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温总理作出了榜样,领导干部当认真学一学。"温家宝总理到安徽阜阳,慰问军民,了解灾情。许多媒体在报道中采用了一张温家宝总理自己打着雨伞与当地群众握手的照片。这张照片引起网民热议。网民陆志坚说:"雨伞,本来就该自己打。但在当前个别领导干部十分热衷于讲排场、讲气派、讲风光的语境下,正是这微不足道之处,才彰显了总理高尚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陈新 《老友》2008,(1):46-49
2007年10月16日上午,党的十七大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了四川代表团关于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巴中有效解决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难题等议题的讨论后,拿出两张照片来,向大家深情地讲述了这两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张照片上的小女孩,在夏天却穿着冬天的衣服,看上去病恹恹的样子;而另一张照片却是小女孩与一对头发花白的老人的合照,  相似文献   

3.
这张珍贵的照片,是周总理翻阅我课本时的瞬间留影。当时周总理身穿棉质粗布灰中山装,认真地翻阅着我的课本;我身穿短袖花布衫,梳着两根长长的小辫儿,拘谨地低着头,局促不安地站在总理身边。  相似文献   

4.
吉水 《温州瞭望》2016,(5):72-75
正2月5日,北京城已是年味十足。这一天,国家外国专家局邀请在中国工作的68名外国专家座谈,会后,李克强总理接见了大家,中新社记者抢拍了一张总理与一位洋专家亲切握手的照片,随后被各大媒体转载报道。照片上那位蓝眼睛、大鼻子、褐色头  相似文献   

5.
红旗放映员     
张霞 《山西老年》2013,(1):15-15
这是1953年冬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上这个帅气的年轻军人是我的父亲张振威,他正在检查胶片,这是在电影放映前为保证放映质量做准备。父亲当时是山西省军区电影放映队第二组组长,1959年获得北京军区授予的  相似文献   

6.
许复召 《老友》2013,(9):16
在我家的柜子上,摆放着一张历经岁月的珍贵照片,那就是周恩来总理和我们的合影。照片是50年前拍的。当时周总理来总政话剧团观看话剧《年青一代》的演出。我在剧中扮演年轻、很有活力的林岚(前排右四)。周总理在看完演出后,兴致勃勃地走上台来,与大家一一握手。他风趣、和蔼地与大家谈笑,气氛十分活跃。当周总理走向我并与我握手的时候,我惊讶地感觉到他的手是那样的温暖,这让我十分感  相似文献   

7.
游德富 《老友》2013,(6):17-17
近几天阴雨绵绵。在家闲着无事,我翻开了那尘封已久的相册,不经意间发现自己50年前当兵时的照片。照片虽已发黄,但那英俊威武的风姿仍然存在。这张照片是我穿上军装后拍的第一张照片,我珍藏了50多年。今天见到它,勾起了我参军时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8.
又是一个夜深人静。忙碌了一天,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了。打开电脑,我不由自主地又翻出了那张珍藏在我电脑中已有3年之久的照片。在常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彩色照  相似文献   

9.
如果翻开我的影集,你就会看到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照片。而照片中的人,有我的亲人,有我的朋友,还有与我偶然相识的人。而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和姥爷的那张照片。记得那是一个夏季,妈妈、姥爷和我一起去了儿童乐园,那时我还不满5岁,什么也不懂,姥爷正抱着我,而妈妈就在旁边偷偷拍下了这张照片。时间从指尖匆匆流过,6岁那年我上小学一年级,从那时起姥爷便不再照看我了,回到了老家。每天我都非常想念姥爷,因为我在上学之前,每天晚上都是姥爷给我讲故事,陪我入睡。于是我找出那张几年前的照片,每天晚上都把那张照片放在枕头底下,想着姥爷和蔼可亲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我在1973年6月拍的一张照片。当时,我在山西省军区任新闻干事,照片的内容是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为解放军战士讲述烈士英勇就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张友林 《老友》2014,(7):16-16
在我的家庭档案中,珍藏着一张叶剑英元帅最喜爱的照片《远望》,上面有他的题签:"张友林同志存念——叶剑英,一九八〇年八月十七日"。这张《远望》照片是我1965年4月末拍摄的。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来到外长山列岛,飞舟跨海,深入哨所、雷达站、海岸炮连、三八女炮班,指导守岛部队和民兵搞好战备训练.并亲自持枪给战士做示范。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崔学英,原名崔垒枝,1947年南下到安徽省太平县任县委副书记。父亲南下时,我刚出生40天。对父亲的一切印象都是从照片开始的,没想到父亲的容貌却永远定格在了这张照片上。  相似文献   

13.
两枚纪念章     
周云福 《老友》2008,(8):32-32
这是一张50年前,我在汉口江边一个临时军营边一家照相馆拍摄的照片。拍完这张照片,我就摘下了"八一"帽徽,与部队告别。照相的前一天夜里,我整整想了一个晚上,最后决定戴着部队发给我的两枚参战纪念章拍照:一枚是解放战争胜利纪念章,一枚是抗美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一张照片在大连准备出国留学的一些高中生中流传开来,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这些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津津乐道。这张照片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合影,照片中俩人亲热拥抱,笑逐颜开,尤其奥巴马笑得异常开心。一位中国大男孩为什么能与奥巴马有如此亲密接触,这张照片背后又有着  相似文献   

15.
李年贵 《老友》2013,(8):18-18
这两张照片,是我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的合影。一张是在1983年10月29日,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当天我向他敬酒祝贺;另一张是在10年后的1993年10月29日,在中国工会十二大第一次执委会上他同我的合影。  相似文献   

16.
编读     
无意间翻阅《云端》杂志,竟然发现文章中有一张我年轻时的照片!这张照片让我和中学同学有机会聚在了一起。摘下面具,一次长聊,一次畅饮,我们仿佛回到了三十五年前,那个年代我们什么都没有,同样也没有忧愁、烦恼,生活中充满快乐、开心。看看现在,好像什么都有了,但快乐呢?怎么  相似文献   

17.
火星"烂木头"引发的猜想 2004年,美国宇航局"机遇号"火星车从火星上的一个"耐力陨石坑"边缘发回了一张清晰的地表照片,这张照片很快被刊登在了美国宇航局内部的网站上。没想到这张照片在沉静近4年后,于2008年末突然红遍了互联网,并引发了一连串的质疑和争论,质疑和争论的焦点是,这张清晰的火星照片上,竟然有一根很像“烂木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陈怀生 《老友》2013,(6):16-16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记忆,其中一些美好的回忆若能用照片记录下来便会久久留存于心上。时隔17年,我在井冈山观看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的经历,因为这张我与李谷一老师交谈的照片,让我刻骨铭心。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成立于1996年5月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一张毛泽东坐躺椅的照片被西柏坡纪念馆作为毛泽东在西柏坡时的标志性照片而广泛使用。就连国家级的博物馆和部分重要的党史刊物,也持相同的看法。所以在一些重要的大型展览和出版物中,这张照片无一例外地标注为“毛泽东在西柏坡”。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从这张照片的五个特征着手考证,得出的结论是: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陕北小河村,而不是在西柏坡。  相似文献   

20.
忆亲情     
段开松 《山西老年》2008,(12):23-23
收拾老屋时,我无意中发现了这张躺在箱底的黑白照片。这是一张我与父母的合影,我拿起来仔细地看,认真地想。记忆便不由自主地顺着"时空隧道",回到了30年前。这张照片拍摄于1977年12月。那年,我5岁。父亲、母亲和我都穿着手工缝制的棉衣、棉裤、棉鞋。或许现在看起来,显得有些笨拙。可在当时,这已经很不错了。毕竟,父亲是中学教师,还挣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