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宫廷铜版画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一个缩影.它融合两种不同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在许多著作中多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言.清代宫廷铜版画的缘起、兴盛、衰亡都有其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与文化创新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哲学、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编者按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可谓久远,然而,鸦片战争以前,中西文化的交流是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实现的。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文化挟坚船利炮之威向中国长驱直入,从而开始了中西文化的直接碰撞与交融。在以强大的器物为载体的西方文化面前...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与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与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王本朝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渗透与现代作家对其选择性地接纳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内涵,显示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层面及转换特征。①具有恢宏气度和博大眼光的郭沫若也自觉地把基督教文化作为文化视景,分析、感受、吸收其...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传教士的特殊身份,"文化侵略"几乎是传教士近代在华事业的全部诠释,并一直影响人们的视听.实际上,以李提摩太为代表的传教士在进行其传教事业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的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作为传教事业的"辅助"载体,李提摩太所带来的西学在中国的传布,是时人汲取西学的主要来源,并促成了维新运动的兴起;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研读,客观上促进了汉学在西方的传播.在一定时期内,他们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流经常伴随着民族价值观、世界观、认识论的历史碰撞。任何一次跨文化交流要实现“共赢”,就必须建立在传受双方相互理解、沟通的基础之上。开放的传播系统中,不同的文化努力寻找“共语”空间,积极交流,融会发展,是中西文化交流,以至繁荣必经的一个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澳门的各种宗教和谐共存,建筑装饰中西合璧,风俗礼仪互为借鉴,以及多种语言并立,反映了澳门文化的多元特点。这些不同背景的文化虽然在开始接触时发生碰撞,但随着相互交流的加深而日渐交融,成为澳门文化的又一大特点。尽管海内外专家学者已对澳门文化作了多侧面多角度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有力度的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中西文化在澳门碰撞的程度与相互影响的内容,澳门的移民文化、婚姻文化,不同时期的澳门文化及其与其他地区文化的比较,如何加强当代澳门文化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7.
论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错位──兼论当今中国文化的选择易小明自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就十分激烈。从国格或横向地域的角度而言,这种文化交流是平等的,但从社会发展纵深角度来看,这种交流却存在着巨大的时代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市场经济形成始,就阔步...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范围看,文化的存在状态表现为多元化。然而,在人类文化的早期,这种多元文化基本上是以文化的孤立存在为前提,资本主义文化为消除文化之间联系的障碍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中国具有多元文化共存的传统,当代中国文化仍然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格局,这个格局是中西文化不断交流撞击的结果。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9.
唐明贵 《阴山学刊》2002,15(6):9-13
康有为生逢中西文化大碰撞的际会风云,深受古今中西诸学的熏陶,博通古今,学贯中西.他突破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束缚,在检讨中国文化若干不足基础上,比较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进而提出了会通中西的文化观.他反对全法欧美、主张保持和弘扬孔教的文化建设学说,对我们构建当代新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的研究者,应站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高度,考察整体意义的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日益强大及国人的文化自觉等因素,是凸显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概念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通过考察推动整体意义的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发展变化的主要矛盾,把握其运动变化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剖析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成长的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多层架构及其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1.
崔婷 《东岳论丛》2006,27(2):192-193
中西文化交流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题中应有之意,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完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理清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搞好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语境中,对话是美学重建与超越之路.中西文化的美学对话并非不可能.中西美学形态的互补性、文化不可通约的相对性、共同的时代课题、相同的学术旨归、美学语言境域的开放性、中西交流的实践经验、美学互斥性张力对种族中心主义的遏制与消解,使中西文化的关学对话具有了潜在的和现实的可能性.而中西美学对话的关键是对话者的学术姿态,对话双方必须具有自觉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孙邦华 《东南学术》2006,(6):154-160
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揭开了中西两大文明之间的第一次直接相遇与对话的序幕.为了成功实现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来华耶稣会士经过一段曲折历程后,创造性地采取了"文化适应"政策,即"入乡随俗".由于来华托钵修会天主教士对之全盘否定,从而引发了中西"礼仪之争",导致清初"禁教"政策的出笼和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中断.以林乐知、李提摩太为代表的晚清来华自由派新教士基本上继承了文化适应政策,从而使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得以恢复和发展.本文认为文化适应策略不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而且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中仍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旅游服务接触的本质和核心是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互动.通过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概念来对比分析和探讨中西方旅游服务接触冲突的本质和内涵,可以看出跨文化旅游服务接触中的摩擦与冲突多是缘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趋同并不足以完全消除这一冲突.中西方旅游服务者和旅游双方都应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并自觉进行文化移情,尽量避免异质文化的冲撞和隔阂.  相似文献   

15.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成为一个本体论的事实。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一旦发生碰撞,自然就产生跨文化传播问题。胡适身处新旧思想升腾喧嚣的转折时代,他对文化的移植问题十分敏感,也颇多感触。其中不乏精彩之见,本文于此稍加梳理。(一)工具合理性行动近代以来,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主要不是主动的,文化的交流从一开始,就带有救亡图存的现实目的。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传播工作方成为知识分子的自觉。学贯中西的胡适对此有切身的体会。他认为,中国处在这个现代世界里,文化上比不过西方;既然国门已被打开.双方的交往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近代天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西文化交汇之点,而租界则在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西方文化主体的基督教会,依托租界,对天津的教育、报刊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本土文化也极大地同化了租界内的西方文化,使其成为中国化的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结果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租界文化,并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天津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和碰撞,引起近代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问题之争,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中西传统文化的比较。中国固有的心理构成、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知识结构和认识定势飙转豹变。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这个大变动的巅峰。他与其时许多仁人志士一样。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经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中西文化观的基础,同时在青年毛泽东身上,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心理沉积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社会,个人较少关注公共事务,公共文明程度较低.如今,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尤其是奥运会的影响下,中国人越来越关注公共道德,公共文明程度得以提高.公共文明在中国的发展体现出文明在相互融合中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小说,作为一种最具社会性和大众化特色的文字形式,长期未被纳入文学的正宗。其在中国文学中地位的确认与抬升,初始于近代文学,隆盛于现代文学,丰赡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之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大厦的构筑者中,无一不是得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对西方文化的汲取。他们的创作,实际上正是从这种碰撞中迸出的火花,从这种交流中所形成的结晶。当然,无论承传传统文化,抑或汲取西方文化,其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变革与创新。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能够蔚为辉煌,其因盖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处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闻一多在20世纪初对如何对待中西文化,作了非常深入而理性的思考.他在世界文化大视野下,提出对外来的东西首先要勇于接受;同时,中国要将自身4 000多年的文化资产加入世界文化资产,以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他借鉴西方文化的精神和标准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提出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意见.闻一多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主张,产生于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知识体系基础、吸收西方文化精神的二元知识结构,是儒家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爱国主义传统与追求真理的个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