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邵飘萍和徐宝璜都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及新闻学教育家,他们的新闻思想都具有相当的时代性和典型性。两者新闻思想的相同点主要包括:"新闻纸"应作为社会公共机关、强调新闻报道要对社会大众发挥教育指导功能、采访报道中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以及重视报社的经营管理。而徐宝璜和邵飘萍新闻思想的相异之处,主要有:办报理想不尽相同;对记者的核心要求不同;对报道的方式方法认识存在一定差异;另外,徐宝璜更重视"创造正当的舆论"。  相似文献   

2.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文化战士、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开拓者,对中国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全方位解读邵飘萍,不能仅局限于新闻宣传领域,还要关注他在建党前后对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传播的贡献.邵飘萍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是他形成社会主义观的思想基础;邵飘萍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他形成社会主义观的实践基础.邵飘萍梳理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流派,结合十月革命后苏俄三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观.邵飘萍早期社会主义观具有实践性、开拓性、深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何岸 《源流》2010,(23)
邵飘萍,1884年生于浙江东阳,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有新闻全才之誉。1905年,邵飘萍考入浙江省高等学堂,毕业后回家乡任教期间,成为《申报》特约通讯员。  相似文献   

4.
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动、指导报刊朝职业化方向发展,是五四前后徐宝璜、邵飘萍等人研究新闻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报业组织及其运转,是他们研究分析的主要对象。提供新闻是报业的天职;为全社会服务是报业的目的;经济独立是职业化报刊的基石;言论自由是职业化报刊的生存环境。他们的这些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的报刊实践,同时也是五四新文化思潮在新闻研究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事业在民初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第一个集新闻记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于一身的“新闻全才”。他的新闻思想主要内容有:在新闻职能方面,认为报纸的首要任务是传播消息;在记者的任职资格方面,最早提出记者要以“品性为第一要素”;在新闻业务上,认为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在记者责任上,特别强调记者要有“铁肩辣手”的斗争精神;在处理传者与受众的关系上,主张对待读者可以迎合但不能盲从,讲究高雅而不能低俗;在媒介经营管理方面,主张新闻机构既要注重社会效益,又要注重经济效益,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邵飘萍是'浙江高等学堂'(浙大前身)出身的著名爱国报人和新闻记者,他在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两大革命阶段运用新闻武器,奋勇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最后在大革命高潮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又被北洋军阀所杀害。本文从邵飘萍牺牲后舆论的反响入手,深入考察其'以身殉报'的原因,以较详尽的材料揭示其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新闻播报"模式,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尝试。文章在介绍新闻播报模式涵义的基础上,剖析了该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阐述了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该模式,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民国初期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从萌发"要做一新闻记者"的思想萌芽阶段,到立志"以新闻记者终其身",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特派员称号的新闻记者",到自己创办《京报》并以"铁肩棘手"以自勉,最后为报殉身。他对新闻事业的执著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蕴涵着深刻的法理.他们的出版自由思想为新闻传播法提供了人性、民主、法治的法理基础;新闻真实思想为新闻传播法确立了新闻真实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闻的阶级性、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思想是新闻传播法社会责任原则的基本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和政治学思想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贯彻,是社会主义新闻立法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论毛泽东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认为新闻具有阶级性、真实性,新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新闻写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他重视新闻的宣传功能,强调新闻队伍素质的“红”与“专”,主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反对党八股,倡导新文风。毛泽东新闻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观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南。毛泽东新闻思想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建设和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文本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随着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统治阶级不断对意识形态进行调整,现代政治传播领域内新闻话语出现了更新和转型:意识形态的诠释更加巧妙,政治话语的基调更加平实,利益博弈中更加注重对话,政治活动充满了表演的痕迹。政治传播要实现传播意识形态、引导公共舆论的任务,必须首先尊重受众的信息接受心理,按照新闻文本的生产规律制作政治新闻的文本。我国政治传播应该跟上世界潮流,尊重现代新闻文本的生产规律,用现代意识形态指导政治传播,政治话语实现由灌输向沟通转变,这样才能提高舆论引导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对新闻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无处不在,翻译活动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历史语境下进行并受制于意识形态因素。新闻文体(特别是政治新闻)包含极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意识形态对其翻译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首先,意识形态影响译者选择什么新闻材料进行翻译;另外,意识形态对新闻翻译中具体翻译策略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选词及对原文本的增补、改译或省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在新闻语篇中普遍存在,新闻报道者可以在隐喻投射过程中通过突显部分因素来间接地传递一定的意识形态。文章通过概念隐喻来揭示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报道者所传递的意识形态,为英语新闻读者提供一个批评视角来阅读新闻。  相似文献   

14.
概念隐喻在新闻语篇中普遍存在,新闻报道者可以在隐喻投射过程中通过突显部分因素来间接地传递一定的意识形态。文章通过概念隐喻来揭示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报道者所传递的意识形态,为英语新闻读者提供一个批评视角来阅读新闻。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易白沙的思想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白沙是五四时期一位重要的风云人物,其在当时的思想界较为活跃并多有建树。本文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对易的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清理和考察,可补以往此一课题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6.
对新闻语篇中言语隐喻与非言语隐喻的应用及使用隐喻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以Lakoff的隐喻理论及Forceville的多模式隐喻理论为框架,结合后续学者对隐喻的系统性发展成果,并以《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题为The Pajama Game Closes in Shanghai为具体语料。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得出隐喻可以直接、间接地为其代表利益集团服务,新闻语篇所欲表达的隐含意识形态都可以通过隐喻概念来实现。新闻语篇在使用言语隐喻的同时也并含非言语隐喻,非言语隐喻更为直观、生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指出 ,新闻宣传要坚持党性 ,坚持人民性 ,不断改进工作艺术 ,以正确的舆论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在新的历史时期 ,坚持以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为指针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宣传队伍 ,不断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友渔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内有影响的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之一,是少数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和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过系统比较研究的学者,提出了"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点,并对舆论的构成、统治新闻的方式、社论和副刊的功能等作了详尽的剖析。对张友渔的这些新闻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尽管公孙龙的逻辑思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如要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地揭示它 ,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这是重中之重。公孙龙的确拥用一些逻辑思想 ,但是他的逻辑思想是不系统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互文性理论是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运用Fairclough的互文性理论对英语新闻语篇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批评性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互文性、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及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的缘故所导致的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