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阐明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并提出了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道德、法律、政策等密切相连的 ,是有中国特色的私有制经济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虽然可以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却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只能建立在公有制经济主导的市场经济之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我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同时也必须坚决维护市场经济下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受到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外向型企业出现了生存危机。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实质是美国及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必然结果。西方的市场经济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传统的凯恩斯理论时过境迁,不再可能有回天之力。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最先进的生产方式。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管理制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生产力水平均衡的时代。打破这种均衡的关键是进行科技创新。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将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如果政府既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又能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经济将会领先世界,中华民族将会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现代化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邓小平这一理论指导下,本文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融入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转型后期的中国经济改革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模式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以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宗旨的经济转型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国情和历史阶段的要求。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的后期,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经济转型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仍然是一种处在工业化、市场化过程中的初级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又要注重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把市场机制的长处和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第三,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革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并在此基础上 ,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更加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了条件 ,从而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阳平 《兰州学刊》2005,3(1):95-97
市场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股重要思潮.它是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笼统称谓.其理论模式和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过深刻的启迪,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难得的参照系统.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有其相同或类似之处,但二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认真探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全面而又深入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性、创造性,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创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的伟大历史功绩,正如十七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所指出的,它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改革开放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道路,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奇迹。现在,中国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崛起与改革开放的经验,越来越普遍地持肯定的看法,“中国模式”的概念正在各国政治人物与学者中流行起来。“中国模式”比“拉美模式”、“俄罗斯模式”更能发展本国经济,更吸引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的眼光。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仅来自对外开放,依靠解除贸易与资本流动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能够建立有效克服外部负面冲击的适宜体制与制度安排。“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市场经济转轨,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行渐进式改革,维护政治社会稳定;实行农村工业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降低发展成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共同富裕路线。“中国模式”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与长期繁荣,经济能否与社会、政治、自然协调发展,如何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善税收宏观调控王陆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税收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善税收宏观调控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税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从新教伦理的角度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原因,从经济和伦理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其经济伦理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价值建设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坚持继承、创新的态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政府引导与经济主体参与相结合,加强法制建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宜的伦理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确立,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就是把宏观经济调控与社会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然而,在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真正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宏观调控体系,还是一个相当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解决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应运而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新的理论概括。它关于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等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它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基础,以揭示社会主义发展本质规律为目的,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武器。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五大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些新的理论观点严格遵循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确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正确认识这一制度.不谈公有制,把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说成是“社会公正 市场经济” 是不正确的.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不是否定公有制为主体的依据,不应笼统提“破除所有制崇拜”.在中国搞私有化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5.
宗寒 《中州学刊》2008,(1):12-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基本经济制度看,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在于三点,即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在与世界交往联系中发展自己.今后在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应重视解决四项矛盾和问题,即如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质量;如何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多的优势,解决好就业问题;如何扩大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与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辅相成、唇亡齿寒的关系。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5 0年的曲折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市场经济的前提、保证和动力。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 ,并将坚定不移走下去 ,自由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 ,共产主义以及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不是不要“自由” ,而是比资本主义做得更好。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 ,坚持和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 ,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选择。在我国面向 2 1世纪的宏伟目标中 ,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 ,我们在发展中一定要充分关注社会公平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和人们在发展经济中对于发展重点把握的不同 ,甚至还有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 ,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创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的伟大历史功绩,正如十七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所指出的,它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改革开放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道路,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奇迹。现在,中国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理论上说,就是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包括经济发展道路,又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发展道路。就经济发展道路而言,它主要由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基本战略构成。我们党依据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了一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制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取向、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战略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经济立法要同改革发展的进程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立法工作的重要性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我省经济立法的现状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与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我省经济方面的立法几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1、宏观调控方面的7件;2、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