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发展目标。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内在驱动,而硕士研究生法律信仰的培育可以在全民培育法律信仰过程中起模范作用,对实现依法治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明确硕士研究生法律信仰培育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分析硕士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来揭示其法律信仰培育的可行性,从而确定培育硕士研究生法律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法治文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底蕴,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力量源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求,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中国现阶段国情面临法治不被信仰、公民法治意识淡薄、法治文化氛围不浓厚等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原因,坚持问题导向,本文从进一步提升全民族法治文化素养、提升公民法律信任感、加强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改革已深入我国各个领域,法治建设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创造更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论述法治建设在中国的形成历史与发展,以及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彬 《现代妇女》2014,(11):180-180
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信真仰理。法律信仰在社会法治建设的今天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法治灵魂的真正实现。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治国方略提出以来,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全体社会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因此,对法律信仰的培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法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新指示、新部署、新规划,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保障人民权益指明了道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必须要将"依法治国"与建设"法治中国"结合起来,依法治国才能建设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五坚持"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原则,亦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特质、法治的公平正义以及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7.
韦付萍 《现代妇女》2014,(12):I0112-I01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做出了庄严的历史选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一重论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义,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的支撑,而这种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只能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今天依法治国的历史征程中,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予以继承和弘扬,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遵循根本方向,坚持正确方针,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社会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并会对依法治国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为了实现建设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中,这是关系到整个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围绕大力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相关探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培育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不断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要充分发挥重点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提高工作开展的质量,推动该项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并对法治政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理念和制度,本文将以此阐释法治政府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不仅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还在于要突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即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整体性是依法治国、依法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行法治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为保障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改革的全面深化做出了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对公权力的规范与制约,其中确保行政权力的合法、合理运行是关键,这既是依法治国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该文以法治政府建设为中心,旨在探寻法治政府的内涵、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以及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政治局学习会时强调,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陈昊 《现代妇女》2014,(9):67-6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并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了总体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要求,切实增强法治建设的责任感,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探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城市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落实,而且对城市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完善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为城市普法行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促进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提升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列举并分析了依法治国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时代内涵和重要任务,提出了在新时期运用依法治国方略发展法治建设的路径,并试图预测中国法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在坚持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战略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科学论断。本文就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问题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开会时间最晚的一次四中全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的四中全会.全会公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意在建设五大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进三位一体建设,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推进;实现四个具体目标,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由此,法治中国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有何关系?如何约束行政权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法治政府建设如何适应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渐深入,高校学生管理也呼唤法制化管理。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用法制化的理念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形成高校法制化工作的育人环境,加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教育力度,建立正当的高校法制化学生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