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缁衣》为郑大夫美郑武公以好贤而立国之作,作于郑武公三年(前768年)之后;《遵大路》为周平王公卿欲留郑庄公之作,作于郑庄公元年(前743年);《将仲子》为郑大夫刺庄公之作,作于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叔于田》、《大叔于田》皆为郑人刺庄公之作,此二诗皆当作于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公叔段出奔共之前;《女曰鸡鸣》为郑大夫美贤夫妇相劝勉之作,当作于郑武公元年至庄公二十二年(前770年—前722年)之间;《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皆为郑大夫刺太子忽(昭公)之作,此三诗皆当作于郑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太子忽出奔卫而厉公窃位之后。  相似文献   

2.
《关雎》为周南地区贵族青年举行成妇礼仪时之祭歌,当为周平王东迁(前770年)前后所作;其创作年代上限不会早于西周晚期的周幽王之世(前780—前771年),下限不会晚于春秋初期的周平王之世(前770—前720年)。  相似文献   

3.
郑武公灭桧年代补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幽王九年(前773年),郑桓公遂东寄帑贿于虢、郐;大致在周幽王十年(前772年)时,桓公袭郐而取其地。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后,桓公之子武公继续伐郐夺邑;周平王二年(前 769 年),郐国灭亡,武公遂从郑(在今陕西省华县市)东迁于郐国故地———新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可见,袭郐而取其邑者为桓公,灭郐而迁郑者为武公。  相似文献   

4.
南宋知名士大夫文人陈从古,<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陈从古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于其生平未备者尚十数事,兹予辑补.要点有:从古,字又作"希颜"、"唏颜".斋名敦复斋,人称敦复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闰四月后至二十四年(1154),左迪功郎、临安府富阳县(今浙江富阳市)尉.约绍兴二十九年(1159)至三十二年(1162),左宣教郎、邵州(今湖南邵阳)州学教授.约孝宗乾道二年(1166)至五年(1169),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约乾道五年(1169)至七年(1171)间,曾任司农寺主簿.乾道七年(1171),知蕲州(今湖北蕲春一带).同年十二月前,阶官已至左朝散郎.淳熙元年(1174)五月,已权提点京西南路刑狱公事.二年(1175)春,以言者罢,主管台州崇道观.九年(1182),主管南京鸿庆宫.尚著有<和简斋诗集>、<和梅诗>、<万历会同>等.  相似文献   

5.
《野有死麕》为召南人美吉士求玉女之作,《草虫》为召南大夫妻子思念行役丈夫之作,此二诗当作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迁之后;《鹊巢》为召南地区大夫美共姬嫁于齐桓公之作,《何彼秾矣》为周大夫美王姬下嫁于齐桓公之作,此二诗皆当作于周庄王十四年(前683年)。  相似文献   

6.
南宋知名学者、文学家罗愿,有传附见《宋史》其父汝楫传后,甚简略,于其生平仕历多所未备。《全宋词》小传虽较《宋史》为详,可补者仍有若干事,兹予增辑。要点有: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荫补右承务郎,监临安府新城县(故地在今浙江富阳、桐庐之间)税。二十八年(1158)五月前,皆在此任。约三十一年(1161)至孝宗隆兴二年(1164),右承务郎、监饶州景德镇(今属江西)税。乾道元年(1165),监南岳庙。约三年(1167)至六年(1170),主管台州崇道观。八年(1172)起,通判赣州(今属江西)。曾摄知州。淳熙三年(1176)秋冬间仍在赣。六年(1179)二月至九年(1182),知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一带)。九年秋或冬,朝奉郎、权发遣鄂州。十一年(1184)七月病卒于任。尚著有《新安志》。  相似文献   

7.
<正>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历来编在一起.这十二首诗是否同时所作,其说不一.清人温汝能说:“年谱义熙十年甲寅,公年五十.此诗(按;指‘昔闻长老言’一诗)是年所作,故云‘奈何五十年’也.计其弃官归来,至是得十年,故下章又云‘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也.”(《陶诗汇评》卷四)他以为属同时之作.与他同时的蒋薰则提出了不同意见:“《杂诗》十二首,前七首皆是‘岁月不待人’意;‘代谢’以后,却有谋生羁役之感.至末‘袅袅’六句,恐非《杂诗》,或《拟古》之十,亦缺落不全者.”(《陶渊明诗集》卷四)到王瑶先生则首次将其析而为二,以前八首为一组,系于晋安帝义熙十年甲寅(公元414)年,后四首为一组,系于晋安帝隆安五年辛酉(公元401年)并指出最后一首“诗意隐晦,无从确定年代”,但从编次顺序看可能与前面的三首“为  相似文献   

8.
《宋会要辑稿》是大晟府研究最为可靠的原始史料,但错误亦较繁夥。如其《乐》三之二六、二七、二八及邓洵武《诸生习乐乞行按试奏》后两道诏书中的"大观二年"当为"政和三年",《乐》三之二五、二六中的"崇宁五年"当为"大观三年",《乐》四之一中的"大观六年"当为"政和六年",《食货》四三之一二中的"宣和七年"当为"政和七年"。  相似文献   

9.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应作于淳熙二年陆游[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一词,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认为“当作于淳熙三年秋陆游病后休官时”,笔者看法不同,以为提前一年,当更确切。首先,该词标题《呈范至能待制》不能忽视。范成大于“淳熙元年(1174)十月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见周必大《省斋文稿》卷二十二《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淳熙二月(1175)“正月二十八日自广易蜀,五月二  相似文献   

10.
清华简《系年》揭示了有关郑国的重要史料。幽王死后,郑国依从携惠王势力。随着诸侯在“周亡王九年”倒向平王,郑武公又因娶申侯女成为平王嫡系。大国争霸下的郑国,成为被拉拢的对象。郑国的态度不仅造成了晋文公之后秦、晋关系的恶化,还引发晋、楚之间的多次战争。郑繻公时期,郑与韩、楚等时有交锋,因与楚的战败导致内乱发生。这些资料既可补充古史之缺,又可纠正文献记载之谬,对研究郑国历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承恩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冬天曾经来过盐城。关于这件事,现在所见的各种吴承恩年谱、传记和有关论文,都未曾言及。吴承恩有一篇《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收在他的《射阳先生存稿》卷四中。所谓障词,就是“言词书于屏风者”,用以“祝嘏赠送”。它的内容形式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取一个词牌填一首词,词的前面一般都有一篇骈体文的序,称之为“引”。吴承恩曾经到过盐城  相似文献   

12.
《汉书.西域传》所载西域各国户口资料的系年史无明文,但有线索可循。从西域一些国家状况分析,可知《汉书.西域传》中所载西域各国的户口资料应是汉成帝时期的数据,确切的系年应为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或永始三年(前14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禅月集>为底本,并参照中华书局本<全唐诗>及其<外编>、<补编>中收录的贯休在蜀中创作的所有诗歌作品,对贯休自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秋至前蜀高祖永平二年(912年)间创作的诗歌作品进行详细的考证并加以系年.  相似文献   

14.
苏轼有《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甲辰即抬平元年(1064)。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五云:“挽词应作于前,此乃手录挽词之日月也。”此论不确。据苏辙《伯父墓表》,  相似文献   

15.
一《系年》第三章有云:周武王旣克,乃埶(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子耿。成(一三)王侎伐商邑,杀子耿,飞(廉)东逃于商盍(奄)氏,成王伐商盍(盖),杀飞(廉),西(迁)商(一四)盍盖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先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修订本)被全国四百余所高等学校用作教材,有的省市还将其列为高教自学考试读本,在国内有很大影响。但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注释不太确切,甚至有错误。今不揣鄙陋,提出商榷。一、其为死君乎?(《左传·秦晋淆之战》)注:君,指晋文公。死君,指忘记晋文公。这句是说,这样岂不是忘记了先君(文公)么?按:君,指晋文公,但“死”没有忘记的意思。惠栋补注:“君在殡,故称死君。”即先君之意。正确理解这句意思的关键在“为”  相似文献   

17.
南宋词人刘德秀,《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刘氏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兹辑补其未备者若干事:德秀自号退轩。曾任桂阳军学教授。孝宗淳熙十年,已知长沙县。十二年,已知湘潭县。约十五年至光宗绍熙元年,四川制置安抚使司参议官。三年八月,已知重庆府。此后,曾任大理寺主簿。五年七八月间,已任大理寺司直。五年八月至宁宗庆元元年四月,监察御史。元年四月至二年正月,行右正言。七月起,兼侍讲。至迟此年十月,阶官已至朝奉大夫。二年正月,除右谏议大夫。至迟此年十二月前,仍兼侍讲。三年二月,犹在右谏议大夫任。至迟此年七月,已官兵部尚书,仍兼侍讲。至迟此年八月,已官殿中少监、兵部尚书。四年四月,兵部尚书、兼实录院修撰。九月,吏部尚书,仍兼实录院修撰。五年七月,出知婺州,贴职已至宝文阁学士。六年,犹在婺州任。此后至嘉泰二年十一月前,龙图阁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此后至开禧元年四月,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四月至九月,太中大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爵郡公。以病乞去,九月,除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相似文献   

18.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 创作: 《鹧鸪天》(庚戌除夕和吴伯宛舍人):按,“庚戌”,《苕华词》误作“庚申”,据赵《谱》改。庚戌除夕已属1911年1月。《定居京都奉答铃山豹轩枉赠之作并柬君山湖南君(扌为)诸君子》四首。(见《观堂别集》赵《谱》失收) 论著: 《国学丛刊序》 (见((观堂别集》)。《唐写本〈太公家教〉跋》(见《观堂集林》)、“<岩下放言>跋》、《诚斋〈挥麈录〉跋》、《〈清异录〉跋》”、“《〈片玉词〉跋》、《〈桂翁词〉跋》、《〈花问集〉跋》、《〈尊前集〉跋》、《〈草堂诗余〉跋》、《〈董西厢〉跋》、《元郑光祖<王粲登  相似文献   

19.
湖北大学政治系,是在前武汉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于1974年创建的,近几年来已发展成一个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的大系,设有政治教育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和公共关系专业(函授)。现有教师5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9人,讲师18人,担负着全日制教育、公共课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方面的任务。现具有本科、专科起点本科班以及函大和夜大等多种教育层次(今秋计划招收专科班)。另外逻辑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法等五个学科还招有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作者后面的数字.圆点左边是期数,右边韵是负数。 ‘ 毛泽东思想研究 本世纪20年代湖南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原因毛泽东学术研究思想述评(下) 史大浩1.1 探析 彭零珍l·97毛泽东与档案工作 吴杰李培清1.8 空想社会主义者反特权思想述评周小毛方毒予2·82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矛盾学说的运用和 试论先秦道家的阴阳学说 张国华2·87 发展(上) 沧南2.1 浅析孔子的人才思想 雷光华2·92毛泽东经济理论与经济哲学系统考察论纲陈湘舸2.8 论宋代圩田 向祥海2·96试论党警髦曼‘=嘉.。曼。。。 震}黛篙…和失败黩私J。 一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