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带一路",是今年两会的一大关注焦点。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海陆并举、南北呼应,对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期间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希望借此促进欧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合  相似文献   

2.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70-77
上海要充分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立足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上海“四个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着力推进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着力推进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对外开发开放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武汉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翠军  李典军 《城市》2009,(11):30-35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深入实践.我国区域发展的政策导向逐步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一系列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使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湖北省正致力于打造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双轮驱动”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是实现统筹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培县  方玉东 《城市》2009,(10):20-25
“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提出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开发热潮.在理论上有利于中国西南经济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广西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省份,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结合部.是连接泛珠三角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桥梁”和“纽带”。北海是我国改革开放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地区的首位城市.处于这个“桥梁”和“纽带”的核心区位。因此.北海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不仅会影响北海本身的发展前景.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北部湾规划目标的实现。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的宏观背景下.科学地对北海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医疗旅游资源的分类探讨,指出该地区发展医疗旅游的可行性以及当前医疗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医疗旅游开发的对策,以促进珠西流域医疗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泛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核心区域桂林王城景区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开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王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全面剖析了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王城景区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开发的相关对策。指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突出文化主题和创意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胡彬 《科学发展》2016,(12):27-37
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海城市转型应扮演起开放导向的枢纽节点、功能体系的网络核心、空间组织的核心协调者等多重战略角色.围绕这些内容,建议扩大城市区域的腹地范围;建立组织有序、运行高效的空间网络与传导机制;构建全方位的战略通道;建立多层次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机制;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王雅莉 《城市》2010,(2):3-9
一、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区域经济战略始终占据重要位置,珠三角、长三角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这两个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头区域,后来又相继实施了开发海南、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中部崛起等区域性战略,使我国的区域发展既有重点,又保持中心城市与其腹地及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二是沿海战略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确定了4个经济特区和15个沿海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程度。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也为内蒙古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内蒙古要积极参与、抓住机遇,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努力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来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本文通过SWOT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在建设"一带一路"时遇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处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和长江出海口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聚汇点,是长江经济新支撑带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经济龙头,肩负着我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的重任.近年来,上海土地资源瓶颈约束持续加大,上海进一步发展需要扩大经济腹地.随着“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坚持市场手段调节和加强国际合作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辽宁"五点一线"的战略,以独列的视角、科学的理念和丰富的内涵,构筑起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全方位扩大辽宁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和崭新品牌,勾勒出了引领全省经济腾飞的全新途径。目前,以"五点一线"为支撑,"西拥渤海、东挽黄海"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已经起步·而且正日渐成为外商外资竞相拥入、内商内资纷至沓来的开放热土。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的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十二五"时期是广西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赶超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广西区域经济和社会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是推进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阶段,也是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骆远 《老年世界》2013,(18):42-42
我国茶区大致可分为四大区域:江南、江北、华南和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14.
吕余生 《城市观察》2014,34(6):47-53
从广西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分析了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广西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对策,认为这对强化广西服务中国中南、西南、华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的战略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昆勇 《城市》2012,(9):74-79
当前,我国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广西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区域文化产业水平。首府南宁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文化资源丰富,是区域文化核心,具备构筑广西区域文化新高地的独特优势。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的战略部署,南宁坚持以文化立城,以文化建城,以文化强城,致力于把五象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打造成为广西区域文化发展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16.
正1.如何正确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一带一路"是统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开放发展的主要旗帜和载体。根据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因此,"一带一路"是在经济全球化机制下促进区域共赢发展的一个国际合作平台,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倡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观察》2014,(6):F0003-F0003
正2014年11月6日,贺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广州举办了"贺州市建成广西对接东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专题座谈会",希望汇聚广东地区的"智库"力量,为贺州发展"会诊"、"把脉"。与会专家围绕贺州市如何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主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发展战略,广东地区如何辐射支持带动贺州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认为,"广  相似文献   

18.
彭颖  向明勋 《科学发展》2016,(11):53-57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发挥长江流域绿色生态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作用,坚持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尽快出台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规划;坚持“以生态赢得未来”,厚植崇明绿色发展优势;鼓励推进“生态+”发展战略,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化国内外开放合作和交流,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崇明生态岛建设投入,探索创新发展政策试点;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生态桥头堡”,力争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区.  相似文献   

19.
湖北长江经济带包括成宁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应在规划先行、政策先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协调好四大关系:一是岸线经济与腹地经济的关系,二是湖北长江经济带与上下游长江经济带的关系,三是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四是发展与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林昆勇  余克服 《城市》2016,(2):15-20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为广西深入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加快广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重要平台.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形势下,开创海陆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我国尤其是广西与东盟乃至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开放合作.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有利于开创广西全面对外开放的"世界格局"、有利于构建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有利于明确广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取向".提升海上丝绸之路沿途海域水质、改善沿途海域生态环境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须首先考虑如何保证沿途海岸海域的安全洁净和生态环境的雏护改善.广西积极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为关键的举措是打造广西海洋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着力加强广西北部湾海域污染防治特别是海洋污染预防和加快广西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其目的是打造广西海洋生态文明,为此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