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增进民生福祉是政府应当履行的核心职责,也是地方政府良治的基本表现.而破解当前民生难题,改善民生发展绩效依赖于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共文化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优化,需要政府提供更富效率、更有效果和更为公平的民生性公共服务.为此,文章立足转型时期民生发展的现实背景,基于民生保障和改善视角,尝试从价值取向、范围选择、内容界定和过程逻辑四个维度构建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私营企业、公民个人以及公民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主体参与公共生活治理是公共生活"民主性"的主要标志,也是实现公共生活"公共性"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梳理和诠释公众参与对民生类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可能影响机制,并从强化信息公开、扩大过程参与和促进政府回应三个维度提出改善民生类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公众满意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价值取向.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结合福州市实际情况,构建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将公共服务的研究范围界定为能使公民的某种具体的直接需求得到满足的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评价指标体系,依托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开展公共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群体、不同区域居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与需求,并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探讨影响政府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因素,探索提升公众满意度的途径,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本民生事业是民生事业中最基本最突出,且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基本民生事业发展是公共财政建设的现实选择。当前,我国基本民生事业存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住房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政府的公共财政政策着力点应在扩大就业,改善就业结构;增加教育投入,重点在于基础教育;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促进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支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撑起人民健康的保护伞;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缩小贫富差距;利于百姓居者有其屋等方面,以促进基本民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深圳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不仅将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能具体化和可测度化,也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工具或机制.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实施,既可能产生引导政府施政理念转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促进政府公共决策科学化以及改善和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等正效应,但也可能产生导致公共利益损失、公共财政危机,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等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利用陕西省513位农村居民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从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文化与体育、农村基本住房保障、农村社会管理、农村居民劳动就业8个方面,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公共服务满意度对陕西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同时,基于地区、收入、受教育程度分组情况,重点考察了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满意度对陕西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的群体差异。研究发现:1)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文化与体育、农村基本住房保障、农村社会管理、农村居民劳动就业满意度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农村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最弱;2)农村基础教育对低收入、低学历农村居民幸福感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对关中和陕北地区农村居民、低收入和高收入农村居民、低学历和高学历农村居民幸福感表现出较高的正向影响力,农村社会保障对所有分样本(除陕北地区外)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均较大。进而,从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满足农村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生状况没有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步改善,降低了居民幸福感,需要增加财政投入和适当融资,提高民生资金和设施的利用效率,为此应重视居民意愿,让公众从时效、便利、成本和公正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日常化的民生服务满意度评价,并将结果纳入官员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民生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生建设,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进行的,但却取得了重大成效,这从陕甘宁边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包括医疗卫生、社会经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看出。因此,从多种视角看边区民生建设的成效,是对边区政府实施的改善和保障民生的...  相似文献   

9.
民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绍兴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民生实践走过了发展经济带动民生、深化改革保障民生、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二五”期间,绍兴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点是要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导向,以推进创业就业为基本路径,以办好民生工程实事为重要抓手,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民生改善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着力改善民生。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地方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我们认为,新疆各级地方政府都应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公共服务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机制,通过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为改善民生做出主导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