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从武术文化的内涵、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剖析当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播的现状,探索高校武术文化传播的方法,旨在弘扬中华武术,推动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的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华武术所蕴含的诸多审美因素,研究了在武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世界功夫之都、中华文化圣山、世界最大的武术训练基地、可容纳5万人的“中国嵩山少林武术城”、少林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武术影视拍摄基地、少林武术动漫城、一流的国际武术表演公司……诸种名号和远景都与一项工程有关,这就是“少林文化复兴工程”。  相似文献   

4.
武术文献的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武术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交流,必须坚持专业化策略、民族化策略和规范化策略,才能准确传达中华武术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堪称中华武术中至高精妙的拳法,强身健体、惠及众人。然而新兴的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文化,因此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再造武术文化产业新常态,方能推动中华武术的保护、继承与创新。新常态视角下太极内功武术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专业核心技术,也离不开国际化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6.
崇尚武艺是回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历史上,他们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武术流派。明代的“沙家竿子马家枪”,清代的教门弹腿与查拳及近代融通兼备的马氏通备武艺等,均已成为中华武术文化宝库中一份重要的遗产。而明清以来,回族中又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武林豪侠之士,他们不仅为中华武术发扬光大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各民族武术人才,乃有延揽之功。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体育运动。她融教育、健身、技击、观赏、经济于一体,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中华大地上世代相传,长盛不衰,与时俱进。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在功能上表现出了———文化承载价值、培育精神价值、颐养身心价值、防身御侵价值、促发经济价值、审美娱乐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等。深入研究武术的现代价值,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弘扬中华武术并使其健康发展,真正造福于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8.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的“和而不同”思想的核心是重视主观和客观世界可以和谐共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奥运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的事物,两者可以和谐共处,但不能机械混合。由于武术文化普及的艰难性,奥林匹克项目体系接纳中华武术项目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步入2008年奥运殿堂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目前的武术运动发展状况、中华武术化与奥林匹克化的吻合程度、武术步人奥运会的项目设置问题及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对武术运动的促进作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中华武术完全有可能在2008年步入奥运殿堂.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语境背景下,中华武术文化国际传承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良性沟通起着不可忽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针对体育界武术翻译专业工作者的匮乏和专业翻译障碍的实践性问题,以我国首例中华武术援外培训项目为实证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基于现代翻译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依据,以国家武术援外培训为实例,获取有关“动态”翻译课堂效果评价的研究数据,创新性地提出构建翻译教学“动态”模式理念,旨在提高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1.
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中国扇文化浓缩着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民族民间传统武术项目《中华响扇》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武术健身项目,其运动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程式化在武术中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武术"这一武术文化关键词、常用词为例,对其在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CA)中出现的频率、年代、语境等进行研究,发现在国际武术联合会和中国武术协会已将"武术"英文名称统一为"wushu"的背景下,"kung fu"依然是当前国际上使用最为频繁的表示中华武术的名词。这一方面反映出武术翻译标准化、国际化的阻力之大,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重新审视武术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考虑将个别因历史原因而取得广泛影响的译文纳入标准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从武术神秘性的视角出发,我们才能认清武术的本质,并认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击技教学和文化教学这两点进行.据此论文提出了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幼儿武术概念的界定、发展现状改进,探索市场需求、潜在市场前途,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对幼儿武术的发展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明确了幼儿武术教育的目的,依据幼儿的身体、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武术动作,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武术活动,突出幼儿武术的特点,以达到锻炼幼儿身体、感受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精髓的武术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武术是中华武术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湘鄂渝黔桂边土家族武术从其产生之初就被吸收到民族色彩浓郁的巫傩文化中, 成为驱逐瘟神赶鬼,沟通人与神的语汇。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对湘鄂渝桂边土家族武术与巫傩文化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藏着深厚的民族精神。通过对武术文化丰富内涵的挖掘,进一步探讨武术文化的教育价值和德育功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引起人们对武术教学的重视,以及在武术教学中如何培育和发扬武术的文化内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结构或功能传播理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奥运会为武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供了世纪契机,国家武术管理部门应确立可行的战略决策和具体实施办法,加速武术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符合时代发展特征,是确立武术文化传播信息化的现代发展之路.应确立结构功能协调的武术文化传播实施理念,做到功能发挥与结构分工相一致,科学高效的实施武术文化传播工作.本文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出发,以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武术文化传播问题为个案研究,诠释结构功能武术文化传播实施理念,以期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武术的民族性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用身体运动来表现民族文化 ,体现出本民族的传统意识和思想感情 ,反映了民族文化对武术产生的深远影响。武术的传统性、技击性和实用性功能都离不开民族性特征。从攻防方法、技术原理、礼仪道德受到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 ,从而又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特征 ,民族文化是武术生存、发展的沃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武术运动所具有的深刻文化内涵入手,阐述了这一项目的发展内因及其走向世界具有的必然性,并就如何使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几点外因进行剖析,使其推动武术运动及武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武术文化的传播必须在新媒介环境下不断创新。中国武术作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体育实践形式,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为我国武术文化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网络、影视、报刊等媒介为传播手段的武术文化活动日益频繁,说明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对武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