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清真食品认证与宁夏清真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佳 《中国民族》2012,(6):62-63
宁夏有"中国回族之乡"、"中国清真美食之乡"等美誉,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清真饮食文化,成为中华伊斯兰文化的一朵奇葩。这些特有的人文资源,已成为宁夏发展特色民族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清真产业已成为宁夏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1月,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宁  相似文献   

2.
撒军 《回族研究》2006,(1):145-147
“人情”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这种类属“世俗文化”的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形成背景、发展经历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尽显差异。这些普遍存在于我国社会中的“人情”在回族乃至宁夏南部回族聚居区的个案表达又独具特色。本文试图从中寻找“人情”在回族聚居区所形成的“人情圈”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及运作的独特程序,从而确认“人情”是回族民众相互交往和“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准则和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一、回族社会与发展形态(1988年) 回族人口的职业分布特征 赖存理 《贵州民族研究》第1期第54页 关于回回民族“当代意识”的思考 冯增烈 《甘肃民族研究》第2期 泉州陈埭回族社会现状调查 麻健敏 《民族理论研究》第2期第83页 回族的空间迁移过程与民族心理素质的基本特点 陆玉麟 《宁夏社会科学》第3期第15页 回顾宁夏回回民族问题的研究事业 余振贵 《宁夏社会科学》第5期第5页 近期宁夏回族聚居地区婚姻状况现存  相似文献   

4.
宁夏农村回族的择偶习俗主要体现在择偶过程中的说媒、看家、“说色俩目”、“插花”等诸方面。该习俗对于促进回回族的繁衍与发展,增强回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认同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宁夏农村回族择偶习俗还存在着结婚费用过高、铺张浪费等问题,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沉重负担,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是大势所趋。在大调解时代来临之时,宁夏具有不可比拟的本土资源,那就是阿洪调解。阿洪调解对构建和谐宁夏、法治宁夏、平安宁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本文以个案的形式分析了阿洪调解的特征和式样,并在论述阿洪调解与伊斯兰教信仰的关系、阿洪调解与地方语境下回族社会控制方式的关系、阿洪调解与现行诉讼的关系中解释了阿洪调解在宁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应将阿洪调解进一步程序化、司法化的呼吁。  相似文献   

6.
在祖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 ,回族以其“大分散 ,小集中”的分布特点著称于世。这样的分布特点是回族几百年来 ,与汉族等民族相互团结的结局 ,也是回族几百年来求生存图进步的结果。一我国回族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相对集中外 ,其余均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散居于全国各地 ,其中又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云南、福建、安徽等省人口较多。几百年来 ,回族人不管迁徙何处 ,其对伊斯兰教教规教义的遵从和重商求利的经商活动特征始终不变 ,并在若干行业形成自己的优势特长。但是 ,如果把祖国西部相对固定和集中居住的回族人同内地杂散居且…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上是和谐的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对于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构建和谐的回汉民族关系是宁夏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宁夏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要求,是宁夏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音乐:回回音乐的母体基因谈到回族音乐,人们不免会联想到那回荡在连绵群山中的“花儿”。那么,“花儿”究竟是回族所独有的呢,还是汉、回、东乡、撒拉、土等多民族共有的?是仅宁夏山区才有“花儿”呢,还是西北甘、青、宁、新诸省区都有“花儿”?回族除与其他民族共同占有“花儿”外,有没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花儿”?除“花儿”外,伊斯兰音乐对回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有何影响?回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其他少数民族—样,回族音乐文化也是我国灿烂辉煌的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回族音乐的流传与回族在…  相似文献   

9.
对开发宁夏回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陶雨芳 《回族研究》2002,(1):106-108
“农家乐”是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旅游模式 ,宁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回族农家乐”对提高宁夏旅游经济 ,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我们必须将其与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得以长久而稳固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回族与宁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中国回族有900多万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回族179万人,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自从公元13世纪第一批回回民族来到这里,回族人便与宁夏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尽管族际婚已成为研究民族关系、民族过程的不可回避的话题 ,但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问题的敏感性使西北回族的族际婚在大多数家庭中仍不被认可 ,而族际婚的上升仍是西北回族群众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回族族内婚在现实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和结果如何 ,这些问题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未来走向、民族的现代化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和融合的趋势等重大社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 ,我来到中国惟一的回族自治区———宁夏 ,在 3个不同规模的城市 :银川、吴忠、灵武作了 3个月的调查 ,对回族婚姻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以引起回族群众、回族知识分子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处理好现实中的矛盾 ,为回族的社会发展和民族繁荣提供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丁俊 《回族研究》2007,(4):47-52
回回民族是诞生于中华大地且文化起点较高的一个年轻民族。回族文化吸纳和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精粹,底蕴深厚,义理深邃,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回族文化不仅塑造了回回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而且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全面研究回族文化,进而深入探究回族文化的核心理念,准确把握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有利于回族人民实现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而且有助于建设中华各民族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和谐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论回汉民族关系亲密的四大共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杰 《回族研究》2007,1(1):5-10
本文重点对人们司空见惯而又习焉不察的回汉亲密的民族关系的共因作论述和分析。全文依次从回汉血缘关系的共同性,回汉同仇敌忾、反侵略、反压迫的共同性,回汉价值取向和性格的共同性,回汉两族语言使用的共同性四个方面有理有据地证明回汉民族从相互接触到相互学习再到相互认同的过程,正是整个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团结再走向和谐凝聚的一个生动缩影。这对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合过程,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民族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干族是指19世纪移居到中亚地区的中国西北陕甘宁回民及其后裔,亦称中亚回族。他们在130年前远离祖国之时,将西北地区的"花儿"民歌也带到了中亚地区。在苏联集体农庄时代,"花儿"民歌曾盛行于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回族聚居农庄,其知名歌手至今健在。苏联时期的东干语文献中也收录有"花儿"民歌。中亚回族传承了中国西北回族唱"花儿"民歌的民俗文化。在海外回族中流传的"花儿"民歌资料,是中国"花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应加以研究、抢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多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结构的普遍存在形态,民族构成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这些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大特色。如何通过国家公共权力,把一国内部各民族成员单位统合到国家政治体系当中,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建构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终极目标和构建过程。本文从决定民族整合内在规定性的特殊矛盾出发,认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增长之"分"与国家统一性之"合"的张力,决定着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逻辑,具体表现为现实性、政治性和构建性三个方面。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承认和保护民族成员单位作为一种异质性要素的集体权利,则是缓解这种结构性张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是在长期的人口流动和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将长期延续下去。移民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必须努力适应当地原有文化,因此,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从移民的"身份适应"、"语言适应"和对当地回族文化的适应等几个方面傲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宁夏分会是抗日战争期间宁夏回族为团结抗战而成立的回族社团,她在积极宣传抗战、创办回民教育、调查回民数目及分布状况、组织回民参加抗战、慰劳伤兵、举办干部会议、筹备干部训练班等方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是宁夏回族史上影响最大的社团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丁赛 《民族研究》2012,(3):24-34,107,108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委托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2007年所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针对宁夏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汉族和回族劳动人口,证实了汉族男性和汉族女性、回族男性和回族女性间在就业和工资收入上存在差异,并就汉族和回族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同时,利用一些计量分析方法解释了形成差异的原因。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内部的性别收入差异明显大于汉族内部的性别收入差异。计算结果说明宁夏劳动力市场中对女性存在性别歧视;汉族女性的收入歧视指数大于回族女性的收入歧视指数。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城市就业率、行业、所在部门、职业种类等对汉族和回族,以及汉族和回族的不同性别的就业和收入差异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自创办起就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团结抗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华日报》对广大国统区回族民众的爱国行为展开积极报道,称赞回族同胞参与抗战救国的行为,还对陕甘宁边区的回族民众进行了报道,展现了边区回族的崭新风貌。通过研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回族的报道,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回族的抗战贡献以及中共中央为维护全民族抗战所作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0.
胡云生 《回族研究》2004,7(1):48-57
河南回族掌教制度历史变化呈现出的特点,有和全国其他地方共性的东西,也有自己的中原特色。一方面,掌教的职权由政教合一逐渐发展到纯粹的宗教管理,与官方关系愈来愈淡薄,由开放走向封闭;另一方面,掌教制不断地进行调适,掌教内部权力模式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掌教制度的变迁,权力在国家和宗教之间,以及在回族内部之间的不断调整变化,对回族内部松散的联系进行整合和维系,不仅使伊斯兰教在回族内部得以不断地延续和发展,而且加强了对回族认同范畴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