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方法"应理解为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的、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本文在界定了"危险方法"的含义与本质特征后,对如何认定"危险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且对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个相关司法解释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共同危险行为的传统性界定的实质是共同参与行为,真正的共同危险行为所覆盖的范围与其并不一致,单纯表现在行为上。共同危险行为的新界定则是指危险的共同性而非行为的共同性,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讨论共同危险行为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唐律体现了我国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就共同犯罪而言,唐律既规定了共同故意犯罪,也规定了共同过失犯罪。通过分析唐律共同过失犯罪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已经初步认识到共同过失犯罪问题,这对当前我国刑法承认共同过失犯罪为共同犯罪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韩瑞丽  张勇 《理论界》2006,(3):110-111
信赖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确定过失责任及其程度的重要理论。其根据为被允许的危险和危险分配理论。它最初适用于交通运输领域,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信赖原则广泛适用于其它领域。信赖原则的适用存在主观和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6.
决策过失责任是具有决策权的国家工作人员,因过失决断或决定而造成严重危害结果并且违反刑法规范而应当承担的一种职务过失犯罪的责任类型。是根据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职务行为的形式确定的。决策过失责任与通常所说的决策失误有着根本的不同。决策失误是工作中的一般失误,只是过错行为,而非犯罪行为。同时,我们认定决策过失责任时还必须与政治决策失误、科学探索的决策失误等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失误区别开来。决策过失责任形式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有着一定的蕴涵和体现,但应当通过进一步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以“吏治”思想为思想基础,通过不断地发展演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职务过失犯罪的法律体系。具有比较广泛的立法规定和一定程度的理论建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职务过失犯罪论责不考虑主观心理,仅依据危害结果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具有明显的结果责任色彩。因此,必然存在着不能将职务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间接故意犯罪加以区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危险驾驶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新规定的犯罪,是对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的实质性修改,其中蕴含了巨大创新。危险驾驶的严峻现实和风险刑法理论是增设危险驾驶罪的实践和理论依据。危险驾驶罪在主观和入罪标准等方面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有所不同,文章旨在分析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及其认定、危险驾驶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以期正确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9.
危险驾驶行为不仅包括醉酒驾车和飙车,还包括吸毒品后和无驾驶技术驾车等具有高度危险的驾驶行为。严重的“危险驾驶”行为被定性为犯罪,而对于闯红灯、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由行政管理手段进行调控。醉酒驾驶、飙车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引起社会各界对此类恶性交通事故定罪量刑的争论。对此类行为是定此罪还是彼罪,应结合具体案情,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理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10.
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一种"控股"经济,不是非"公"非"私"的独立经济形式,不是与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并列的一种独立的新型所有制形式,更不是一种新生的公有制形式.以马克思关于"过渡点"的分析来证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公有制性质是不妥的: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的界定上产生诸多分歧的原因在于研究方法的非科学性,消除分歧的关键在于要有一个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中的等和其他,承载着价值判断的类型化功能,对此要给予充分的认同.高空抛物可否被认定为《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的其他危险方法,归根到底还是要坚守罪刑法定原则,根据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质,立足于公共安全的法益,运用同类解释规则,对高空抛物的危险相当性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刑法第133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其条文规定粗疏简陋,具有局限性,付诸司法适用将遭遇困境:对危险驾驶行为的规制范围过于狭窄;条文未能科学表述危险驾驶行为的危险性犯罪本质;对危险驾驶行为规制深度不够,危险驾驶行为肇事造成严重后果的同罪异判难题未解.借鉴英国和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危险驾驶犯罪立法,刑法应当把握危险驾驶行为的危险性本质,统摄高度危险驾驶行为入罪,兼顾危险驾驶行为和肇事后果,设立周密完善的危险驾驶罪,以保障公共交通安全,促进司法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薇 《兰州学刊》2010,(8):109-112
与国外立法和国际公约相比较,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家庭暴力"的界定存在一些缺陷。我国法律界定家庭暴力的原则性要求是:适应时代变迁,具有前瞻性;符合法律理性,具有科学性;注重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具有可行性。具体到界定家庭暴力的法律构成要件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客体范围、行为形式和程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中的"等"和"其他",承载着价值判断的类型化功能,对此要给予充分的认同."高空抛物"可否被认定为《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的"其他危险方法",归根到底还是要坚守罪刑法定原则,根据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质,立足于"公共安全"的法益,运用同类解释规则,对"高空抛物"的危险相当性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商法学尚处于"教科书的商法书"时代,有关"商法特征"的界说颇具多样性,而且不少商法教科书及相关论著对商法特征的界定似有不准确,如"商法具有营利性"、"商法具有技术性"、"商法具有整体性"、"商法具有发展性"和"商法具有变动性"等.为此,基于这一时期中的著作与教科书更显重要,文章在对其所述"商法特征"进行了简要梳理的基础上,从商法目的、商法规范、理论认识的一般方法、与相近学科的比较分析、取本舍末和法律语言等角度,就商法特征的界定方法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主体行为具有多重属性,主要论述高校行政权力的性质以及高校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产生纠纷的解决途径.高校行政行为的界定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我国"权力标准"在界定高校行政行为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分析、比较德国的"重要事项"标准,进而提出了建构适应我国国情的多元化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占建青 《兰州学刊》2003,(4):163-164
如何界定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 ,是大众文化研究中的首要问题。然而 ,回顾近十余年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 ,对大众文化的界定问题仍众说纷纭 ,各执一词。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根本的指导方法 ,要在区分中西大众文化不同的情境的基础上 ,充分把握中国大众文化的特殊性情况下 ,去探寻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8.
长期单中心治理模式使得政府公共安全治理面临力不从心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融合多元主体和资源参与,形成协作共治的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或者说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是政府与社会合作共同治理的最终目的,但共同目标支持下的集体行动不可避免会陷入目标分散和行动分歧的集体行动困境之中,需要政府强而有力的引导和凝聚作用。政府要在尊重多元主体平等地位的基础上,促进参与主体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培育和维护充满公共理性和责任感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9.
实践当中经常会发生因醉驾而致人身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之恶性事件,由于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一百一十五条、一百三十三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的不明确、不统一,因而导致了定性的不统一。不论从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或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等角度审视,因醉驾导致他人重伤、死亡一人以上者,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论;因酒驾导致他人重伤、死亡一人以上者,以交通肇事罪论。  相似文献   

20.
公共利益界定的主体是谁,国内已有的研究结论不一,其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立法机关主体论、司法机关主体论及综合主体论,但无论何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有必要重视公民的作用,将其定位于公共利益的界定主体.公民作为公共利益的界定主体,非主观臆断,实乃有坚实的哲学、政治学及法学理论基础.公民作为公共利益的界定主体,对于公共利益的普遍接受、实质法治的实现及政府裁量权的控制与政府责任的追究,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