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日记中,有不少作品是载录观剧、评剧内容的,往往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剧曲史事,赖以考见,能起“拾遗补阙”的作用。明末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内长期观剧顾曲部分,涉面很广,黄裳已校录成《远山堂明曲品剧品》一书,早被戏曲研究者广泛征引。及至清代,日记著录剧曲的层见叠出,不乏积稿盈尺、裒为巨帙。如六种曲作者杨恩寿《坦园日记稿》(1862—1874),就偏重于同治初期十余年间,湖南地区的剧院、戏班、剧种、剧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燕子笺>传奇被罢演与被上演的史实,指出:1.众所周知的"观剧骂座"事件原是为董小宛接风的喜庆演出,因偶然因素改变了方向;2.<燕子笺>的被上演缘于艺术因素,而被罢演则属于文学之外的政治因素;3.人品低劣的阮大铖成功地"扮演"了作家角色,在作品中装入了"善"的内容,反映出他的"善根"和"良知":4.迄今为止的文学理论难以准确地诠释这一事件,表明"测不准"原理既适用于物理学,也可以适用于文学;5.按照"测不准"原理,我们应该调整研究思路,对文学史进行混沌、模糊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异同和特点 ,论述在以梦幻描写爱情的情与理矛盾中 ,牡剧着重揭示情与礼法之理的矛盾 ,讴歌人间的至情 ,抨击扼杀人性的“理” ,仲剧侧重情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 ,既颂扬了爱情的神奇魅力 ,又指出它的弱点 ,显示了前者反封建理学的进步性和后者对爱情二重性的浪漫主义现实性 ,这种东西方艺术遗产正是我们推进现代文艺创作情理观的思想瑰宝。  相似文献   

4.
萧培 《船山学刊》1991,(1):18-19
今年七月底,衡南县文管所在硫市镇发观一座古建筑——司马祠;所长欧阳觉邀我前往考察,初步定为明代建筑。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时,我在《三阳宁氏八修宗谱》发现船山佚文《邵阳宁氏台上祠堂记》及王(吾夂)诗《赠白野公入泮诗》。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20,(1)
《春秋》《左传》有十二公,《史记》《汉书》有十二本纪,中国早期史书形成以十二为体的传统,人们多认为与孔子和《春秋》有关,但各家围绕孔子和《春秋》所作的种种解释或多或少有不通之处,根源是十二之体非《春秋》所创。十二之体最早生成于"《左传》原本"的十二公,源自史官所熟悉的历法数字十二及月令文献的十二月体。左丘明以十二表达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历史哲学,借这一"天之大数"赋予史书以神圣性和权威性。《左传》十二公也说明其作者就是与孔子基本同时的那个左丘明。"《左传》原本"是孔子教授《春秋》的参考资料。因为《左传》只记载十二公的历史,故孔子重点讲授这十二公《春秋》,所以,只有这十二公《春秋》流传、保存到今天。  相似文献   

6.
彼小星,彼小星,三五在东。维参与昴。肃肃育征,肃肃育征,夙夜在公。饱衾与。实命不同!命不犹!《诗经》中这首《小星》是一个行役在外的下层官吏的怨刺诗。笔者认为,诗中“夙夜在公”的并非这个“宵征”的下层官吏,诗人是在运用对比之法。“夙夜在公”之语还见于《鲁颂·有观》:“夙夜在公,在公明明”、“夙夜在公,在公饮酒”、“夙夜在公,在公载燕。”这里“公”指公堂、公所;郑筹:“早起夜寐,在于公之所。”古之公卿大夫在公所饮复用餐,《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公膳日双鸡”,杜预注:“卿大夫之膳食”。《召南·羔羊》篇…  相似文献   

7.
夷门、稷门     
战国时代,魏的首都大梁之东门叫夷门(《史记·信陵君列传》);齐的首都临淄之西门叫稷门(刘向《别录》,《太平御览》卷18引)。夷门、稷门得名之由,似少有人道及。据《史记·魏世家》,魏为毕公高之后,“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是魏与夷有一定关系。夷,虽有东夷、西夷之分(《孟子·离娄下》),但多数情况下是指东方各族。《尔雅》郭璞注:“九夷在东。”所以习惯称“东夷”。然则,魏首都之东门,称作“夷门”,盖由于此。田齐之祖为陈完,为陈厉公之子,因陈内乱  相似文献   

8.
孔子和墨子都是鲁国人。鲁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保存西周哲学遗产、文献材料最完整、最丰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聘鲁,“观于周《乐》”;《左传·昭公二年》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本源的时间性这一视角出发,首先简要阐明了柏拉图《蒂迈欧篇》中之时间观对西方哲学之前康德时间观的决定性影响;其次,作为本文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了《物理学》与《忏悔录》之时间观的差异:即从“运动”与从“心灵”来理解时间之区分以及从“瞬间”与从“当前”来度量时间之不同;最后,还附带讨论到了法国哲学家利科在《时间与叙事》中对亚里士多德与奥古斯丁之时间观差异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
论司马迁在受命、革命问题上的矛盾王培华殷周革命是先秦史上的重要事件,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所谓政治变革,指的是殷周一家一姓王朝统治和都邑之转移的历史事实,但汉朝人对殷周革命的认识有很大的分岐。《史...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舞台上曾多次改编过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越剧《第十二夜》是众多改编中较为成功的一部.越剧《第十二夜》的改编,在固守莎剧精神、原著精髓和主题意蕴的基础上,以现代意识灌注于该剧的改编和演出之中,在莎剧和越剧之间架设起了一座天然桥梁,为中国莎剧改编提供了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感觉、现代信息、现代情感,深受现代观众喜爱,具有鲜明美学追求的越剧莎剧.  相似文献   

12.
《柏舟》为鄘人借宣姜口气刺卫宣公夺媳之作,《蝃蝀》为卫人刺宣公夺太子伋妇之作,此二诗皆当作于卫宣公元年(前718)之后;《鹑之奔奔》为卫公子职怨刺宣公之作,作于卫宣公十八年(前701);《墙有茨》为卫人刺公子顽通于君母之作,《君子偕老》为卫人刺卫夫人宣姜之作,此二诗皆当作于卫惠公即位初期,或元年(前699)顷;《桑中》为卫贵族男子抒写自己与情人幽期密约、窃色偷情之作,当为卫懿公九年(前660)狄入卫迫其南渡河之前所作,大致作于卫惠公之世(前699—前696);《载驰》为许穆夫人归唁卫侯之作,作于卫文公元年(前659)春许穆夫人由许归卫至漕之时;《相鼠》为卫大夫刺宣公、惠公、懿公诸君无礼之作,作于卫文公即位初年,或即卫文公元年(前659)顷;《干旄》为卫大夫美文公臣子多贤好善之作,作于卫文公迁于楚丘时,即卫文公二年(前658);《定之方中》为卫大夫美文公之作,当为文公季年或卫文公二十五年(前635)所作。  相似文献   

13.
《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发表的林河同志《从楚简考证侗族与楚、苗之间的关系》一文,依据1953年5月长沙仰天湖25号墓出土的战国楚简,论证了战国时期侗族的历史及其与楚、苗的关系。这种运用考古资料研究我国民族史的方法,能补文献史料之不足,值得提倡。对长沙仰天湖楚简中的“郈阳公”,学者们以往多释为“许阳公”,同时将  相似文献   

14.
观剧诗是以诗、词、曲的形式题写观剧感触的诗作,观剧诗的产生几乎与戏曲的产生同步。观剧诗经过宋元明三代的发展,到了清代,臻于大盛。清代文人学者观剧诗词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有对观剧情景和演剧场面的描述,有对戏曲艺人演出技艺的赞美,有对观剧动机的叙述,有对戏曲思想和人物的评论,也有观剧后对人生和自我的体验与感悟等。观剧诗是清代戏曲理论和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记录了一部分清代重要的戏曲史料,反映了清代戏曲演出的演变和风尚,是清代戏曲史、清代戏曲理论批评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左传》记载了楚大夫陈公穿封戌擒拿郑将皇颉,王子围与之争功的故事,但《史记》却记载陈公为公子弃疾。由于史料不足,学界对相关传世文献中"陈公"之记载差异等问题关注不足。上博楚简《申公臣灵王》可与《左传》对读,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相释证,为厘清相关史实提供了新的思路,《左传》"陈公"乃"申公"之误,"申""陈"二字音近互通,左氏把申公事迹混淆到了陈公身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宣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事迹,大庆歌舞团创排了一部以张丽莉为原型的舞蹈诗剧《绽放的生命》。为使读者可以更准确地观赏和理解《绽放的生命》,介绍了《绽放的生命》舞蹈诗剧的创作动因、选题过程、体裁定位、谋篇布局、舞蹈语汇等;论述了提炼与升华的关系、选择与定位的关系和结构与语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论述的是《鸣凤记》传奇能以重大政治斗争为题材,把刚刚发生的事件搬上舞台。通过忠奸两派的尖锐斗争,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势力。该剧是明末时事剧的开山之作,对清初一些传奇作品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莎剧《李尔王》生命力之旺盛犹如一长寿老人,必然内聚着天神般健壮体格的特质和天使般不朽灵魂与思想,而这些体格、特质、灵魂与思想是永恒的神话原型以及不朽宗教思想等文化遗传基因的产儿。据此,本文试图从《圣经》文学原型和基督教思想两方面,揭示莎剧的旺盛生命力之渊源所在。  相似文献   

19.
"公""私"及其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明末清初,公私观发生具有转折意义的发展,出现大批崇私以批判传统公私观的思想家。其中,王夫之基于传统公私观,将"公"主要确定为三个内容:"公共"或"普遍","天理"和"公正无私"。与之相对,"私"则表现为"个人""私欲"和"私利"之义。其公私关系观也相应呈现为:传统意义上"循公废私"、近代相对合理的"存公抑私",与明末启蒙思潮相表里的"化公崇私"。自清初至当代,王船山公私观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黄庭坚的诗歌审美意识是以其诗歌本体意识为基础的。他的诗歌本体意识,集中地体现在《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的论述中。他说:诗者,人之性情也,非强谏争于廷、怨愤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其人忠信笃敬,抱道而居,与时乖逢,遇物悲喜,同床而不察,并世而不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