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有股减持涉及到国家、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体现在减股持部分国家资产的保值、增殖;企业利益体现在优化股权结构,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投资者利益体现在股东的投资收益。而国有股减持方式、定价方式、数量多少的选择确定,对三方的利益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夏业良 《学术界》2001,(3):253-259
本文通过对现代资产定价基础和期权定价理论的概括性回顾,描述了最近二十五年来当代西方金融理论演变与发展的轨迹.指出研究和发展跨时期模型,把静态的单一时期资产定价模型推广到动态环境下进行研究,是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大进步.期权定价模型对金融服务领域的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同时,金融实践反过来也为金融研究提供了实验场地,从而促进了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超绝对利益学说的构建以及与相关学说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是以贸易双方都可以生产某种贸易商品为前提的。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越来越多地进行只有一方能够生产的商品的贸易,笔者将这种情形称为超绝对利益。超绝对利益商品具有自己的形成原因、定价方式和贸易利益。如果把超绝对利益的分析称为一种学说,那么它与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既存在联系也存在区别。超绝对利益学说对于分析现实的贸易现象,解释现实的贸易格局,探讨贸易发展战略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清机构投资者在资产误定价中发挥的作用,本文选取机构持股比例与持股机构数量两个变量来衡量机构持仓变化,并将全部数据划分为全样本、融资融券前与融资融券后三个区间,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深入讨论了不同区间内机构投资者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实证研究表明,不同时期,机构投资者在资产误定价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融资融券前,其他投资者的跟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股票的错误定价,机构投资者由于缺乏卖空工具不能有效地纠正错误定价.融资融券后,少数投机型的机构投资者没有选择消除价格偏差而是存在骑乘泡沫的行为,这种骑乘泡沫的行为进一步推助了泡沫的产生与膨胀,加剧了资产误定价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改善职业经理人市场环境、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正确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等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行为公设"与资产定价理论内在联系的分析,为进一步理解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重点论述了资产定价理论各发展阶段与"行为公设"的逻辑关系、各流派对资产定价理论所做的工作及其努力方向,最后分析了资产定价理论发展的趋势。分析表明,"行为公设"的研究直接决定了资产定价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变革。  相似文献   

6.
从微观经济学的生产和价格理论入手,结合中国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现状,从内容生产、市场竞争格局、用户需求细分、传输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付费电视的定价应当在借鉴国外同行的运作经验同时,实行“免费电视导视”这一体验性收视策略先行,多样化的价格歧视策略跟进的办法,实现运营方及广大用户利益的双赢和互动。  相似文献   

7.
不良资产定价的准确性关系到资产的保全,而制约不良资产定价准确性的因素又十分复杂。参考现行不良资产定价的方法,根据不良资产定价的特点,构建适应现阶段中国不良资产特点的定价模型。其中以资产管理理论为依据,建立不良资产的定价体系,设计不良资产定价模型,其方法适用于各种不良资产的定价。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观念。伴随着美国版权法的发展,消费者已不能再随意处分合法购买的含有版权内容的商品。作为消费者权利产生之源的首次销售原则,在数字时代出现适应性困难。版权人利用"许可协议+技术保护措施"的方式,一步步扩张其版权内涵和效力,打破了版权人与消费者之间原有的利益平衡。为还原版权人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局面,美国法院通过判例形式对首次销售原则进行了一些"现代化"尝试,但其成效并不理想。如何在数字时代完善版权法上的首次销售原则,还必须结合数字技术的特征进行更多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陈小先 《东南学术》2011,(5):168-175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或将导致信息不对称扭曲资产价格,对投资者造成伤害。本文将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加入管理层持股比例指标,建立起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下的资产定价模型,分析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所造成的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杨充霖 《河北学刊》2003,23(2):48-50
本文分析了资产定价问题,认为资产定价的实质是首先确定一个时间参考点与风险基准,然后通过时间贴现率和风险调整系数把资产的现金流转换到统一的时间参考点和风险基准下,再计算调整和贴现了的现金流的赢利能力,这个赢利能力的市场价格就是资产的公平定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作品传播越来越广、越来越快,网络著作权侵权诉讼案件急剧增长,给传统的版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定的缺陷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保护双轨并行制度的实行,使得网络版权司法保护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双轨制"冲突、网络版权管辖和侵权赔偿标准最为典型。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完善我国网络版权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2.
胡玲 《阴山学刊》2014,(6):104-107
私人复制是版权法中使用作品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形式。互联网的普及利用,使泛滥的私人复制再一次冲击版权制度。私人复制是一个不利于版权人经济利益的问题,而版权补偿金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版权补偿金制度作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折衷方案,能够很好地平衡数字化时代的作者和图书馆等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它既解决了复制机会大大增加并且难以控制的情况下作者利益的保护问题,也体现了对公众使用作品合理性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李磊 《学术探索》2003,1(8):79-81
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 ,引发了传统版权制度的革命。法律应适应技术的发展 ,对版权内容进行创新。一方面 ,承认网上作品的版权存在 ,另一方面 ,赋予作者网上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新的权利内容。同时 ,应对网络环境下的版权进行必要的限制 ,以期在版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求得平衡  相似文献   

14.
各种类型的信息平台将成为三网融合产业竞争中的制高点。信息平台的定价策略包括免费策略、倾斜定价策略、价格歧视策略、搭售捆绑策略、多层次的增值策略。信息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直接交叉补贴、间接交叉补贴、共创价值的收益分成。信息平台的各种定价策略、盈利模式都受到平台价值规律的支配,平台价值逻辑始终围绕共享价值与增值系统并行运作、开放与封闭的双轨运行两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定价的等价原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力资本定价问题是人力资本理论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以等价原理为基础进行人力资本定价后建立的完全股份制,能保证人力资本投资者公平地获得和物力投资者一样的剩余索取权,实现等量资本(等量付出)获得等量利润(等量回报),实现投资者的权责统一,保证生产的高效率,促进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并进而平抑经济周期,实现经济的稳定上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涉数据网络犯罪以数据侵害为核心,主要类罪包括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犯罪、著作权犯罪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作为信息化社会建设和数字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涉数据网络犯罪的蔓延与异变,使个人法益、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遭受严重危害。目前,涉数据网络犯罪刑事规制存在治理思路滞后、保护法益狭窄、规制效果欠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网络治理思路下适当拓展刑法谦抑性,调整法益保护类型与范围,实现刑法规制前置化与功能化,完善涉数据范围犯罪的刑罚措施与跨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的认知差异、著作权法中作品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致使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属性的多元论断。尽管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形式上较易落入文学、艺术和科学范畴,并且可通过有形形式复制,但是,依循康德与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人工智能并非具有自在目的的理性之人,只能作为人的劳动改造对象以客体形式存在,不能像人一样具有思想与情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并不符合作品的独创性标准,在法教义学上不能归为作品。不过,为了文化市场中的多重价值之实现,符合独创性“客观标准”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有必要被拟制为作品。既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权属的观点多属于规范层面的逻辑证立,有僭越著作权法之嫌。在确保著作权法“话语权”的前提下,应将“署名者”认定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权属者,以确保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迅猛发展致使声势浩大的大数据时代骤然降临,在社会尚未变更新理念和确立相关制度之前, 如何保护数字版权凸显出较为纷扰的司法困境?与传统的著作权相比,刑法在此类问题上的规定乏善可陈, 保护范围的局限未能使数字版权得到应有的重视,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缺失未能突破以传统复制权为中心的窠臼,主观营利目的的局限导致大量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难以得到制裁?因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变更立法?保护理念?完善罪名的相关内容成为刑法应对大数据时代数字版权保护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聂光宇 《河北学刊》2007,27(4):201-204
当前,流动性过剩仍然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的分析可知,投资驱动型国家发展战略及要素定价的人为干预所造成的经济结构性失衡是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根源。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当采取优化信贷结构、推动要素和资源型产品价格市场化、刺激消费、调整外贸及引进外资等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