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场域中话语权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作为社会场域微观结构的客观存在,具有与社会场域相对应的权力支配、运作与再造的意义建构。本文通过对学校场域中话语权的社会学分析,揭示了学校场域中的社会关系网络、权力高低的位置差异、权力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话语规划中的符号暴力以及对于权力辩证化的演变方式。  相似文献   

2.
从场域理论视角出发,对河南省西平县基层信访治理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在基层信访治理过程中存在三种功能性治域,即行政管理治域、社会服务治域和行为文化治域,这三种功能性治域作为彼此协调互动的生命有机体,共同构建了基层信访治理共同体的实践场域。作为一个多种机制共振和多种资源整合的过程,基层信访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场域叙事促进了基层信访治理从崇尚功能性治域到拥抱复合性治域的起点重置。然而在复合性治域中,基层信访治理共同体构建仍然存在主体行政化、准则虚置化、工具悬浮化、客体错位和空间异质化等困境,亟须通过制度建设、监督规训、认知重塑等方式对基层信访治理共同体构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Web2.0时代开辟了双重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虚拟公共空间打破了社会公共空间中阶层排列结构,不同阶层主体源于"深层心理感知",按"我者"镜像与"他者"镜像原则,在虚拟公共空间对流、重组、互动。中国虚拟空间在多数暴力与商业侵蚀双重侵略下同时呈现公共性异化,导致"沉默的螺旋"。网络理性的建构与过滤,使虚拟公共空间逐步回归到理性"公共场域"。  相似文献   

4.
在虚拟社会,微媒技术正在改变时间的形状、节律与结构。在动因层面,微媒技术旨在向时间的短暂性、节律性和线性等固有属性发起挑战,并迅速生成平滑、节点、符号等虚拟时间消费样态,进而弥补了时间消费的单点线性局限,弥合了时间消费的空间隔阂,消除了时间消费的语言鸿沟;在文明层面,微媒技术俨然成为时间化社会文明建构者,并逐渐在曲线、圈层、休闲、符号等方面产生时间文明新样态,以至于推动与加速社会文明新发展。微媒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社会文明建构中角色性与结构性的强大能量,虚拟时间消费也愈加变得务实、简洁和高效,彰显出虚拟时间在压缩时间成本或提高时间功效上的功能与价值。微媒技术所带来的时间消费悖论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社会文明价值需要从技术哲学维度批判性重估,微媒技术的价值逆向或能在向虚拟美学、虚拟符号学和虚拟哲学迈进中逐渐自我克服而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二重化"社会中存在网络异化的现象,表现为人的现实性被弱化,人受到网络的"控制"和"反噬"。网络异化的实质就是人与科技关系异化、人与人关系异化、人本质异化。因此,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网络行为、强化网络虚拟主体自律性的网络道德价值定位、加强网络虚拟主体素养的立体教育、搭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或通性关系等方面消解网络异化,最终建构一个文明和谐的"二重化"社会。  相似文献   

6.
“共景监狱”为虚拟社会治理设定了一个特殊语境,政府作为虚拟社会治理的主导方,经常处于被围观、被评论、被言说的场域之下。由网络信息技术所营造出的这种“共景监狱”场域,刻画出了以众人围观为标志的网络狂欢图景,使虚拟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基于时代元素产生的现实考量。网络中弱势心态的泛化弥散、公民社会作用的过度夸大、后现代主义的盲目流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虚拟社会治理的实现。需要通过合理安顿虚拟社会公众的自我启蒙、培育内生自律型网络社区秩序、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完善网络监督体系、给予虚拟社会非政府组织制度化生存空间、平衡多元参与主体间的权责冲突等途径,并从现实社会入手化解梗阻产生根源,真正实现虚拟社会的治理与善治。  相似文献   

7.
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建设的发展 ,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态——虚拟社会正在浮现。虚拟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的本质就是“数字化”、“符号化”。虚拟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性等特征 ,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问题的爆发 ,既与网络技术及其运行的不完善有关 ,也与网络中人性的异化有关 ,还与网络外部的社会根源有关。对虚拟社会中的伦理问题的克服与控制 ,首先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与阐释 ,以认清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网络技术进行道德关怀、整合传统伦理资源 ,来矫正网络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 ,形成网络时代的新道德 ,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终极控制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给社会个体带来了全新的社交体验。在二次脱域中,匿名化的社交场域重构了陌生人社会的内涵和边界,形成了稠密型的新陌生人社会。原子化的个体在幻化的匿名社交过程中摆脱了先赋身份和自致身份的桎梏,以自定义身份为角色互动的前提,建构了一个去习俗型信任和去契约型信任的社交空间。中国本土化的"关系"型社交逻辑也在这一场域失范,在赋权的同时出现了异化。治理这种异化的路径,应该是在承认匿名化社交逻辑的前提下,适度回归到契约型信任。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同妻这一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文化等原因无法进行群体间社会互动的特殊文化群体提供了一个必要的交流平台和场域,因而虚拟互动对于同妻群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网络同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学中虚拟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参与观察和结构性访谈对同妻群体的虚拟互动过程进行描述分析,认为同妻群体因情感亲和与寻求社会支持等原因进入虚拟互动场域之中,通过同妻与客户端、同妻与同妻志愿者、同妻与其他同妻等不同类型的交谈互动,不断质疑"我是谁",倾诉自己的痛苦感受,不断反思自身,重建自我的存在价值和生活意义,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构"自我"与"他者"的边界。虚拟互动实践促进了同妻群体对其自身身份的确立和认同,为从虚拟社会工作的层面合理地疏导同妻问题,提升同妻生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电脑网络人格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因其年龄阶段的特殊性表现出矛盾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常带主观片面性,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大。因此,在虚拟开放的网络社会里,存在人格的虚拟性、人格的封闭性、道德人格缺失、价值观模糊、心理空间封闭、网络责任感缺乏等人格异化的现象。因此,要从主、客观两方面深入探讨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原因,从而为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途径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青年创新的自我效能基因能够直观反映社会实践场域构建对青年大学生创新成功的影响。通过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社会实践场域下影响创新效能基因的主要因素,并从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创新资源整合体系和创新项目导航体系着手,提出青年创新效能基因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技术异化会带来人的异化和教育的异化,技术并不必然向善的方向发展,技术从发明走向成熟都需要经历一个批判的过程。人工智能引发包括教育在内社会各领域的连锁反应,技术进步的已然性和社会适应的滞后性构成了社会系统平衡失调的基本矛盾,需要通过对技术的伦理批判完成技术的社会化改造。把技术批判的场域由"工作场"转移到"学校场",对人工智能教育进行价值审视、公平性审视、人性审视、责任审视和终极目标的审视,目的在于防范人工智能异化的风险并促进人工智能教育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互联发展与“网生一代”成长同构背景下,如何契合网络生态场域下认同机理、传播方式,正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的新挑战。要契合网络生态场域的知识性要素、价值要素、实践要素和操作要素,需要话语体系的重构、传播阵地的整合、人才队伍立体化和管理体制的效能提升,这样才能发挥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领和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宗教的网络传播与信徒的群体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互联网技术形成的“虚拟教会”使宗教传播超越了种族、土地、权力等因素,为教义的传布、宗教仪式的举行以及教徒的精神交流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建构了信徒群体认同的新路径.与此同时,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又成为多种宗教相互对话的场域,以及再现不同教义的布告牌,信徒由此拥有更多解读和选择信仰的自由.“虚拟教会”既把个人与群体连结成一体,又使信徒的群体认同呈现出异于传统宗教的特征,信徒之间的社会网络更加复杂,并处于不断的分化、聚合过程中.在此语境中,宗教边界淡化,宗教本身及信徒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发展迅速引起了人们交往、存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深刻变革 ,大学生成为这场变革中主体 ,也就是说大学生是从事网络交往活动的主体 ;主体在网络交往中虚拟化 ,成为虚拟主体 ;虚拟主体背后联系着一个现实的大学生 ;虚拟主体的活动必然会对与之相联系的现实大学生产生影响。本文正是针对给思想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呈现出的社会表象是一个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有所不同的新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其直接意蕴是一个全新时空场域的诞生——网络场域,并塑造了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数字化生存.随着网络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信息过载已成为数字化生存中客观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事实,其主要呈现为信息量的无上限与质的无下限,信息样态的碎片化与嵌入性,信息表象的狂欢化与无序化.基于此,有效应对信息过载需完善网络法律道德体系、营造有序的数字生存秩序,完善网络空间智能基础设施、建立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网络空间文化建设,提高网络受众媒介素养,充分整合网络社会资源,推动多元治理主体合作共治等举措加以综合应对..  相似文献   

17.
网络权力是社会行动者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对他人进行控制与支配的一种力量.依靠技术与话语作为双重支撑,互联网重塑了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将世界连接为一个全球性与地方性相冲突的场域,权力在不同国家、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流动.网络权力在信息技术定形作用下,呈现分权化与集权化相统一、生产性而非压抑性的运行特征.发展中国家不仅要利用新机遇发展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的治理,还要建设本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抵御全球话语对于民族文化权力的侵蚀.  相似文献   

18.
内生于乡土场域的社会资本对我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豫东S村的田野调查,构建信任-规范-网络的分析框架,对乡村社会资本的异化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囿于村落的封闭性和集体守望相助的状态被打破,S村社会资本呈现出信任程度较低、互惠格局偏小以及社会网络失衡等存量不足现象,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发生异化,并对村民自治的有效性带来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合作困境、互惠消解与圈外排斥是社会资本异化的集中体现,而利己文化、规范失效与宗族禀赋则是社会资本异化的重要成因.基于此,建议从信任均衡、规范融合与网络联结3个维度提升乡村社会资本存量,以实现乡村社会资本的功能重塑,从而为村民自治构建必要的信任、规范及网络.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素养是网民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必备的基本素质。文章首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与重点内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课堂教育,发挥高校辅导员、学生干部和校园文化的育人引导作用,加强家庭教育和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等对策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如何更好地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对网络技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进行研究,得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在施化环境、主体和互动方式与传统形式相异的新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