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德伟 《老年人》2005,(12):18-19
蒋泽民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名战士。1939年,他奉命来到重庆,参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筹建工作。不久,又将他调回延安,给毛泽东当保卫参谋。回到延安,叶子龙领着蒋泽民去见毛泽东。同去的还有李德山,也是新调来的保卫参谋。毛泽东亲切地问这问那,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和工作。毛泽  相似文献   

2.
和杀人有关     
和杀人有关文/他他都说记者是无冕皇帝,笔杆子一伸,如圣旨一般,无人敢惹。可是,他们的酸甜苦辣又有谁知道呢?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听《浙江青年》报社的记者宋笑梅小姐讲的。那时,我也在《浙江青年》报社打工,同样也做记者,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一有...  相似文献   

3.
孙蝶平 《老年人》2012,(3):38-39
抗战时期的重庆中共南方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战斗司令部和指挥中心,也是国统区同延安联系的桥梁。它在国统区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大后方的党组织和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朽贡献。一中共历史上曾三次组建过南方局:第一次是1927年8月~10月,第二次是1930年8月~1931年1月,第三次  相似文献   

4.
延安整风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思想教育运动。因这场运动从延安开始又以延安为典型,所以历史上称为"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运动,使人们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全党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党员觉悟,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伟大创举,推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5.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本刊重访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三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在那里,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次又一次做出重要决策,他们的无私奉献换来新中国的诞生;在那里,名为“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力量深深扎根,不断生长,壮大……  相似文献   

6.
陈嘉庚刚到重庆没几天,中共参政员叶剑英、林祖涵、董必武就登门拜访,不久,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又举行茶话会欢迎陈嘉庚。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社会建设的良好开端,她向全世界展示了"东方魔力"和"兴国之光"。面对"雷公事件"等社会事件,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彻底地改造了延安社会,改观了当时不和谐的局面,形成了新中国的雏形。延安时期社会管理经验对当前中国社会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3年前,我曾在一家小报社当记者,在我凭借发表的一摞作品而洋洋自得时,报社进行机构改革,和我一同编辑副刊的一位同事被留用。而我则被辞退了。我愤愤不平,刚进这家报社时,那位同事发表的作品屈指可数,根本无法与我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人民日报社、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建筑设计院、建设部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中国市容报社和中国公关协会、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等数十个单位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策划的“延安城市形象推展体系”已于年前完成了系统设计,以咨询文案形式提交的策划报告将为相关的领导和政府部门提供分析、决策的依据和参考。延安城市形象推展体系的设计宗旨重在开发延安独特而丰富的形象资源,强调延安的城市本质与特色,形成一种其它城市无法类比的有助于区域  相似文献   

10.
妙招聘记者     
尹成荣 《职业》2011,(34):39-39
某报社新招一批记者,对记者的要求除了必要的文凭外,在反应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也做了一些要求。通过初试的人,便进人了最后的一关——综合面试。  相似文献   

11.
寥落 《现代交际》2006,(3):43-43
1943年,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返回延安,途经西安,国民党西安最高军事首领——第八战区副司令胡宗南为周恩来洗尘。胡宗南吩咐黄埔六期以上三十余名将官携夫人出席酒会,授意他们以礼相待,制造友好气氛,把周恩来灌醉。招待会在小雁塔举行。胡宗南想灌醉周恩来的打算被  相似文献   

12.
李升平 《老年人》2006,(3):25-25
我曾经对一位采访我的作家开玩笑说:“上帝派我到这世上来,也许就是当记者的。”人老了,喜怀旧。我常常回忆自己这一生颇有点传奇意味的记者生涯。记得读高小时,寄住在一位亲戚家,他家订有一份《大公报》,我常常被报上那遍访天下、非议时政、指斥高官、忧国忧民等内容的文字所打动,心想长大后也能当个记者就好了。解放初,我在区政府当秘书,区长是一位南下干部,最喜欢宣传好人好事,天天催着我写报道稿。很快,《衡阳新闻》《(衡阳日报》前身)聘我为通讯员,不久又要调我到报社。然而,区长死活不肯,说我“这支笔杆子用得着”,但终究敌不住地委的…  相似文献   

13.
周艳 《中国扶贫》2016,(13):65-68
村官培训,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五年来实施"支持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的主线.在连续五年间的村官培训班上,记者采访了北京、正定、秦安、延安、六安、长汀、常林、井冈山、宁德培训班上的部分大学生村官,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深入感受"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带给他们的点滴变化与切实帮助.  相似文献   

14.
华宸 《老年世界》2011,(15):13-14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派飞机轰炸延安。14日,胡宗南指挥7个师15万兵力,大举向陕北解放区进犯。3月19日晨,在南京官邸的电讯员终于收到了蒋介石久盼的胡宗南从前线发来的捷报,喜形于色地报告说:“胡部进占延安城。”  相似文献   

15.
华宸 《中外书摘》2011,(5):69-70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派飞机轰炸延安。14日,胡宗南指挥7个师15万兵力,大举向陕北解放区进犯。 3月19日晨,在南京官邸的电讯员终于收到了蒋介石久盼的胡宗南从前线发来的捷报,喜形于色地报告说:“胡部进占延安城。”  相似文献   

16.
魂系陕北     
提起靳之林,你可能会想到他的油画《南泥湾》,可能会想到他致力研究的"本原哲学",可能还会想到他一直关注的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无论是他的艺术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和陕北延安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当记者来到靳之林北京家里对他进行采访时,这位已经89岁的老人每当谈起延安时总是显得有一丝激动,那里留下了他太多的回忆."俯吮延河水,脸贴宝塔山,十年不眠夜,热泪想延安."当靳之林向记者吟诵起他年轻时创作的这首诗时,依旧显得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7.
石油大王哈默: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美国黑人杰西克·库思是当时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记者。因为种族歧视,在那家报社中他感到四面楚歌,受人排挤。与别人交往更成了他最头疼的事情。 那时,美国的石油大王哈默已蜚声世界,报社总编希望几位记者能采访到哈默,以提高报纸的声誉与卖点。 杰西克便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独立完成稿子,以便让他们不敢轻视自己。 有一天深夜,杰西克终于在一家大酒店门口拦住哈默,并诚恳地希望哈默能回答他的几个简短问题。 对杰西克的软磨硬缠,哈默没有动怒,只是和颜悦色地说:“改天吧,我有要事…  相似文献   

18.
由延安城市形象工程委员会和北京瀛海威通信信息公司联合策划、精心制作的《网上延安》已在国际互联网上顺利推出,并于日前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和部门的有关领导、专家和北京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了会议。陕西省副省长、延安城市形象工程委员会主任巩德顺说,国际信息社会的到来,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唐山军分区干休所组织所属老干部及家属、遗属踊跃参加了由中国老龄协会、民政部优抚安置局、中国关工委办公室、中国老年报社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并获得优秀组织奖。活动中该所所属各休干支部、机关政工科加强对参赛活动的组织领导,购买及网上下载了有关书籍和资料,供老干部、家属、遗属们学习参考,积极为大家参赛创造条件。许多老干部克服年高体弱带来的困难和不便,对照相关书刊、资料,逐题研究查找答案,认真仔细地填写答题卡,体现了较高的参赛热情和对党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20.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教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