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余华 《浙江学刊》2007,2(5):132-135
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启示我们:市民社会是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历史环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辩证对待市民社会的生长,充分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克服市民社会的弊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的核心:利益选择与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的选择与协调是转型时期的中国立法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从法与利益关系的视角而言,立法是对社会多元主体的利益进行确认、选择和协调的利益综合过程.对农业保险主体间利益冲突的认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的起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就是为了协调这种利益冲突而通过法律制度的供给对农业保险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即通过确认国家的政策性扶持和规范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作用来平衡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从而实现农业保险主体在各自微观利益基础上的宏观整体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非政府组织的全面成长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不是一党领导的国家中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简单关系,而是转型国家不同社会建构体系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国共产党是组织化社会的社会建构体系的核心,非政府组织是社会组织化的社会建构体系的主体力量。所以,非政府组织的全面成长对中国共产党具有内在的挑战性。基于不同的社会建构体系,中国共产党接受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但要保障其领导地位,就必须在不同的社会建构体系中协调好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为此,中国共产党力图通过全面推进中国的社会建设来重新定位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功能,以实现政党主导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4.
钭晓东 《浙江学刊》2007,20(4):125-132
若欲对市民社会这一主流语式作一深入研究,须把握几个基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市民社会的自治及限度、内涵的多层次与包容性、社会的内涵及该理论的历史沿革及实证;而其历史变迁又可归纳为三次剥离:与野蛮社会、与政治国家、与经济社会的剥离;其历史发展也实践着市民社会的不同层级概念:描述性、规范性与价值性概念;尽管学术界对中国近代以来是否存在市民社会及中国市民社会的特质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影响等问题观点不一,虽然简单套用易导致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扭曲和忽略,但并不意味着不同社会形态间全无共同点,尤其当引入现代性思考维度来思考未来中国发展时,不能说其在中国语境中无意义,市民社会的合理建构是中国现代化须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理论在西方经历了指向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演变过程。中国当前是在经济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要建构成19世纪那种真正的市民社会。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社会现实均昭示着克服此种市民社会弊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可以也必然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存在市民社会领域;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是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附属与主导关系。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秋烟 《社科纵横》2006,21(1):17-18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与组合,各种利益之间的分化和矛盾,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此,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应积极构建系统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和保持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和谐共进,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婷 《社科纵横》2004,19(5):63-64
本文不拘泥于传统学说 ,另辟蹊径 ,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出发对该问题提出新的思路 ,文章试图从该理论的起源、发展和马克思对该问题的经典论述中得到启示 ,重构中国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寻找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8.
走向现代化中的国家与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问题,关系到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自主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必须加以正确认识并妥善予以处理。首先,要弄清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起源问题,充分认识国家自主性对于满足社会需要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其次,要在实际中分析政府(国家的具体化)与社会之间的应然关系和实然关系,尤其要了解我国目前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选择一种既从现实出发又有努力方向的解决办法。第三,目前我们应该朝三个方向努力:一是增强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作用;二是彻底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政事”分开;三是为发展社会自主力量创造各种条件,不断培植与政府权力相反的自下而上的权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化:构筑国家与社会良性关系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光 《学术交流》2007,4(8):22-25
构筑国家与社会的良性关系是现代社会民主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构筑国家与社会的良性关系,问题往往不在于国家力量的不足,而在于社会自主力量的有限。规范组织和发展社会力量,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增强社会自主性,提高社会自治能力,是我国构筑国家与社会良性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的市民社会诉求与"法治国家"定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马长山 《求是学刊》2003,30(1):67-70
俄罗斯"法治国家"的理论路径是与俄罗斯社会结构转型进程相回应的,并以市民社会为其逻辑起点,即认为市民社会构成了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的自由、权利和秩序诉求提供了法治国家的价值原则;公民法律意识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这不仅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结构转型条件下的法治要求和特有关怀,也反映了俄罗斯国家控制能力衰弱和市民社会"畸变"背景下的法律秩序要求.文章指出,要推进法治,不仅要推进国家和市民社会二元化进程,更重要的是确立二者良性互动关系,而不可简单移植和照搬西方.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转型时期,经济效率虽然对社会公正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但它不是这一时期社会公正问题的唯一主要矛盾,在效率的因素之外还存在着非效率造成的社会不公。就是说,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转型国家的政治秩序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影响非常重要。要解决转型期以非效率不公为主要特点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就要在认识到转型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要求与转型滞后的必然性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主要是行政体制渐进变革,从而使政治秩序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提供基本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履行其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与社会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的再发现本文的目的在于重新提出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我们认为,一个恰当的市民社会概念能够解决当代的社会分析及社会运动所面临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而言之,这一概念还能说明使民主社会进一步民主化的计划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当代社会运动在坚持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的一些基本方面的同时,以不同方式接受了葛兰西的市民社会-国家-经济三重构架。这些运动还综合了自由主义者们关于个人权利的观点,黑格尔、托克维尔等人关于社会的复合性的观点,涂尔干关于社会团结要素的观点,以及哈贝马斯和阿伦德关于公共领域和政治参与的观点。我们试图论证,与这些运动和观点相关的现代市民社会概念  相似文献   

13.
浅析中国市民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继亮 《学术交流》2005,(2):135-139
成熟健全的市民社会能有效地协调国家、社会与公民三者的关系。透视我国的市民社会,不能照搬西方标准,必须立足国情,以新的视域,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整个社会阶层结构正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尤其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制的日益健全,社会结构的日趋合理化,中国的市民社会已经形成。尽管其历时尚短,经验不足,但在党的领导下,其发展前景将充满光明。  相似文献   

14.
马长山 《求是学刊》2001,28(2):63-67
文章认为,法治的生成和发展是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紧密相关的,而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在东西方却具有不同的演进路径.即在西方呈现的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复合(古希腊)--国家对市民社会的监护(古罗马)--国家吞并市民社会(西欧中世纪)--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分立和抗衡(近代资本主义).这种发展路径造成了多元文化和权利抗衡国家权力的西欧"独特性",并促动了近代法治的生成.而古中国及东方国家则一直处于国家吞并市民社会状态,形成了扼制权利和自由的"东方专制主义",法治便无以产生.这启示我们,中国要走向法治,就不应仅满足于法律制度的植入和法律体系的建构,也不应满足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理性文化这种"法治基础和条件"的一般性解说,而应着力建立国家和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法、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是社会调节机制内的一些基本形式。它们具有各自特定的起源与发展、本质与特征、结构与功能。法的社会调节直接以社会客体为内容,要求社会主体尽可能精确地把握社会客体及其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客体必然性对于社会主体活动的刚性限定。政治的社会调节具有权威性,以制度的形式安排一定社会中个人与国家的相互关系,以政策、规章等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的社会调节表现为社会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是从社会主体需要的角度判断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因而在本质上表现为社会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和利益所产生的体验。艺术的社会调节通过主体对人类创造的客体即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来实现,在非强制的、自由的状态下,使人际关系得以优化,构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和谐。宗教的社会调节带有神秘、虚幻的色彩,但曲折地反映了人类不甘心长期受制于外部必然性的挣扎和对自身生命力量充满希望和理想的内在信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形态变革为分析视角,通过分析信息化对当代社会生产力结构的深刻影响,认为信息化同工业化一样,具有社会范式转型特征。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型”特点和当代社会信息化飞速推进,使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早发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顺次进行不同,具有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交织的特征,即不仅要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工业化,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实现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化──信息化,并把这一特征概括为社会范式双重转型。这一概括不仅体现了生产力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和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而且更表明中国现代化实现发展道路创新的巨大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钭晓东 《浙江学刊》2005,(4):219-222
中国社会的开放和治理结构变革使原有的政治化、行政化、一体化的社会走向开放化、市场化和多元化.这种变化推动着国家权力的分化转移和社会公民意识的显现表达,从根本上改变了全能政府的角色和地位,政府通过提升自身能力、实现社会整合、增进社会福利的新的公共管理方式,实现利益重新分配,促进社会公正.其中,社会中介组织作为市民社会的基础结构正日益成为推动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转变,最终实现"善治"的基本力量.本文即以温州商会这一社会中介组织为切入点探讨环境法第三调整机制变革与温州商会的环保功能拓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自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自治的一个根本性特点是自治体的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自主地参加社会管理。根据自治的程度,社会自治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种基本类型,依次为市民自治、人民自治、全页自治。这三种社会自治模式在性质、内容、范围、形式、主体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构成了社会自治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并分别适应于市场经济社会、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社会。分析我国的社会现实可知,我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市民社会过波的时期,相应地,社会自治只处于向市民社会自治过渡的起始阶段。要实现我国的市民自治,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主政治的建设,为社会自治创造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1.市民社会的概念 对于俄罗斯来说,市民社会问题乍看起来具有纯理论意义;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对于国家当前的社会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的未来,如果说这个问题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很重要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为什么社会以对其有害的方式向前发展?为什么代价十分巨大的、具有破坏性和争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比和平、稳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占据上风呢?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和社会相互博弈的结果,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两次转向:由启蒙时期的政治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向近代经济意义上的市民社会转变;再由近代经济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向现代文化意义上的市民社会转变。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一成不变的则是其对自由的追求、对矛盾的争辩、以及对认同的渴望,这也构成了市民社会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因此,本文提出"自由—矛盾—认同"的逻辑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由—独立的价值理念、非零和博弈的观察视角、沟通模式的制度化取向,此三者也是中国市民社会本土化出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