利用职权、影响或以利益来迫使或引诱员工与其发生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指的抱怨是指下属对领导者心中不满,数说领导者的不是。下属抱怨是领导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领导者对待抱怨的态度和方式各不相同,下属心目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听而不闻,漠然置之的,下属以为其麻木不仁;怒形于色,大动肝火的,下属以为其心胸狭隘;表面接受,实则应付的,下属以为其官僚虚伪。由此看来,对待下属抱怨的问题,作为领导者确实不能掉以轻心。因此,面对下属抱怨,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国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期间,许多独具创意的营销运作一举成就了一个企业、一个品牌,或转变了市场运行规则。重新分析其决策过程,今天仍能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