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引言今年的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日。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大大超过了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列宁说过:“整个十九世纪,即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列宁全集》29卷·第334页)早在50年代,苏联科学历史研究所编的《近代史教程》,已经把法国大革命当作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近年来,许多欧美史学著作也把1750  相似文献   

2.
1989年3月18日——21日在我校举行了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和复旦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法国大革命两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巴黎第一大学法国革命史研究所所长米·佛维尔、巴黎高师副院长巴斯蒂夫人、巴黎第八大学教授勒贝利乌夫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福斯特、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柴田三千雄等15位外国学者。与会的中国学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复三、北京大学教授张芝联等50余人。共收到中外学者的论文50余篇。在开幕大会上,由赵复三研究员和米·佛维尔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法国大革命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和《大革命二百周年前夕的法国革命史学》的主题报告。赵复三认为,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我们不能不思索的是:法国大革命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以及它所树立的价值在今天的意义。现代中国从二十世纪初至今的不平凡的九十年里,几个重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法国大革命史是世界史学研究的热门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终点,仍众说不一,主要有四种观点:一、以热月政变(1794年7月27日,共和历热月9日)作法国革命结束的标志;二、用雾月十八日政变(1799年11月9日)作法国大革命终止的标界;三、认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04年12月2日)是法国大革命的迄点;  相似文献   

4.
1989年3月18—21日,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和复旦大学联合筹备的,纪念法国大革命两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将在本校召开。届时将有来自法国、美国、英国、苏联、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15位外国史学家参加。我国的究研法国史学者50人也将与会。讨论的主题有“法国大革命和中国”、“法国大革命和世界”和“各国对法国大革命的研  相似文献   

5.
法国大革命的研究亟待在更广阔的反思领域取得新进展。比较政治学视域中的法国大革命,创造了一种崭新的“事件”文化,即期望通过政治革命实现被统治阶级自身解放的革命逻辑,为后来的社会主义者提供了一种将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不同的思想情境中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的方案,进而催生了思想史上性质迥异的两类社会革命形式:和平改良与暴力革命,前者是19世纪英国社会主义观念政治的主流,后者是马克思解放政治的根本。从两种社会革命形式的当代变迁路径来看,比较政治学视域中的法国大革命凸显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一次革命。革命高举自由、平等的旗帜,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镇压了国王和贵族。“革命阶级实行的这种政策不能不从根本上动摇整个落后的、专制的、沙皇的、君主的,半封建的欧洲”。这次大革命与沙皇俄国的关系究竟如何?它对沙皇俄国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对沙皇俄国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法国启蒙思想和革命原则之传入俄国,启迪了俄国先进人士的头脑,成为俄国反  相似文献   

7.
(一) 在狄更斯所有的作品中,《双城记》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历史小说,写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和伦敦的历史事件。他以现实主义作家的见地和勇气,揭露批判了大革命爆发前,法国贵族的残酷暴虐和荒淫无耻,反映了法国城乡劳动人民困苦艰难的悲惨生活,从而正确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且不论狄更斯对这场革命有无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 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封建的大革命,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的大革命。从攻陷巴士底狱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从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到雅各宾党人执政;从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到粉碎国内外阶级敌人的阴谋颠覆活动;从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到1830年7月革命,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这是法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时期。这次革命的影响极为深远,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的反  相似文献   

9.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全面、彻底的反封建主义革命,然而,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提出了三个疑问,即:为什么革命发生在封建压迫相对较轻的法国,而不是更重的其他国家?为什么法国处于历史上最繁荣时期却发生革命?法国旧君主制怎么会如此彻底、如此突然地垮台?托克维尔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过,法国历史文化中始终存在着自由的基因、自由的传统、自由的精神,它已经融入了法兰西民族的血液之中,法国"三级会议"则是这一传统和精神的外化,这种自由传统和精神能够很好地解释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疑问。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人》2006,(6)
颁布一部新劳动法案,引发了全国大规模抗议活动。春天法国上演的这一场街头抗议活动,引起世界瞩目。曾有外国观察家这样描述说,在法国,罢工并不比其他国家多,反而更少,法国最有特色的街头政治是抗议活动。这一传统开端于中世纪的抗税运动,到法国大革命时期进入高潮,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的经典象征之一,那天成为今天法国国庆日。再到今天,抗议活动已成为法国人日常生活一部分,以至于在巴黎,可以通过报刊像了解天气预报一样读到各类抗议活动的日程  相似文献   

11.
狄更斯对于革命还是改良的态度一直众说纷纭,从狄更斯唯一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小说《双城记》入手,借助阿伦特有关革命的现代政治理论来梳理和分析狄更斯笔下的法国大革命,可展现狄更斯笔下用"圆圈叙事"、"复仇"和"侠义"建构起来的大革命,揭示狄更斯在面对大革命的血腥和暴力后转向神性的求索。  相似文献   

12.
法国大革命中的俱乐部的产生是革命深入人心的结果。它不仅是大革命的重要政治支柱,也是大革命的中枢和参谋部;俱乐部不仅为大革命培养和造就了许多优秀人才,它又是大革命领袖成长的摇篮。俱乐部的分化,既反映着革命派别的分化,又反映着革命进程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华兹华斯以天才的敏锐目光捕捉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局限与负面影响 ,这引起了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态度的变化 ,并且使诗人的消极浪漫主义创作具有了对现代文明阴暗面的批判内涵。由于历史的局限 ,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历史意义的肯定是不足的 ,但他对其所作的批判见解独到、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1789——1794年大革命中,法国人民在反击外国侵略者的战斗中,充分表现了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了千古不朽的军事义勇的奇迹。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大革命史中写了不少政治、思想、经济方面的专著。但对于军事上革命的法国如何战胜强大的欧洲君主的干涉的专著却不多见。本文仅就大革命中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的表现,特别是雅各宾派执政时期军事上取得胜利壮举的原因试加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对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德国伟大诗人弗里特里希·席勒逝世二百周年.席勒一生抗击封建专制暴政,为人民大众争取自由解放,海涅盛赞他"摧毁了精神上的巴士底狱",后受到德国封建君侯的高压打击,被迫退回书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巴黎的革命政府向他和华盛顿等人颁发法兰西荣誉公民证书.席勒痛感于法国革命进程中出现的过激行动,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和歌德亲密合作共创"德国古典文学",一方面继续反抗暴政,另一方面则呼唤人性,进行"审美教育".诗人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16.
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经历了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相继掌权的三个发展阶段。史学界公认:这是法国大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的三个时期。自1980年以来,一些同志对法国大革命上升路线的实质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认为:法国大革命所肩负的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在立宪派执政阶段就已经完成了。吉伦特派和  相似文献   

17.
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战斗无神论者,也是著名的“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他满怀新兴资产阶级激情,不畏暴政、不惧神权,大胆抨击宗教神学,勇敢宣传无神论思想,为行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在西方无神论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今年7月31日恰好是狄德罗逝世200周年,我们特撰此文,以志纪念。狄德罗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早年受当时欧洲广为传播的自然神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动力,法国农民在大革命的前夕和革命初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他们在革命后期往往公开抵制革命,提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要求,给革命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农民只能在反封建大军中扮演一个配角。法国大革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平民。  相似文献   

19.
1792年3月,吉伦特派代表法国正式向奥地利宣战。这场战争的目的在于捍卫大革命的果实,并抵御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对法国革命的干涉。吉伦派的主战动机主要在于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希望借助战争消灭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把他们的革命信条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场战争客观上粉碎了欧洲君主制国家对革命的干涉和在法国复辟君主制的企图,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但对奥宣战过于鲁莽仓促,加上吉伦特派行动上的不果断,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煌 《中华魂》2017,(11):6-9
今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国内外已经或即将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也有很多人写文章纪念这一革命。但我更愿意在题目中用"庆祝"一词,因为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改变人类历史航程的伟大事件,值得庆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