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防青少年犯罪与家庭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异质型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凸现。本文主要结合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特征,简要论述家庭道德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完善途径,以便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异质型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凸现.本文主要结合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特征,简要论述家庭道德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完善途径,以便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包括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等方面 ;客观原因包括家庭的家风、家德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方面。主观原因是其主要方面 ,为此必须加强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道德教育入手,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行为偏差或违法犯罪。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探讨在社会转型期,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女性犯罪有二大新情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是青少年女性犯罪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二是青少年女犯中,道德教育缺陷的因素十分突出,道德水准普遍比较低下。我们在对全监青少年女犯的问卷调查、重点谈话和对部分家庭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当前妇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女犯的道德缺陷提出了若干矫治对策。一、青少年女性犯罪的社会环境问题1.社会商品化过程带来的冲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所带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造成了一些人理智的丧失、人性的沉沦和道德的泯…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社会在取得经济和社会长足进步的同时,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社会道德水准严重下滑,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率趋高、犯罪低龄化现象突出,这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广泛关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研究成为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出现了道德教育回归学校的趋势.这是很值得我国德育研究者思考的问题和现象.  相似文献   

7.
李美旭 《理论界》2006,(6):136-137
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基础素质教育,即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那些最基础的、可操作的道德内容及道德要求,按照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规律,培养青少年在其特定的人生阶段中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需要把握的另外几个重要问题是,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与层次化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的重心即角色道德教育问题和解决社会道德规范紊乱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02-207
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作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遏制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上升,是城市管理中亟待破解的难题。通过对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群体与本地青少年犯罪群体的比较分析可知: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缺位、流入地城市社会管理的滞后等因素,是导致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入手,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樊篱,着力完善外来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体系,消除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能够实现从源头上预防与减少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从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犯罪条件分析,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形象不良、家庭结构破损、孩子失去控制等;学校因素主要是学校追求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等;社会因素主要是“拜金主义”侵蚀,不正之风和不良外来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金波 《兰州学刊》2004,(5):203-205
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 ,是一个国内外公认的极其困难、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积极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深入剖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努力探索预防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有效举措 ,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问题.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原因,怎样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崔丽伟 《理论界》2005,(6):87-87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普遍关注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突发性和多向性、集团化和增长迅速的特点。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谈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环境的影响;二是教育问题;三是青少年生理因素的影响。对青少年犯罪的态度应是惩罚和教育相结合。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肩负着国家强盛、民主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军 ,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本文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提出预防及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日趋上升 ,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 ,既有自身方面的原因 ,更有社会外部环境的诱因。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是国内外公认的极其困难、极其复杂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具有低龄化、女性化、暴力化和集团化等特点。其犯罪成因,既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又有教育的失误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因此,政府、社会和家庭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  相似文献   

17.
徐杉 《天府新论》2004,(Z2):143-145
青少年肩负着国家强盛、民主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本文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提出预防及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小红  应辰 《兰州学刊》2010,(8):100-104
近几年来,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在对某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未成年犯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文章从社会支持和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成因;外来青少年由于缺乏各种社会支持而受同龄群体的吸引,在同龄群体中建立起了封闭而又具有强力关系的社会网络,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是:社会支持不足造成的封闭社会网络,封闭的社会网络导致城市外来青少年主动构建社会支持的能力不足。"互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它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 :低龄化趋势 ,文化素质差 ,财产型犯罪 ,团伙性犯罪。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的偏激 ,学校教育的偏颇 ,社会环境的污染及青少年的自身素质不足。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要从家庭、社会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改进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非常关注和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但由于种种社会方面的负面影响和青少年道德教育图书出版的不够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青少年道德教育图书的出版方面,出版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拓宽图书策划思路、提高少儿图书编辑的素质,走出一条与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出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