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民族地区当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要会讲汉语,汉族干部也要争取会讲少数民族语言,这要作为一个要求来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要求。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取决于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包括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是党的干部政策和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振兴民族经济,加速民族地区四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其中包括主观和客观的,外在和心理的等方面因素,并使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形成合力,以促进这项工程的完善。本文试结合少数民族干部的心理特点,谈谈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与使用问题。少数民族干部的心理特点,也可称心理状态或民族性格。由于各个民族居住地  相似文献   

3.
大力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工作和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毛主席早在1949年就指示我们:“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双跃进,9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在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并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掀起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高潮,许多民族从封建社会、甚至奴隶社会或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从个体经济飞跃到人民公社。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慈利县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山区大县,全县68万余人口,少数民族40.91万人。近几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取得很大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7940人(含教师),占全县干部总人数的76.79%,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670人,副科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有1850人。一、立足全局,切实加强对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领导为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自2000年以来,慈利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培养选拔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领导,主要抓了三…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党的一项重要民族政策。是改变瑶族地区贫穷落后面貌的关键。 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在《西北民族工作的指示》中就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毛泽东同志这个指示,深刻地阐明了培养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今天,对我们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样有着现实的深刻的意义。因为,要发展经济,特别是瑶族地区的经济,没有大批瑶族干部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因素。海东地区成立以来,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培养、选拔少  相似文献   

7.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包括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一九四九年,毛泽东同志就批示:要“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毛泽东同志并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  相似文献   

8.
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干部的培养一向是重视的.在解放以后的几年里着重培养了政治工作干部,保证了民族地区政权建设和各项改革工作的需要.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事业也发展起来了,这就要求相应地培养出少数民族的专业干部.少数民族专业干部的成长,有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同时也关系着少数民族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选用干部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宋先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后,各地加大了培养和选拔跨世纪人才工作的力度。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较强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搞好选用干部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促进民族地...  相似文献   

10.
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战略措施,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之一。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有着语言、心理、生活习惯上的天然联系,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衡量民族平等和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级保安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已成为保安族地区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为本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池地区是壮、瑶、仫佬、毛南、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地区人口的83.5%。全地区11个县市,其中5个县属少数民族自治县。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对这个地区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建国以来,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河池地区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河池地区又相继成立了罗城仫佬族、环江毛南族、大化瑶族等三个民族自治县,自治县由原来的2个(都安、巴马瑶族自治县)增加到5个,占全地区11个县市的45.46%,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加,文化素质有所提  相似文献   

12.
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这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央民族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关于干部“四化”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主要领导职务由实行自治的主体民族干部担任的目标已经实现,党政一把手的政治、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专业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要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地方,一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民族工作干部的培养阳盛海加强民族工作部门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的培养,是新时期党的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中一项关系全局的工作。民族工作部门少数民族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行为能力直接影响着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加强对民族工作部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对于较好地...  相似文献   

14.
一、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件关系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我们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早在建党初期,我们党就积极探索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1922年7月,在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明确把解决民族问题列为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之一。1928年6月,党的六大专门作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案,指出正确解决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对于革命有重要意义。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要求中央临时政府特别注意“当地干部的培养与提拔”,“尽量引进当地民族的工农干部担任国家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34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建国初期民族教育的基本情况、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培养民族干部的需要而采取的灵活有效的措施,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内普通高等学校中最早举办民族预科教育的大学之一,预科教育是中央民族大学办学的一大特色。1950年11月24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六十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明确规定,中央民族学院的任务之一是“为国内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以及发展政治、经…  相似文献   

16.
八月的广西,艳阳高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罗黎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谈到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广西的民族工作,罗主任充满激情娓娓道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这几年民族工作主要是围绕着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做好:一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三是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四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区党委、政府从2002年至2004年累计投资78个亿。其中一个是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投资29…  相似文献   

17.
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已成为当前我国解决民族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作了重要指示。会议就面向九十年代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作了部署。详见本期《新形势下的民族干部工作》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的带头人,其素质的好坏与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关系极大。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干部较之过去思想解放、眼界进一步开阔,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水平都有一定距离,造成这种距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少数民族干部的整体素质仍不  相似文献   

19.
党和国家十分关注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解放后从内地陆续调派了大批科学技术干部去民族地区工作,随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各地也逐步培养了一些科学技术干部,这就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民族地区的科技队伍。这支队伍在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作出了贡献,起了积极作用。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学大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十年动乱中,林彪、“四人帮”一伙利用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说法,作为在民族地区推行极左路线实行法西斯专政的理论基础。他们鼓吹这个“论据”,别有用心地把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对民族工作的危害是很大的。“文化革命”期间,在许昌地区,党的民族政策遭到践踏,是非被颠倒了。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说成是掩盖阶级矛盾,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说成是用民族化取代共产主义化,搞民族王国;把注意民族特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说成是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