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说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起他的才略:刘备冒着鹅毛大雪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出山后便露显要三分天下的韬略:赤壁大战中火烧曹营计策;坐镇蜀都与魏、吴鼎足抗衡。这些典故多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这也从一个侧面显衬了刘备重视起用人才的心态和效应。借古观今,如今在激烈  相似文献   

2.
裴松之注引的《益部著旧传·杂记》中,有一个“诸葛亮上当”的故事,读来很 容易使人与现实生活“对号入座”。 据说,诸葛亮任蜀相时,手下有个叫何祗的郡克,主管监狱的工作。几次有人反映,何抵“游戏放纵,不勤所职”。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整日吃喝玩乐,工作不负责任。诸葛亮听后很生气,决定对何祗的工作进行一次突击检查;但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何祗得到消息后,立即紧张地行动起来,一方面,组织人打扫卫生,填制报表,换洗衣装,改善伙食;另一方面,他又亲自“夜张灯火见囚,读诸解状”,临时了解罪犯的案情和思想情况。等到“诸…  相似文献   

3.
乱世出英雄。三国时代是个乱世,也的确出了不少英雄,诸葛亮就是三国时代众多英雄人物中的一位佼佼者。诸葛亮的识见是高出群伦的。在有名的隆中对中,清楚地说明了他对三分形势的认识,使刘备听了顿开茅塞,相见恨晚。诸葛亮堪称美德的化身,他无论在个人生活、持家律己、处世接物方面,还是在政治大节方面,都可以说是世人的表率。  相似文献   

4.
要制定人才资源发展战略,首先碰到一个问题:战略文本怎么写? 战略之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只有几句话。如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战略”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进军中原,统一天下。”有的是一篇文章,如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关于人才资源发展战略有的也是几句话,如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人才战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现代语言说,那就是“前十年抓人力资源数量,后十年抓人力资源质量”。国外著名企业的人才资源战略,往往是一种文本。当然,这种文本有的是公开的,有的则秘不示人。因为既…  相似文献   

5.
姜少勇 《人才开发》2001,(10):29-29
在民间传说中被誉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一生勤勉谨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辅佐刘备成就了蜀汉帝业,促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其业迹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先主刘备去世以后,遗诏诸葛亮辅政,嗣主刘禅“与承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更是“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然而,最终却未能实现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这其中原因固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荐贤用能的启示明济本诸葛亮是《三国演义》全书最有光辉的人物,在他身上表现了惊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他被塑造成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人物。诸葛亮有句名言:“忠益者莫大于进入”,它的意思是,对国家负责、对国家有贡献最重要的表现莫过于推...  相似文献   

7.
任重:御人法则之本 汉武帝刘彻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即要建立不平凡的功绩,就要善用具有非凡能力的人。而用非常之人,任重则是必不可少的御人法则之一。任重者,即委之以重任,施之以压力,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则功名可就,事业可成。故而一个有效的、善于洞悉部属心思的领导者,若想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拓展事业的天空,任重之法则不可不用。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隆中,得天下贤士诸葛亮,刘备倚其为长城,“如鱼得水”,委以全部军政大权,可谓任重之至。与之对应的是,诸葛亮明知复兴汉室江山,乃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孙学 《人才瞭望》2010,(4):73-74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于隆中躬耕陇亩.后经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为其所用:其兄诸葛瑾都不能三心二意。我兄弟不会留在东吴.如同我不会到蜀汉去是一个道理。’这些话.足以显示出他的高贵品格,哪能出现那种流传的事呢?子瑜是不会负我的,我也不会负子瑜。”  相似文献   

9.
王选 《人才瞭望》2013,(2):60-60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查识别人才。  相似文献   

10.
肖海涛 《人才瞭望》2007,(10):90-90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试问“臭皮匠”们如何胜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呢?只因为三个或更多的”皮匠”们相互协作的结果。一个高效团结的团队是如今这个日渐复杂的商业社会所必需的。对创业者来说,在一个公司还只是在草创阶段的时候,唯一能够有效评估一个创业者领导才能的工具就是他是否能够组织起一个高效团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郭建 《人才瞭望》2009,(4):101-101
明代小说《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里引了一段俗语:“天下只有三般口嘴,极是利害:秀才口,骂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传遍四方。”  相似文献   

12.
周勇 《人才瞭望》2009,(6):54-54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识别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刘备死后,诸葛亮一心一意地在成都替刘氏看家。不到五年,他就坐不住了。如果允许对古人的心思胡乱猜度的话,我会想,诸葛亮不计成败地北伐,一大原因,是要回避皇帝刘禅。刘禅对诸葛亮又敬又怕,敬也罢了,这位相父智逾周公,自己的德才,怎么掂量也不及成王,能不“严惮之”?诸葛亮坐成都,刘禅吃也不敢吃,玩也不敢玩,束手束脚,着实没什么风光。诸葛亮自己也别扭,做臣子的令皇帝怕,岂是长久的事?  相似文献   

14.
“卧龙藏虎”常常被用来比喻有才华的人,但他们的才华还没有被发现,或者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施展。古时诸葛亮就被喻作“卧龙”,识才的刘备三顾茅庐,既为诸葛亮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找到了一个不可多得、帮助自己成就事业的贤臣,这是诸葛亮的幸事,也是刘备的幸事。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急需大量人才,因为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可现实中,一些领导或用人单位却时常叹息缺人才。  相似文献   

15.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从《三国演义》谈诸葛亮的决策预测原则齐丕成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出以后,我一直为诸葛亮那神机妙算的决策所感慨。你看他:气魄雄浑超然大度,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到哪里都可以呼风唤雨,左右全局;不论风云变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很多思想值得当今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讨论,他的教育思想以“道”为中心,以“无为”达到“有为”,他提倡的“无为而治”“不敢为天下先”“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等观点都给语文教师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用人8大误区     
1.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就是任用人不管德、才如何,只是选择那些和自己感情好、关系密切的人,这种现象在许多企业和机关里存在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三: 一是“以我划线”。谁赞同他、拥护他、吹捧他,就提拔谁。“顺我者存,附我者升”,把自己领导的部门和单位搞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地”。 二是“唯派是亲”。凡是帮朋派友,不管是否有德有才;都优先加以考虑。 三是“关系至上”。你有“ 关系”,用你;你没“关系”,让你没有“出头之日”。 任人唯亲的做法必然阻挠、排斥德才兼备、作风正派、坚持真…  相似文献   

18.
文学 《人才瞭望》2013,(12):45-45
古人爱才,不吝夸奖,且用语每有新意,不落窠臼。●八斗之才三国时的曹操之子曹植,自幼聪慧过人,曾有“七步成诗”之佳话。南北朝时的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对曹植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19.
现任周口市畜牧局副局长的张卫宪,近年来,四面八方的荣誉向他纷涌而来: 1990年农业部通报名奖: 1992年荣获第二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和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被由中科院院士组成的专家评委会誉为“中国秸秆养牛大王”; 1993年获“周口地区优秀青年”称号;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兽医师,也被世界自然科学基金奖提名; 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周口地区拔尖人才;1996年被授予“周口地区十佳公仆”、“周口地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  相似文献   

20.
8月6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出版了其新书《李光耀观天下》,主要收录了他对世界大国和国际趋势的分析与见解。在《李光耀观天下》这本书中关于日本的章节中,李光耀提出一贯观点称“人口统计会左右人们的命运”,强调老龄化将使经济失去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