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双重结尾之一是莎拉遇到了代表自由的但丁·罗塞蒂,这似乎意味着莎拉超越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获得了最终的自由。然而她和罗塞蒂相遇的必然性则表明,这个看似走在时代之前、具有鲜明女性独立意识、傲立于世的新女性即使在遇到罗塞蒂后,在罗塞蒂这个强大的父权主义者的身影后,仍未摆脱当时社会男女两性关系中的实质——“男性中心意识”的阴影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作品以当代知识女性试图突破传统价值观念、追求自由和人格独立以及寻求人生出路为主题,真实反映当代英国社会女性的生存境况.《夏季鸟笼》以叙事者莎拉的角度描述年轻女性面临未来选择的困惑,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小说表面上围绕莎拉日常生活展开,而真正的主线却是路易斯的人生选择和婚姻难题.德拉布尔在运用传统的叙事手法时大胆创新,并借助象征手段,暗示女性无论如何挣扎都难以逃脱宿命,而小说人物路易斯的独特价值应该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长篇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表现了人在一个荒谬、丑恶、冷酷的现实世界中为获取存在和自由所经受的焦虑、仿徨和苦闷。其男主人公查尔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名贵族青年,他既是最能适应生存环境的人,又天生有着自由的意志,背负着时代所赋予的枷锁而内心却充满了对维多利亚时代虚伪和做作的愤恨与不满,处于历史性的困境。查尔斯和自由的崇尚者莎拉相识之后,他们二人在寻求自由的道路上的不谋而合使他心中压抑的天生对自由的渴望之情一步步地被莎拉触动、点燃并燃烧,最终追寻莎拉而去。查尔斯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维多利亚时代束缚下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到战胜自我的精神蜕变,最终突破了那个时代的束缚。  相似文献   

4.
在《夏季鸟笼》中,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展现了以莎拉为代表的年轻的知识女性为突破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传统道德的束缚,获得独立自由的人格,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家”的意象贯穿小说始终。女性要摆脱传统意义上的“家”,心中满怀对“家”的美好憧憬,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建立现实中的家。然而,心中“家”的蓝图是不可能实现的,任何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都无法进入理想的“家”。回“家”的路总是阴冷的、渺茫的。无论怎样挣扎,女性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宿命。  相似文献   

5.
在《夏季鸟笼》中,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展现了以莎拉为代表的年轻的知识女性为突破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传统道德的束缚,获得独立自由的人格,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家"的意象贯穿小说始终。女性要摆脱传统意义上的"家",心中满怀对"家"的美好憧憬,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建立现实中的家。然而,心中"家"的蓝图是不可能实现的,任何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都无法进入理想的"家"。回"家"的路总是阴冷的、渺茫的。无论怎样挣扎,女性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宿命。  相似文献   

6.
《新少年》2011,(12):37-37
莎拉·波吉斯(Sara Burgess)毕业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后又取得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的硕士学位。现在是自由插画师及设计师的莎拉,经常来回飞往在美国、英国及加拿大三地工作。  相似文献   

7.
今年,对被废黜的英国王妃莎拉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莎拉自与安德鲁王子离异后曾一度感到绝望。她曾试图用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来排汇内心的苦闷,有段时间她还带着两个女儿出国旅游,住总统套房,逛豪华超市,毫无节制地“疯狂消费”。结果,当她走出“生活的阴影时”,已债台高筑。据统计,截至去年5月底,她已累计欠下了近700万美元的债务,而其中大部分债务则属信用卡恶性透支。据英国法律界某权威人士说,如果莎拉不能在法定的期限内偿还债务,而莎拉的债权人如决定对她进行起诉的话,莎拉很可能  相似文献   

8.
莎拉.奥恩.朱厄特被誉为美国19世纪下半叶出色的乡土文学女作家。她以清秀娟美的笔描绘了新英格兰地区的风土人情。她的作品大部分描述的是乡村女性,虽然她们中大多要么是年迈未婚,要么是早年丧偶,但是生活的独立和充满活力性情让她们相互照顾、彼此支持、亲近自然,成为朱厄特作品中具有特殊气质的女性群体。  相似文献   

9.
“独立”、“自由”是觉醒女性的渴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她们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女性的理解,关注女性的命运。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了一些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探寻她们对女性主义所做的贡献。女性要独立、自由、争取社会地位。男性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巩固自己的地位,二者问的斗争是不断的。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但不论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不断强大。还是男权社会的坚不可摧,二者的和谐共处才是两性生存的美好前景,就现阶段而言,女性争取独立、自主、解放的进程还是任重道远的。  相似文献   

10.
《秀拉》是莫里森以小说为媒介进行的一场人生实验,旨在检验她心中的叛逆女性能否自由地生存和成长。秀拉僭越了男性的自由,走出了传统的女性空间,开始了自我追寻、自我发现的探索旅程。虽然她的追求是失败的,但她的离家远行、自我追寻、性的体验,甚至她极端个人主义式的彻底反叛,突破了传统女性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标志着女性成长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把自由理解为福尔斯所倡导的相对自由,那么,《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萨拉就是自由的。萨拉的自由主要来自于她在社会中的隐身,隐身不仅得益于她自己虚构的爱情故事以及她在罗塞蒂艺术世界的逃遁,还得益于叙述者、查尔斯、格罗根医生等男性的帮助。萨拉的现身是她无法逃离现实世界的结果,现身引发了她对自由与责任的重新思考,同时也激发了查尔斯对生活以及婚姻的重新认识。小说的开放结局为萨拉的隐身提供了新的维度,隐身与现身的变奏承载着以人物自由为主线的小说叙述自由。  相似文献   

12.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就获得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后现代小说永恒的经典。围绕着作者对作品中女主人公萨拉这一形象的精心塑造,不少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在萨拉反叛传统、自我放逐的背后,是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男女平等、精神自由的不渝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夏日的鸟笼》中的主人公撒拉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进行了分析 ,结合她的决不轻言放弃的性格特征 ,作者认为撒拉所表现出的某些悲观的情绪只是一时冲动所致 ,其实她的内心深处的梦想从未曾动摇过。她失望而又希望 ,以乐观、现实的态度投入生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互文性理论出发,分析动画片《怪物史莱克》的女主角菲欧娜公主及其所代表的女性形象,并将其与传统经典童话文本(含动画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指出菲欧娜女性形象的颠覆性及这种颠覆的不彻底性.本文认为,作为一名追求爱情自主的女性,菲欧娜公主仍无法摆脱男性话语的魔咒.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对自然充满热爱和敬畏的19世纪美国女作家,萨拉·朱厄特在其作品中描绘了不少动物意象,表达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遗憾的是,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拟在生态批评崛起的背景下,透过这些动物意象,从生态整体主义、生态伦理和生态忧患意识等三方面解读朱厄特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6.
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非凡的女主人公简·爱 ,简·爱相貌平平 ,但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其原因就在于她独有的性格魅力。她敢于反抗、敢于争取平等、独立和自由 ;与众多普通女性不同 ,她敢于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情 ,蔑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同时她又具有善良的品质 ,她如一团火 ,温暖、明亮、纯洁。她向人们证明了美貌并不是女性唯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庐隐作为亲历“五四”妇女解放大潮的新女性作家,创作的小说凸显着鲜明的女性意识,而基督精神对她的女性意识的表达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平等与博爱思想催发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使之在追求个体的独立自由的同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二、女性意识在现实的突围中陷入困惑,在忏悔与皈依中不断挣扎以寻找出路。基督精神渗透在庐隐的小说创作中,增强了庐隐女性意识表达的迫切性和厚重度,使之散发出永久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在写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而且她的思想也很前卫。她的著名散文《自己的一间屋》堪称女性主义宣言书,在作者眼里,"房间"是女性的"圣所",拥有自己的一间屋,意味着女性拥有一定的自由,这样,女性才能获得身体和心灵的自由,才有安全感,也才有可能学习和创作。这种观点在她的小说中也有所展现,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很多时候对"房间"充满眷恋,把它看成是"圣所"。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提及萧红,人们往往谈论的是她传奇的生活经历,或是“左翼女作家”的身份,对她的作品与才华反而鲜有涉及。直至20世纪80年代《萧红评传》的出版,才真正揭开了全面研究萧红的“扉页”。萧红在其近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既超越了时代写作的局限,又突破了女性写作的藩篱。在女性自我与人类的平衡木上,她成功地找到了表达自身体验与抒写人性的契合点,在自我审视中贯穿着对人性的思索与拷问,在深刻洞察中又浸润着个人情感,既立足于自身又站在更广泛的“人”的层面上,保持着心灵的自由与敏锐的文学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