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峰  刘志彪 《河北学刊》2008,28(1):142-146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这一新的理论命题。本文的结论是:只有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才能为制造业集聚及其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制造业的良性集聚和升级发展。这也是京津唐地区赶上或者超越长三角地区可能需要经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蓝色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及政策差异等原因,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呈现不均衡和非协调状态。随着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产生集聚现象。本文采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1994-2013年相关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判断变量序列平稳性,利用协整检验确定变量间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进行验证,最后得到实证结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金融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增长。针对实证结果,结合蓝色经济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系列针对性建议:调整区内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金融产业;完善区内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功能有效发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夯实金融发展基础;推动"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提高区域金融集聚层次等。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地方政府通过组织建构、政策设计、硬基础打造和软环境优化,促进了产业集聚快速发展。然而,政府主导的产业集聚模式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所忽视。产业集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包括:搞好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供给;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产业集聚发展的创新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4.
郑敏 《学术探索》2012,(11):67-70
产业集聚是形成产业集群必然要经历的产业组织过程,加强对南宁市产业集聚现状的研究,从内外环境机制上综合分析南宁市产业集聚的形成因素,深入探讨当前影响产业集聚的各种存在问题,提出完善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有效措施,对于促进南宁市的产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在功能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群化是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由于存在能力势差而导致自学习效应;集群内创新成果能够被迅速地共享和仿效而具有自溢出效应;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组织围绕特定的创新技术形成一定的技术创新知识链,从而使其具有自创新效应;产业集群内生创新技术的溢出,使产业集群获得持续技术进步而产生自增长效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四种内在功能效应的实现需要通过内在自主性与外部政策拉动相结合。内在自主性是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发挥各种效应、营造一定的环境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辅助其效应的实现;外部政策拉动是通过各级政府的各种作用力度、份额、政策作用的方向力促使内在功能效应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产业协同可以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链优势互补、推动多领域创新等实现多维度、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疏解和转移、产业共享体制机制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三地产业协同呈现出打造资源共享和整合平台、推进产业链互联和市场一体化、深化生态环境共治和协同创新等新趋势。针对京津冀产业协同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总体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产业内部发展梯度差距较大、创新势能向产业动能转换不充分、生产要素流动与分配受限等挑战,需要合理布局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健全要素协同平台和机制、加强创新势能转换、完善产业设施和发展环境,以更好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增长机制可以从产业联系、产业组织和企业自组织三个方面来分析。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产业关联效应、技术进步与需求收入弹性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某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产业增长是通过企业进入退出和市场竞争而实现的 ,适当的进入壁垒和集中度有利于产业增长。企业自组织的发展使产业变得强大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重要组织形式,构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从罗伯特.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出发,围绕着信任、规范、网络这三个方面,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社会资本的表现,探讨社会资本对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正负效应,提出提升社会资本贡献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三个层面的技术创新活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改变了原有竞争形态 ,在产业集群范畴下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在三个层面展开 ,即空间集聚层面 ,知识的交流层面 ,相似的文化和价值观层面。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 ,经济生产系统对产业集聚的发生具有自组织性。各层次的规模收益递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较低的贸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三大要素。政府在诱导产业集聚方面应注意创造有竞争力的区域环境 ,对现有的产业集聚区要积极扶持 ,要重视发展中小企业 ,引导和培育企业联系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青海藏毯产业集聚现状与产业集群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毯产业是青海省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但青海藏毯产业尚处在产业集聚的初级阶段,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产业链过于单一,集聚效应不明显。为加快青海藏毯产业由集聚到集群的发展步伐,本文主张在做好规划引导工作外,还应构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助推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产业协同集聚是产业发展至高级阶段的产业关联表现形态。对单一产业集聚的研究表明集聚对区域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试图探讨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溢出作用。研究选取了粤港澳大湾区2003—2019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面板数据,从多空间尺度运用EG修正指数和DCL指数测度了产业协同集聚的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邻近地区创新的溢出效应,以期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益的思路。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存在产业协同集聚现象,但水平仍然较低;(2)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协同集聚度高于大湾区,其中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度最高;(3)都市圈尺度下的比较发现,广州和深圳两大都市圈的产业协同集聚度居于大湾区领先水平;(4)港澳生产性服务业与珠三角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度,低于珠三角内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度,显示出生产要素未能高效便捷流动导致港澳近年来与珠三角制造业的经济关联度不及珠三角内部各地之间的经济关联度;(5)粤港澳大湾区尺度下的协同集聚度与区域创新水平均不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珠三角地区尺度下两个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显著,对珠三角...  相似文献   

13.
席强敏  张颖 《河北学刊》2023,(2):148-155
开发区不仅是产业集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平台,而且是区域间进行产业疏解与承接和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0多年来,京津冀开发区经历了起步建设、快速扩张、清理整顿和均衡布局四个阶段,目前处于协同发展阶段。当前,京津冀开发区产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服务在中心、制造在外围的空间格局,但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和粤港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河北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实力相对偏弱;津冀开发区主导产业与北京技术输出结构匹配度不高,导致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能力不足;京津冀合作共建园区已初见成效,但利益分配机制仍需进一步推进落实。为此,应从强化京津冀开发区的产业集聚与创新驱动能力、围绕创新链布局开发区产业链、完善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等方面促进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中心城市产业及其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城市具备参与全球性经济竞争的能力和条件 ,而中心城市发挥作用 ,实质上是通过中心城市的产业来体现。中心城市产业具有一般城市产业不具备的特征 ,即比较强的吸引和辐射功能 ,不仅对周边广阔的农村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 ,而且对周边其他城市经济产生明显的提升作用。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的发展 ,必须凭借中心城市在区位、经济、交通、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遵循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按照合理引导、调整产业布局 ;增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发挥集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 ;完善基础设施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思路 ,实现中心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在产业延伸转移、项目合作对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推进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对京津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势的比较,可以从加强区域联合,形成新的合作机制;实行分层管理,强化产业示范集聚区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链建设,提高文化产业区域关联度等方面加强合作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国家批准沈阳经济区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为了突显"新型工业化"的特点,实现"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解决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缺乏配套发展规划、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短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栽能力不协调、行政管理体制不统一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主要包括完善产业集群的规划、条例及其公开机制,建立产业结构优化与配套布局的保证机制,改善产业集群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创新融资的政策法律,完善产业集群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集群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从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的视角,运用耗散结构和协同学理论方法,研究分析区域企业群落生成、企业群落向产业集群演化以及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等过程中的自组织机理及其特征条件.认为在一定产业生态位下生成的产业集聚核对区域产业的聚集和区域企业群落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支配原理主导了企业群落向产业集群的演化;正是集群内各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激烈的竞争与合作达到协同的自组织机制,促成了高效有序的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和旅游产业的多关联性,使得旅游产业客观上存在着“产业集聚”的特质。结合张家界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发现,资源禀赋差异、市场供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等是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独特性因素,而追求规模经济、区域旅游品牌带动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也是旅游产业集聚的重要动机。对旅游产业来说,依托本地资源,并通过对各地区旅游产业链的有机整合和延伸,既可以促进跨地区旅游景点的合作,也可以打造各地区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海外人才大规模回流与中国数字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用2007—2020年沪深A股数字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海归”高管对我国数字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归”高管能够显著促进我国数字产业技术创新,同时,该作用具有异质性,会受到地区制度环境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海归”高管不仅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员工人力资本水平和研发投入强度促进数字产业技术创新,而且能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周边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海归”高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和数字技术使用程度的增加。研究结论从人力资本角度揭示了我国数字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为吸引海外人才而改善国内制度环境,进而促进我国数字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对传统产业组织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是产业组织结构变迁的一种动态过程。产业融合通过推动市场结构演进和改变企业市场行为,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并产生新型产业组织形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同时,产业融合能够带来更好的产业绩效和巨大的增长效应,给消费者带来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从而增进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