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景仁 (1 749- 1 783 ) ,字仲则 ,又字汉镛 ,自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 ,乾隆时期诗人。他“四岁而孤” ,家境清贫 ,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 ,曾四方奔波 ,但一生怀才不遇 ,穷困潦倒 ,年仅 3 5岁 ,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有诗集《两当轩集》。黄景仁对古、近体诗均有所长 ,尤擅歌行与律诗。他的古体诗素来服膺李白 ,其性格、气质都与李白有相似处 ,但他能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从《两当轩集》来看 ,他主要师法“三李”、“二杜”。他的诗中 ,李白的豪放、飘逸 ,李贺的凄怆幽峭 ,李商隐的悱恻典丽 ,杜甫的沉郁顿挫 ,以及杜牧的风流洒脱 ,都…  相似文献   

2.
黄景仁是清代著名诗人,“毗陵七子”之一.李圣华先生的《黄景仁诗选》以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两当轩集》为底本,参以其他刻本与选本,选黄景仁诗348首.经校勘整理,发现《黄景仁诗选》存在诸多文字误植及注释错误,这主要源于作者不够“知人论世”,未区分形近、意近字,不明平仄,不辨韵脚,不识对仗,不解诗意,错认僻典为熟典,典故出处失注.  相似文献   

3.
蒋士铨,字心余,号藏园,江西铅山人,与袁枚、赵翼鼎足为三,在清代诗歌史上被誉为“三大家”;他又是“南洪北孔”之后的一位重要戏曲家。其《临川梦》虽“离奇变幻”,“竟使若士先生身入梦境,与《四梦》中人一一相见”。但其大关节目基本符合汤氏事迹,点染、虚构亦皆有史料为依据。本文拟对《临川梦》这部为汤显祖立传之作,作一番肤浅的评论,以就正于方家同好。蒋士铨作为一位戏曲家,有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蒋氏的时代,是昆山腔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4.
两当起义是习仲勋等老革命家发动和领导的甘肃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因为历史原因,两当起义向有“两当兵变”、“两当兵暴”、“两当暴动”等不同称谓。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考察和这些称谓内涵的分析,应该将这一革命历史事件正名为“两当起义”。对两当起义的遗址变迁做一文献性调查和历史性追溯,可以洞开我们对这一革命事件的认识视野:除起义旧址张家大院外,今杨店乡(杨家店子)两当起义部队驻地旧址,列入两当起义遗址是符合文献载录和历史实际的,具有重要红色文化价值,对丰富两当起义遗址的表现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清代诗歌系列考证中的一组文字,旨在解释有关重要作家与作品的某些具体问题,纠正旧有的疏忽和错误。主要包括:一、施闰章和施彦恪父子对饭店主人“王翁”的记载分歧;二、朱彝尊有关传记资料中的重大失误及其成因;三、屈大均与厉鹗并非同时代人物;四、查慎行《牵牛花十二韵》朱彝尊同作的下落;五、吴雯《莲洋集》内部的作品重出问题;六、蒋士铨的生卒时间订正;七、袁枚《小仓山房诗集》及小说《子不语》对蒋士铨梦做冥官一事的错误叙述;八、袁枚《随园诗话》及相关作品误记蒋士铨梦偕袁枚登山诗。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的《车酋轩语》包含“语行”“语学”“语文”三个部分,而有关治学、读书方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语学篇。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注重根柢之学;第二为学忌分门户;第三读书要博而约,约而博;第四读书不找借口,持之以恒。我们通过对《车酋轩语》治学方法的研究与总结,希望能给现代学人的读书与治学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戏曲史上彪炳千古的不朽之作——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问世以后,后世不乏学汤为人者。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的蒋士铨,就是在人品上仰慕汤显祖,在创作上追步临川遗风的著名戏曲家和文学家。  相似文献   

8.
孟萌 《新天地》2011,(11):94-94
关于《项脊轩志》这篇文章的主旨,近人林纾认为全文以轩为线索,“将人事变迁,家道坎壤,皆归入此轩,作睹物怀人写法”(《春觉斋论文》)。周先慎先生说:“题目是《项脊轩志》,实际目的却并不在写轩。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是人,尤其是他所挚爱和怀念的先大母、先母和亡妻。”这些论断被普遍接受。而笔者认为,伟大作家的经典名篇常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同的解读角度,《项脊轩志》一文,不仅是睹物怀人,其中也暗含着作者自己一生精神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谐铎》的美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乾隆年间吴县(今苏州)人沈起凤的《谐铎》,是一部著名的小说集,共收一百二十多篇文言短作。前人对它曾多所褒奖,如蒋瑞藻《小说考证》引《青灯轩快谭》的评赞:“《谐铎》一书,《聊斋》以外,罕有匹者”;蒋氏《小说枝谈》引《搏沙录》的称美:“《谐铎》一书,风行海内”,不是其后一般小说所能比肩的;近代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吴梅也肯定:沈起凤“生平著述,以《谐铎》一书最播人口,几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10.
“两当兵变”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也是甘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一次起义。以习仲勋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中,通过“两当兵变”培育并铸造了伟大的“两当兵变”精神。其内涵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建军之本;中国共产党人化敌为友、壮大自我的政治境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袁枚、赵翼、蒋士铨都是清代中叶的著名诗人,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他们三个人之间,相互都有交往。但其中蒋士铨题寄袁枚、赵翼的若干诗文,其本集却没有收全,由此引发了后人的某些误会。兹将这些作品搜集在一起,并进行必要的考证,这既有助于文献整理,同时也能够澄清某些历史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新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攻坚深化,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第三、第四代党中央与时俱进,在五大方面创新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才理论。从"关键在人"到"以人为本",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资源",从"优先发展教育"到"人才强国",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从"两个尊重"到"四个尊重",体现着传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并把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与时俱进,并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列起来,共同构成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是由不同时代的社会实践、历史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通过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和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 ,阐述了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思想内涵 ,指出我们要深刻理解并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为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认真履行“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世纪高等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科研水平,实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挖掘办学潜力,深化改革,实践"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等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代表最大多数人民利益,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哲学意蕴:其一,是把发展 看作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其二,代表大多数人民必须正视当前利益格局的变化;其三,是坚持唯物史 观,回应各种错误思潮。  相似文献   

18.
当中国共产党即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历史关头 ,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邓小平、江泽民将艰苦奋斗与反腐败并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 ,胡锦涛再提艰苦奋斗具有现实针对性。党的三代领导人论述艰苦奋斗的核心 ,就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高校要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出发,认真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任务;要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肩负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的光荣使命;要以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