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摘要]神灵与神灵概念本身,是神学和宗教的研究任务,而神灵意象是指人们内心中对于神灵的形象、特征及其与人的关系的观念与情绪体验。心理学使用神灵意象这一概念,将神灵或内在神性转化为心理现象或心理学变量而得以开展深入研究。本文分三个部分介绍了当前关于神灵意象的宗教心理学研究之进展,着重探讨了神灵意象的界定,神灵意象的内涵、测量工具,形成过程的心理动力学假设及其在临床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屈原为首的楚辞作家,是古代浪漫派文人的早期代表。他们的作品中有许多神灵形象,创作方法上也继承了原始神话的传统。由于地域、部族的差异,上古各文化系统的入神关系不尽相同,神灵品格也存在很大差异。从地域、部族文化的角度研究楚辞所表现的人神关系和神灵品格,会从东夷文化那里找到楚辞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的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7,(4):7-10
鹿较早地进入了远古先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维系先民生存与繁衍的食物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对鹿的长期体悟与审美感知,鹿作为审美对象逐渐由具象层面升华到神灵层面,成为护佑人们趋吉避凶、求仙长寿的吉祥神,部分满足了古代人们的宗教关怀需求。汉画像石中的鹿形象除了少部分日常生活层面,大部分都已神化,这是古代人们对鹿的文化审美的生动体现,对鹿的神化及其崇拜形象表达了古代人们的原始信仰。鹿形象及其文化职能属传统祥瑞文化的范畴,同时,对作为吉祥神鹿的崇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世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古代埃及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也是埃及古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源。在埃及这个众神的国度里,伊西丝女神作为古代埃及妇女最典型的代表,从文明之初直至后来的希腊罗马时代都备受尊崇,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普及范围之广,受欢迎程度之深,为埃及其他神灵所不及。通过对她的各种法力和特权的讨论,我们得出结论,伊西丝正是因其独具特色的强大的母性形象走进了埃及人的生活,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大到天文、艺术、文学、建筑,小到日常生活习俗,都蕴含着伊西丝女神的影子,她的崇拜对后来的罗马基督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摘要]《五史鉴》是吐蕃时期的宗教文献合集,现已经失传,不过在12世纪的一些教法史著作如《第吾宗教源流》、《娘若宗教源流》中有其文本的抄录,13世纪以后的一些著作还不断引用这些古代文献。本文主要根据上述藏族传世的教法史著作以及其他文本如《拔协》等中所保存的有关《五史鉴》的史料,通过对《五史鉴》文本的系统整理就其中涉及的古代神灵而加以归类和综述,系统的将《五史鉴》记载的神灵进行比较研究,以寻求这类古代神灵在后来藏族宗教主要是苯教和民间宗教中的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6.
走进中国古代神话的宝库,我们情不自禁地会惊叹它那众多的神灵形象和丰富的神话故事,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在中国古代神话里,概念神少,自然神、氏族神多;神灵多是兽形、半人半兽形或几种动物形态的合体,纯属人形的很少;大量“远国异人”的描绘,奇形怪状,呈现着原始简陋的面目;天地开辟的神话,始见于徐整《三五历纪》,时已三国,似已不属古代神话的范畴;无完整的“神谱”,无定格的神迹,神话故事多零碎、散断、各自独立,没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神话故事体系。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神话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 韩诗外传》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先秦时期所形成的神灵信仰,承认神灵作为一种人格化的主宰干预并控制着人世的生产与生活。而以天或天神为主导的神灵对人事的影响遵循着赏善罚恶的原则。但同时,《 韩诗外传》又通过一种感应论的阐述削弱了神灵的权能及意志,并借由阴阳之说为天人感应及其维系的善恶报偿赋予了新的依据。《 韩诗外传》对神灵的矛盾态度也体现在对祭祀的理解中,《 韩诗外传》一方面承认祭祀讨好神灵的效用,另一方面又认为祭祀有助于维系、彰显礼乐伦常所需要的某些情感,具有教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敦煌文献中有一批属于古代吐蕃宗教的写卷,保留了大量的神灵名称和古代宗教仪式。通过与后世一些文献记载相比较,可以认定敦煌文献记载的神灵与后期苯教神灵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断定这些写卷出自早期苯教徒之手。苯教在历史上应该存有一个持续不断的传承体系,拥有其自身的宗教传统。  相似文献   

9.
尉迟恭是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民众信仰的民间神灵,还是文人塑造的艺术典型。正史、民间、文人话语中的尉迟恭记忆形象在不断发生变化,其初始形象虽不能被完全保留,但始终以尉迟恭的"忠勇、仁义"为叙事核心。尉迟恭从历史人物转变为民间传说中的重要神灵和文人笔下的典型英雄人物,其中既有国家话语权力下的政治动因,也是民众、文人群体共同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市民以积极入世和注重实用的宗教态度,给传统宗教信仰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他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给各路神灵注入市民的精神和意志,从而创造出属于下层民众的宗教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11.
奉行戒律,其功能真的仅止于防非止恶的消极性工夫吗?道教自东汉晚期首由张道陵秉诸老庄之道论而加以发挥阐扬,其主张通过修行即可得道成仙而使人信服其宗教神学教义,此似与老庄任自然与无为之道论功夫有悖.本文通过分析汉代<太平经>及<老子想尔注>二道经有关持戒在得道过程中之作用,肯定了道家妄作凶及顺道思想实践之渊源底蕴,从持戒的无为与不妄动之功夫中亦透显出老庄道论的清静、无为思想.持戒不仅防非止恶,更能通过自律自觉而得道,亦即能积极的使持戒者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本文自论述研究动机与方法后,首论道戒之意涵与形成,次述道家思想概要,三论道戒与道家思想之关系,其四为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最后则为本文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西安楼观台道教宫观园林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空间构成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探寻精神空间的设计手法,并通过对道教宫观园林景观的研究,阐述了道教美学思想在其景观空间构成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的小说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这造成了阅读效果上的独特与生动,同时也导致了言说上的含混、朦胧与多义。从道家文化角度对其作品中的道士、隐士形象进行解读。从而柄示作者创作思雏的深层内蕴,即运用道士、隐士作为象征性符号,传达出对现实社会矛盾的关注,以厦对现代人们惶惑心态的独特性思考与焦虑。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道教经书编纂史上的重要时期。以敦煌道经写本题记为中心 ,探讨唐代《道藏》的编撰与道经的传写及经法传授的有关问题意义重大 ;唐代道经传写是《道藏》经典得以传播的方式 ,反映了唐代崇道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5.
河上公论及“道美”五个方面“道美”比任何感性形象美都高,“道美”既无形又难从一般审美中获得,“浮华”之文艺不符合“道美”精神,“情欲文饰”不但不符合“道美”且会害人害己妨政扰民,“道美”和“道”一样只具有无用之“用”,《想尔注》都做了更宗教化的阐述。“道美”思想从《河上公章句》到《想尔注》的转变,体现了道家美学思想到道教美学思想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道教文化与“神仙道化”剧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仙道化"剧在艺术上表现出明显受道教文化影响的痕迹,道教富有的幻想色彩给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道教"人生如梦"的教义使其具有梦幻的神奇,其"仙-凡-梦-仙"的戏剧结构模式是道教文化影响的结果,道教所追求的远离尘世、好山乐水的人生观使"神仙道化"剧的曲词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元曲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元代的政治、社会与宗教,对元代"神仙道化"剧兴盛的原因作 了分析。认为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其一,因无碍时政而受到蒙元统治者的赞同;其二,它能在纷乱的社 会中为剧作者和观众渲泻不满情绪提供一个平台;其三,满足了社会各阶层对宗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道藏》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全真道主要人物的词集、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对金元时期道教词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其一是该教传教布道的需要;其二与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弃儒从道的文人有关;其三,从词体特征来看,词本身就与道教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儒家司法思想以人性论为根据,人性中趋恶的因素及国家对其予以合理限制是司法权赖以存在的前提;司法的地位在于辅助德教,司法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司法的价值一是"仁道",二是公正;司法的目标是促成德治、仁政或礼治社会的实现。先秦儒家司法思想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对仁道价值的不懈追求,而这种仁道价值与今日之人道主义在关爱人、尊重人这一点上是相通的。道家基于"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提出了人道必须效法天道的理论学说,在司法问题上也主张司法必须顺应自然法则和自然秩序,从而体现了一种自然主义的司法理念。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经典《黄帝四经》提出的"秋冬为刑"说,后经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论证而被确立为一种司法制度,一直沿用至明清。《黄帝四经》提出的"精公无私而赏罚信"和"诛禁不当,反受其殃",阐述了公正司法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以公正为核心价值的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创新的过程。崂山茶文化创新需立足于崂山特有的文化脉络和地域特色。道教文化作为崂山文化的主脉,为崂山茶文化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沃土。道教文化与崂山茶文化融合,发展崂山道茶文化、养生茶文化与休闲茶文化,实现崂山茶文化历史与时代的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