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通过探寻大学学术和行政权力的结构体系及其社会和历史根源,提出基于大学的历史使命而统整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组织文化,构建和谐、高效、创新的现代大学制度,以实现通过大学发挥人类创造力的组织文化目标.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和谐大学文化就是建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三要素协调有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立体化校园文化。构建创新型和谐大学文化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大学精神培育,坚持把大学文化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上;加强大学物化文化建设体系的设计,坚持把大学文明传承到校园建设的各种形态当中。  相似文献   

3.
加快构建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支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自主创新体系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体系既包括创新要素、基础机构、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等内容,也涵盖学术、科研、技术、产业、市场、政策、文化等多个范畴和环节。构建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体系重在加强科研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支撑条件、宏观管理体系和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王兆宇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9):27-29,107
与一般(省区市)区域创新体系相比较,县(市)基层创新体系具有创新主体要素的不完备性、创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和创新目标的具体应用性等特征。构建基层创新体系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的需要,而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传统产业科技竞争力和发展民生科技的迫切需要,同时,也为县(市)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根据各地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从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和创新动力的不同出发,可将基层创新体系构建模式大体归结为企业主体主导型模式、政府推动主导型模式和产学研结合网络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正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城市竞相走创新发展之路,而大学作为先进知识和文化的发源地,成了城市的创新之源。城市发展离不开大学的服务和支撑。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大学功能不断转变,不再是远离社会中心的象牙塔,而是逐渐融入城市、依托城市,城市为大学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发展空间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大学章程是一所大学的根本大法,在大学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和首要的地位。大学章程的制定,必须基于法治的基础,以此来审视和创新高校的内部权力结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通过大学章程,构建行政与学术并重的二元权力结构体系,确立以民主参与为基础的开放服务型的公共治理模式,并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体现现代行政分权的内部组织机构,以真正实现现代大学的章程之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社会构建包括思想体系、目标体系、保障体系构建。本文研讨目标体系构建,认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目标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核心目标是构建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基础目标是构建全民健身与医疗卫生体系。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在创新一体化中建设创新型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突破口是推进创新一体化,建设长三角创新型区域.对创新型区域的评价涉及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制度等方面.与国家创新体系一致,区域创新体系涉及相互衔接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进入新时代,长三角区域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需要进行制度和组织的创新,包括:区域内形成合作创新的机制,壮大核心区的科创内核,科创中心和其外围有效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型城市是区域创新极.依托创新型城市辐射的创新成果,带动创新型区域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的动力来自高水平的研究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型人才高度集聚.创新型区域尺度范围包含多个创新型城市及其辐射的外围地区.目前的一市三省只是长三角的行政范围,不能接受到科创中心创新要素辐射的区域实际上没有进入长三角经济区域.外围与创新中心对接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成果辐射的范围越大,中心地位就越突出.外围要成为创新型区域的一部分,更需要接受中心扩散的高新技术,主要措施包括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园区,建全科技服务体系.其基础性条件包含三点:一是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三是建设创新型政府.  相似文献   

9.
论科技经济功能充分释放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科技经济功能充分释放的因素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经济系统内部诸因素,二是影响科学技术系统运行及其功能释放的物质支撑、制度规制与观念约束等外部环境因素。只有从创新体系自身运行机制及优化环境等方面彻底消除上述诸制约因素的影响,才能正确引导、积极培育、充分积聚、切实增强、不断放大和有效释放科技的经济功能,也才能显著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更离不开创新文化。因此,就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文化培育与建设的路径选择上从塑造大学精神、凝练创新办学理念、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等三个层面入手,并围绕创新文化的培育与建设从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九个方面提出建设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肖玮 《学术界》2012,(6):140-147,286,287
创意产业需要文化创意的碰撞、科学方法的推动、高新技术的支撑和数字文化的融汇,把传统文化所表达的价值观和其他各种精神追求转化为鲜活的当代创意文化的新成果.本文论述了创新精神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多元包容是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应正视当代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不断优化学术文构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长久而深厚的文化支撑.要以学术文化、科技文化、政治文化的合力,使文化产品更具时代特征、创意个性和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当前社会文化的核心主题之一,在当前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从民族未来竞争发展的高度看,创新尤其需要创新环境建设。现代性的创新文化环境结构,应该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全新体系,而建设这个体系,则需要着眼于创新文化境界,从民族创新文化历史传统中汲取精华的同时,又要紧紧追踪世界创新文化环境的研究前沿,对现实有着精深的研究和清醒地认识,通过全民参与、多维共进建构出新世纪中华民族崭新的创新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方法:河北工程大学立足邯郸市地区发展特点,培养适应实际需求,为政府决策,为企业创新,为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实现其社会职能的价值所在。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应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培养人才,才能建立其独特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校人才的市场竞争力。结论:地方高校培养人才,必须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发展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符合当前社会需要和值得进行推广的。  相似文献   

14.
创新和丰富大学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单位,只有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上善于研究,善于创新,才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山西大学为个案,探索了大学的文化传统、基本内涵,并提出创新和丰富大学文化的五个基本要求:突显大学文化的思想性,增强协调发展的合力;突显大学文化的学术性,增强学科建设的实力;突显大学文化的育人性,增强教学创新的能力;突显示大学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开放办学的活力;突显大学文化的和谐性,增强环境辐射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都市"是都市文化学的一个新范畴。与传统的政治型、经济型城市不同,文化都市是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以高文化含量的现代服务业为文明标志的新城市形态。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城市的文化形态与精神功能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文化"与"都市"在历史上一直密不可分。一方面,大城市聚集的人口与财富直接刺激了城市文化功能的发展;另一方面,高度发达的文化功能又不断地扩展到城市生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各方面,使原本主要倾向于实用目的的古代城市在城市结构、功能上发生变化,由此形成文化都市的古典形态与模式。都市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当代都市的形态、结构、功能与性质,使城市文化功能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尺度。以城市文化功能高度发达为基础和特征的文化都市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与核心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旅产业新阶段,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创新发展既能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又能塑造独特的冬奥文旅品牌,同时对于营造全民参与的体育文旅环境和提升公众体育素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该区域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区域间协同规划、创新性体育文旅产品不足,以及产业融合的缺失。面对这些挑战,建议采取综合措施以促进发展:优化资源开发、区域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提供坚实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为创新发展打下基石,同时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创新构建多元化的奥运经济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宣传,以塑造独特的体育文旅品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区域旅游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以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创新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必要手段。科技推动下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也需要新的政策环境予以引导和支撑。本文在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具体举措上,归纳出“一体两翼”的基础性政策体系框架。同时,指出了在长远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等方面,政府在构建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政策体系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艺术学跃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艺术学人才在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培植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毕业论文不仅是培养学生在本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初步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文章以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采取学理分析和案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艺术学类各专业特点,对艺术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表现形式进行了探究,旨在使其更加灵活多样,更能彰显专业特质与创新意识,力争有效检验并达成提升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和创新内容以及创新特点和现代价值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作了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对继承和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是学科不断发展创新的精神源泉和内在动力。学科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应着眼全局,整体推进。学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具有统一性,与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同构性,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生成性。培育大学生学科文化自信,要深入挖掘和整合学科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和发展培育手段,最终达到浸润和形塑博学自信的新时代大学生的目标。学科文化自信的培育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术热情,促进学生和学科全面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以及践行使命担当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