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1978~2010年全国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差异为研究对象,对各省份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验证了新疆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并用快速聚类法对27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新疆处于资源诅咒严重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选取5个指标对新疆资源诅咒进行进一步分析,认为科技因素对新疆走出资源诅咒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自然资源,既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又可能成为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的障碍,从而使资源型地区陷入“资源诅咒”陷阱.“资源诅咒”会通过初始产业布局、制度环境以及“挤出效应”等途径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大资源开发力度虽然在短期内会促进中西部资源型地区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长期却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抑制了中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进程.中西部资源型地区要从避免落入“资源诅咒”陷阱着手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释资源诅咒原理在现实中表现的不一致性,将经济发展阶段因素引入以构建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的逻辑结论表明,在工业化初期,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初级产品贸易促进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变迁,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福祉;而在工业化初期之后,丰富的自然资源则通过“荷兰病”等机制阻碍经济结构变迁,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表现为资源福祉,而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则遭遇资源诅咒,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框架的逻辑是一致的.通过对经济结构的动态监测,可以将对资源诅咒的事后监测转变为过程监测,以利于采取相应项措施避免资源诅咒;政府应致力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资源丰富区域在资源福祉期应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在预算软约束和中央政府隐性担保下,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会异化为类似“资源开采”,地方政府源源不断地“采掘”地方债,有可能陷入资源诅咒陷阱。在辨析地方债资源诅咒效应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9—2018年我国25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地方债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方债务率的快速增长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资源诅咒效应,过度膨胀的地方债将影响营商环境、扭曲产业结构、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弱化企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效率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在东部资源缺乏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在中部地区,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不显著;在西部资源丰裕而经济相比落后的地区,确定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制度弱化是主要的传导途径。制造业实物资本投资及教育不但不会引起"资源诅咒"效应,反而是传导了正向的资源效应。制造业人力资本对"资源诅咒"现象的传导途径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要解决西部地区"资源诅咒"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传统经济学对于“资源诅咒”的研究重点是富裕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机理,关注经济增长却忽视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归纳总结传统经济学对“资源诅咒”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对生态资源与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研究中的思想、系统观点、生态功能及生态资源价值和生态能力等方面与传统经济学分析进行比较,从而更加清晰地解析“资源诅咒”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资源诅咒”命题对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警示意义在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对西藏资源开发形成一个强大的外在约束;高昂的资源开发成本使西藏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大大降低;资源开发中浪费和腐败行为使广大农牧民无法从资源开采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本文基于对西藏各产业的资源优势、产品需求弹性、产业关联度、市场需求前景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西藏资源性产业如采矿业、建筑建材业、野生动植物产业等不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充分条件,而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西藏“资源诅咒”难题,进而可以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气资源开采成本补偿不足已通过验证,资源诅咒效应显现,资源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部分新疆石油天然气开采成本,但因税率低、国际石油价格低迷,成本补偿不足依然明显。适当的成本补偿区间范围的确定不仅是新疆油气资源开采相关税费制度改革的需要,更是企业持续长久发展的基础。文章采用使用者成本法计算确定新疆油气资源开采成本补偿区间范围的下限值,将新疆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超出新疆各行业平均收益的部分作为成本补偿区间范围的上限值。新疆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成本补偿的区间范围为主营业务收入的11%~36%。  相似文献   

9.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从中国总体自然资源和经济增长情况的比较分析来看,中国"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还难以确定,但通过省级数据的研究发现,就全国各地区而言,能源丰裕度与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呈负相关的关系,"资源诅咒"现象在一些省份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要破解"资源诅咒",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以通过改进和完善预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机制和政策举措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13-218
资源丰裕本应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但在资源丰裕地区它反而影响了经济的增长,在社会稳定领域,丰裕的自然资源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资源诅咒"。A省两个煤炭资源丰裕乡镇的经验表明,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劳资纠纷、地质破坏等是引发"资源诅咒"的中介变量,基于利益冲突-资源诅咒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政府、企业、当地居民三方进行的利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利益分享的失衡是资源丰裕地区更易发生社会冲突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能够做到利益均衡,再辅以善治就能极大地减少社会稳定的"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罗默模型的扩展,构建了一个包括最终产品部门、资源部门和研发部门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工具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积累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是引发"资源诅咒"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资源开发主要通过挤出效应与边际报酬递减约束经济增长,而这种约束效应取决于相对风险规避倾向,资源税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矿业、矿城、矿山、矿工"四矿"问题,并已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表明在我国城际层面"资源诅咒"效应也是成立的.将演化经济学作为分析资源型城市从"无序"到"有序"的方法论,可以发现,资源型城市摆脱"资源诅咒"需要具备投资规模、对外开放、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条件.对包头、攀枝花两座典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矿产资源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福音"还是"诅咒",关键取决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因而,必须为我国的资源型经济提供科学的转型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约束的视角,实证研究广西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开发强度对广西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广西能源开发强度的提升将促进广西经济增长;在能源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随着能源开发强度的提升,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越来越强.为促进经济的增长,广西应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中国中亚石油天然气国际安全通道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全球油气资源供求状况、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从中国能源总体战略的高度,提出构建中国中亚石油天然气国际安全大通道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新疆地缘和能源资源优势,把新疆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石化基地和能源资源国际安全大通道,已成为中国能源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中国中亚地区能源资源国际安全大通道则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资源诅咒"假说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会阻滞经济增长,"将自然资源留在地下"成为逻辑上规避其"诅咒"的最佳选择。然而1995~2009年期间中国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在引入相关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表现出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负相关,而是较稳定的倒U型曲线关系。因此,民族地区的"资源诅咒"是有条件的"诅咒",一定限度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福音";当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时,资源才成为经济增长的"诅咒"。  相似文献   

16.
代际间自然资源消耗行为的福利分析是借鉴代内不同主体间的福利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两代人的资源消耗效率模型,得出了代际间资源有效消耗的基本路径;基于模型对资源消耗低效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从产业结构、代内人资源使用低效以及产品质量这三个维度提出了资源代际消耗福利损失的结构效应、浪费效应与质量效应,并结合中国的经济现实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资源诅咒的化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世纪中期至今,资源富集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从资源繁荣到富饶的贫困,再到资源诅咒的艰辛历程;资源诅咒现象的出现对于资源型经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有一定的必然性;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资源型经济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换,引导资源型企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有助于化解或减轻资源诅咒对资源型经济地区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文章以"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变迁数据"为例,分析了甘肃省居民收入与资源型村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源型村庄与居民收入呈显著相关性,即资源并没有对其村庄内居民的收入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限制了居民的收入增长。这一证据表明了甘肃省社区水平上"资源诅咒"的存在,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资源诅咒背后确实存在着"东部主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一) 建设新疆化工基地,发展化学工业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立足新疆丰富的原料资源和能源资源,贯彻“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和无机盐化工,实行“外引内联”,发展外向型经济,有计划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以适应新疆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新疆化工基地,发展化学工业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必须按照国家确定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和2009年3月湖北大冶、黄石等四个资源型城市分别被纳入国家第一批和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名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问题成为湖北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四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面临资源型主导产业衰退而替代主导产业发展不足的困境,影响了地区主导产业的更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自然资源在产业演进和经济增长中的"诅咒"视角,分析了湖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困境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提出发展非资源型替代产业以实现主导产业转换的产业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