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吉林油田双坨子地区和长岭地区是两个已探明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块,几十个气层分布在几百米至4000米之间,需要封固段的井段长达3500多米。2009年吉林油田在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东部斜坡带大老爷府西2号构造上实施了吉林油田最深的天然气探井——长深10井的钻井施工,获得了良好的天然气资源显示。伴随着长深10井的钻探成功与重大发现,揭开了吉林油田向深层天然气领域挺进的序幕,也为该地区的深层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增加了信心。因此相应的固井技术研究工作十分重要。针对长深10深层气井的固井难题,施工工艺上采用分级固井、平衡压力固井,同时对水泥浆的性能进行优化,为今后吉林油田深层气井的勘探和开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旋转尾管固井是目前国际固井领域的一项先进技术,固井施工中采用特殊旋转尾管悬挂器,通过转盘或顶部驱动带动整个尾管串旋转,使水泥浆在其周围均匀分布,防止环空水泥浆窜槽,有助于尾管下入到位,提高顶替效率,能够有效保证固井质量.马101井是川东北地区首次使用旋转尾管悬挂器对油层套管固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CAST-V测井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CAST-V测井适用于套管井和裸眼井测井,既能检查射孔质量,固井质量,可对套管错段、变形、找漏等套损情况进行检测,还可确定工具及异常井段,可检查地层构造及相应参数,识别地层裂缝,判断井壁坍塌。  相似文献   

4.
天津钢管公司是引进世界一流技术装备,专业生产无缝钢管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年产优质无缝钢管 50万吨,其中石油套管 35万吨。主要产品规格为直径 114— 273mm,壁厚 4.5— 35mm。主要产品有石油套管、管线管、高中低压锅炉管、气瓶管、石油裂化管、高压化肥管、蓄能器管、液压支架管等。其中石油套管、管线管、高压气瓶管均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石油套管产品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授予“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其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约 60%,覆盖全国 24个陆上和海上油田,并出口美国、加…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的油田生产作业中,为了避免由于物资短缺造成油井工作无法继续等问题的发生,仓库往往会配送比计划需求量多的油管和套管(简称油套管),未使用的油套管若不能有效回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但是,若回收油套管发生的成本高于油套管本身的价值,油套管回收工作也变得徒劳。基于此,本文建立考虑油套管回收价值的车辆路径问题模型,并设计基于清除小生镜技术的差分演化算法,求解得到合理的油套管回收方案。然后以中石化华北分公司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油田的油套管回收问题为例,求解得到包括17条回收路径的94口油井的油套管回收方案,其中总运输费用为3.72万元,远低于待回收油套管的价值15.03万元,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回收。最后对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以验证模型的鲁棒性。本文的求解结果不仅对油田行业具有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现实意义,也拓展了逆向物流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潜油电泵排量大、扬程高、管理方便且经济效益高,特别适应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的牛产需要。斟此,任濮城油田已开发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濮城油田有电泵井98口,日产液量12658.7t,日产油292t,平均单井日产液131.9t,日产油3.0t,综合含水97.7%,日产油量占濮城油田日产油量的20.8%左右。  相似文献   

7.
扶余油田综合调整改造工程是通过采用油井不加热集输技术。实现了优化简化、节能降耗的目标,为老油田调整改造的简化优化提供了技术储备。我们本着油气集输地面管理技术服从油田开发的需求、服务于油田生产运行管理需要的工作宗旨。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集输工艺怎样更好的满足油田开发需求新途径。目前我厂采用多种油井计量手段,但离满足开发生产需求有一定差距。因此,研究与新集输工艺较完备配套的油井计量工艺手段,已成为紧迫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钻井院钻井所作为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56人科研固队,通过打造卓越团队,研发领先技术,培养出了5名中石化学术带头人,16名油田学术带头人,两度夺得中石化技术发明一等奖,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为打造石油工程铁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河南油田属我国东部老油田,属于开采后期,为实现原油稳产,作业井次逐年增多,其中在井下作业中磨铣工艺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磨铣工艺是井下作业中常见的修井工艺,在油水井作业过程中,由于封隔器出现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多,当封隔器打捞不出来,从而采取磨铣的情况经常发生。封隔器由于结构、材料复杂,磨铣过程中效率较低,影响了作业施工进度,延长施工周期,增加了作业成本。二、封隔器类工具磨铣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0.
在套管变形修复中,冲胀和磨铣工艺为主的机械整形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普遍存在损伤套管、牺牲套管厚度、修整尺寸小、施工周期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液压整形器采用变径钢珠滚压套管内壁的设计,将以往常规机械整形的面接触变为点接触,可大幅增加胀压力,降低套管损伤;中心轴内含短行程的设计确保钢珠胀管突出后能够适量缩回,防止作业管柱卡井;泄压后提放管柱工具可复位,可以实现长距离连续整形;应用小修作业机和泵车即可实施作业。基于上述优点,液压套管滚珠整形器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场应用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静 《管理科学文摘》2011,(18):203-203
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油田修井作业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它们的监督作用,以便有效提高油田修井作业质量,进一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梁惠 《管理科学文摘》2012,(28):205-206
随着油田开发采出程度的提高,原油产量下降与开发成本上升剪刀差的矛盾不断突出。通过开展油井单井成本评价,强化措施论证中的经济评价,开展数模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剩余油规律研究,实施优化组合注汽和间歇注汽技术,减少低效井注汽,提高了油田的经济效益,使油田开发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任彩萍 《经营管理者》2009,(17):379-37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水平井具有穿透油层长,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低、产量高、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受到国内各大油田重视,各油田相继开始了水平井技术研究。但由于水平井井身结构复杂,使采油工艺面临许多技术难题,水平井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滞后于生产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平井完井试油受井身结构影响,其工艺技术较常规直井复杂;②水平井射孔工艺研究起步晚、起点低;③水平井采油技术滞后于生产,采油管柱组合等配套工艺还不完善,常规管柱、管材、井下工具无法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④水平井措施改造、工艺技术实施难度大,如分层段开采工艺、增产增注工艺措施等;⑤水平井修井工艺方面滞后于生产,修井、作业施工复杂,如冲砂、打捞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洋石油已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而钻完井管理作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钻探项目是复杂的资本密集型项目,需要有效的项目管理才能确保取得成功。本文讨论了技术提升以及有效的项目管理在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钻探行业中的重要性,并以渤海油田为例,阐述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如何改进其项目管理实践,以确保钻探项目的成功。该研究强调了有效的计划、风险管理和沟通对于确保这些项目成功的重要性,探讨了优化和提升海洋石油钻完井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潜油电泵是油田的一种重要的机械采油设备,同时也是油田的主要耗能设备之一,找出其节能潜力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油田的实际生产出发,以我国某油田为例,对其潜油电泵井的运行现状作出分析,提出具体的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和方案,并找出其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6.
机械采油在油田开发中占有主导地位,井下工具、杆管是机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井况逐渐恶化,给原油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井下工具、杆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作业后勤场站生产实际出发,在管理中广泛推广应用“质量四法”,创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基层质量管理新模式,丰富了质量管理内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电磁探伤测井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功能特点及在某厂的应用情况。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多层管柱的腐蚀、变形、裂缝及壁厚进行检测,可准确指示井下管柱结构、工具位置,在PTH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套管发生变形、损坏和腐蚀,直接影响油田的油气产量和注水井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绩效管理的研究相当成熟,在实践上也做过许多探讨。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完善的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组织和员工个体的双赢,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目前国内企业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固井公司职工的队伍整体素质,本文针对固井公司的特点,凝练出以"建家、爱家、兴家"为主要内容的"固心"文化,提高了职工爱岗敬业,凝心聚力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3,(21):F0004-F0004
延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成效(一)坚持不懈实施退耕还林,延安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1999年8月,延安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退耕还林910万亩,占全国退耕面积的2.5%、陕西省的27%,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3.4%提高到2012年的45.4%,林草覆盖率由46.7%提高到2012年的67.7%,年均降雨量由450mm增加到550mm左右,扬尘风沙天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