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GDP及其在干部考核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对GDP的反思掀起了一个高潮,各级政府着力扭转前期单纯以GDP增长率作为干部政绩考核指标的业绩观,要求树立和落实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无疑是一种观念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却产生了两种有所偏误的认识,一种是要超越GDP,不做GDP的奴隶的过急思想;另一种是错误地认为以2004年的经济普查为契机,通过对GDP统计方式的调整,GDP能成为满足衡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整个中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济总量指标。现行的GDP指标固然有若干缺陷,即它没有反映经济增长所带来…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国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世界各国认为中国GDP还有继续增长的可能性。经济发展以增进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为目的,但如果经济增长中相当的份额用以弥补无效投资和浪费,致使GDP数值的增多而非人民生活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就违背了发展经济的目的。很多经济学家将GDP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重要指标,然而种种现象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将从GDP作为衡量指标的优缺点入手,通过比较GDP及部分国际经济指标对如何衡量社会福利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这20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对社会政策管得不够。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速度和翻两番的目标,我的信心太足了。但要发展成一个全面的现代社会,还要做许多改革。 如果GDP以每年7.2%的增长率,到2020年达到3000美元没问  相似文献   

4.
正【策划人语】GDP,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物,从1985年开始,一路走来,承载了诸多的是非与无奈。客观上说,GDP只是衡量一国、一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过去数十年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GDP增速,不仅使我们创造了世界眼中的中国奇迹,而且对于现今的中国,GDP也自有其深远意义。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把GDP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盲目追求和过度迷恋GDP,达到了扭曲、畸形和癫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重重阻碍,如何有效调节经济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宏观经济统计的指标,直观地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调节我国经济的关键。笔者就从GDP出发,围绕这一宏观经济统计的指标对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经济统计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6.
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也就是要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到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指标的科学发展观上来.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行业朝气蓬勃的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问题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其中占有重要比重的能源消耗集中在了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能量方面,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能耗统计中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就就占据了65%。所以通过合理措施来降低并节约空调能耗是每一个暖通专业工作者的义务,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暖通空调系统要求经济节能,舒适安全,节能环保,这也对暖通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货币政策方面,汉朝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汉初的"放铸"政策到汉景帝的"重禁"政策,货币政策的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作为西汉的著名政论家,贾谊的货币思想虽未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但这一思想对于后世货币政策的制定起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中"货币非国家化"以及货币数量论中关于货币发行权的理论观点,从时代背景、历史因素等方面,对贾谊的经济思想中关于货币思想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单位GDP能耗的投入占用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单位GDP能耗反映国民经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它的变化同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密切相关,基于我国1992、1997、2002及2004年30部门能源投入占用产出表,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能源直接消耗技术、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总量等因素,建立了我国单位GDP能耗的投入占用产出因素分析模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揭示了我国10年来单位GDP能耗变化的成因,为国家制定节能降耗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部城市经济处于快速稳定增长的阶段。本文运用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和相应的人均指数增长率测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趋势。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参数。同时,论文采用人均财政收入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序依据,是因为财政收入与GDP直接相关,且前者有更强的约束性和可靠性。在论文中,论文运用1998-2007年10年的人口、地方财政收入、GDP数据,西部48个城市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GDP分3组进行面板数据测度,测度了人均GDP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年增长率和人均GDP年增长率。测度结果表明,人均财政收入年增长率、人均GDP对人均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良性指标。测度结果表明,西部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超大城市规模公共服务的人口规模效应,一种是中等城市的优势主导产业的产业规模效应。同时,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低水平发展的城市宜调整发展战略,并得到相关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我国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如何努力开创县域经济新局面,结合我们卧龙区的实际,我认为应做到“三个坚持”。一、坚持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一是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形势所逼,形势所驱。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迫使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对于小康社会,国家统计局出台了一个基本的衡量体系。对照这个衡量体系的主要指标,在经济发展、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生态环境等方面,我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次,周边区域竞相发展的态势迫使我…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环境状况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2006年,中央把"降低能耗"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核心约束性指标后,地方政府不惜牺牲环保发展经济的冲动逐渐冷  相似文献   

13.
对外贸易依存度定义决定了它首先是作为开放条件下各国争夺市场的反映指标出现,是各国国际经济竞争关系的综合体现,其次才是作为衡量指标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对对外贸易依存度进行探讨,判断它是否能在开放条件下同各国经济发展有着平稳的联系,而不仅仅作为单一的衡量一国国内经济情况的指标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炭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及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梦楠  周德群 《管理学报》2008,5(5):717-721
采用BA I与PERRON的结构断点检验,对我国1952~2006年间,GDP增长与煤炭消耗时间序列进行了研究,发现各时间序列均为围绕着多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过程。对去势之后的两指标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进行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只存在着从煤炭消耗到经济增长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这一结论对于未来制订我国的环保与能源发展政策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力军说,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当中明确要求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的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是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转型的重要内涵。对企业来说,则指明了未来几年投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斌 《领导文萃》2015,(1):24-26
<正>以GDP论英雄,弊病是激励地方政府与官员深度介入经济,催生了权力主导、债务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以GDP论英雄,可以消解这个弊病。但GDP及其增长率总归是客观可比的指标,替代的一套指标至少也要客观可比才行,否则会产生新的、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弊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逐渐优化,京冀地区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引擎,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通过计算北京河北两地区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占比,分析了两地区工业结构的变化。另外选取了从业人员,固定资产这两个指标,计算出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进而得出综合生产率这一衡量工业竞争力的指标,分析了北京与河北不同产业的竞争力,并在产业转移及结构优化升级上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国际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评价只能通过一系列与此相关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客观的加以衡量。构建的评价指标系是否科学、系统、全面和可行,直接关系到对区域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是否准确,从而影响到重大经济决策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本文对区域国际竞争力发展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自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以来,R&D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R&D是一种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知识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但R&D投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仍是一个未破解的难题。本文通过建立模型,以我国为样本,定量地分析了R&D投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R&D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内的"经济特区"和"政策试验田",是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其效果究竟如何需要验证。本文采用1994~2012年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显著地促进了地区GDP和人均GDP的增长,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国家高新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相较于较高等级的城市,较低等级的城市从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中获得了更快发展。本文的研究表明,作为"政策试验田"和"经济特区"的国家高新区不仅可以驱动经济发展,而且通过对其合理布局,还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这为国家高新区的未来布局与其他相关政策的设立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