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许柏林 《社区》2009,(35):11-11
在我们的周同,时常听到有人“好心”地劝说那些坚持原则、办事认真、不徇私情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名言”出自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其基本意思是,水极端清澈,就没有存活的鱼;人过于苛察,就不会有朋友。  相似文献   

2.
轻松一刻     
《社区》2009,(36):38-38
臭鱼 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鱼,他随手从鱼摊上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嗅了嗅,卖鱼的人怕他闻出自己的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先生,你不买鱼没关系,还闻什么?”那人回答说:“我没闻,我是跟鱼说说话。”“你跟鱼说了些什么?”“我问鱼,海里最近有什么新闻?”“鱼怎么说?”“鱼回答我说,它不知道海里的新闻,因为它出海很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3.
迟暮之年的富翁到海边散步,看到渔夫在悠闲地晒着太阳,就问:“你为什么不打鱼呢?” “打鱼干什么?”渔夫反问。“挣钱买大渔船呀!”“买大渔船干什么?”“打很多鱼——那样你就成为富翁了。”“成了富翁又怎么样?”“你就不用打鱼了,可以幸福自在地晒太阳啦!”  相似文献   

4.
别听那些人的话,“这事不能那么做。”也许是不能那么做,可是也许你就会那么做。  相似文献   

5.
小猫亲亲一大早就出门钓鱼去了,这不,他回来了。 “爸爸,快来看啊,我钓了好多鱼!” 猫爸爸看了,兴奋地拍了一下亲亲的头,说:“好家伙!一家伙就提了这么一家伙回来。你这家伙真行!是用什么家伙钓的?哟,你看这家伙活蹦乱跳的!”  相似文献   

6.
一台看似表面光鲜的春晚,凝聚了无数工作人员的辛苦和坚持。,但除了日常那些见诸媒体的春晚报道,你也许不知道,要真正了解春晚,还有很多边角料待发掘。本文就为你呈现春晚那些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相似文献   

7.
徐小平 《21世纪》2009,(10):14-15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和家长总会来问我:“我们该选读什么专业?”我的答案总是这样:“除了你对某种专业有特别兴趣、特别渊源之外,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专业之外的那些能力,将最终决定你的前途。”  相似文献   

8.
晕书综合征     
赵毅衡 《社区》2008,(35):16-16
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本书”作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由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答复,大多数年轻人给的是:“我一看书就头晕。”  相似文献   

9.
老树和铁链     
每当我经过鸡鱼馆,看见许多人在里面尽兴地吃鱼时,就不由地想起了那条血淋淋的鱼……那是一天早上,妈妈对我说:“你姥爷今天下午要来咱家吃饭了。”我听后高兴极了。下午,妈妈去超市买了一条六七斤重的大草鱼,那鱼活蹦乱跳的,一身闪着银光的鳞片,真讨人喜欢!“妈妈,为什么要买活的鱼?”我兴趣盎然地问。  相似文献   

10.
杜小镝 《人力资本》2009,(11):84-86
职场上有这么一群“独行者”,他们看起来像“侠客”一样潇洒,他们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怕激烈的竞争让他们成为最后的牺牲品,过惯了“独”日子,渐渐地,与他人相处,也就变成了一件和奢望差不多的事情了。你可以发誓不让自己变“独”,也可以质疑“独”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在你看到了“独”的减分一面时,那些坚定的“独行者”正在享受着这份“独”。  相似文献   

11.
袁岳 《可乐》2010,(5):73-73
很多人为什么到了大四找不到工作?首先要问你在社会上认识几个人。 社会资源是依循社会网络分布的,社会网络仿佛一根藤,社会资源就是那些瓜,要想吃瓜,就得顺着藤去摸。问题是,你有藤吗?在大学期间,“建藤”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最具品质的相处艺术是与自己相处的艺术,最具幸福的生活调理是对自己的心绪的调理。不少收颇丰的朋友,房子车子说有就有了,衣食生活无忧,比起满街奔命挣钱求生存的那些人。应该说是很幸福的了。可是。为什么他们还经常感到郁闷恫怅、心烦意乱、情绪烦躁?为何感到幸福的日子其实还“在水一方”?有句老歌词唱得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其实。幸福并不是用金钱堆出来的,幸福是心情、情调、观念和生活方式调理出来的。它不应当很复杂。只要你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这时,你就会真的感到幸福就像“毛毛雨”悄无声息地向你袭来。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 《社区》2013,(23):5-5
人们常说:阅读改变命运。在我看来,此话有两种含义。其一,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也就是接受正规教育,获取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改变外在的命运,即改变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其二,读那些所谓“无用的书”,那些哲学、宗教、人文方面的书籍,虽未必能改变你的外在命运,但能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使你拥有智慧、信仰和丰富的心灵生活,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是不疯狂的,包括那些安静的石头——对了,如果你真的认为石头是安静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赶紧看看本文的5大“疯狂的石头”吧,保你眼界大开。NO.1 跳出大坑的石头 前苏联普列谢耶湖东北处,有一块能够自行移动位置的石头。该石呈蓝色,直径近1.5米,重达数吨,  相似文献   

15.
在你的学习生涯中,是不是总有那么一门课让你受益匪浅、念念不忘?或是因为授课老师,或是因为上课内容,或是因为考试形式……本期“新近热议”栏目,小编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曾经学过的那些课。对理科生来说,实验课是最有趣的,考验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这些话就不必说了,更吸引人的是可以在实验中探索不再停留在书本上的神秘世界。我学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又是一个吃货,你可以想象“食品工艺学实验课”对我这个女生的吸引力有多大——因为上课就是做美食!  相似文献   

16.
考场原题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毕业在即,离情渐浓,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借口,是指为某项错误或意外结果所做的辩解。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乔治·华盛顿说:“99%的人之所以做事失败,是因为他们有找借口的恶习。”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抛弃找借口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离你越来越近。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丝毫益处。许多人生中的失败,就是因为那些一直麻醉我们的借口。  相似文献   

18.
经常,我们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这样抱怨:“他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花心。”或者,“某某可是才貌双全的双料美才女,可偏偏是个花心的主。”可是这个花心的人,偏偏又是你喜欢的,让你欲恨不能。怎么办7下面,请那些饱受“花花公子”和“花花公主”残害的怨男怨女注意了,对待花心恋人,咱又有新招出炉——  相似文献   

19.
喧嚣纷扰的音像时代,我们似乎并不缺少音乐啊,怎么就突然想起那些久违的老歌了呢?那是去年,又一次看见幼儿园里的孩子在一起快乐地唱:“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仍然是在幼儿园,我去参加那里举办的“亲子活动”,老师隆重推出的压轴戏竟然是小男生拿起话筒像模像样地唱着:“老婆老婆我爱你,阿弥陀佛保佑你。”这些街头巷尾泛滥的浮艳歌词日复一日地聒噪着,曾几何时,音乐的沉渣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里粗重地涂上了不协调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你可以没吃过,甚至可以没听说过那种叫做“饭团”的食物。但,你不能不知道那些号称“饭团”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