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通过对许渊冲《长恨歌》英译本在词汇层面上的评析,可发现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运用对于唐诗英译在词汇层面的处理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化负载词汇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界的难题,由于中西文化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 ,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方面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该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本文将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两译本并准确理解原文的思想主旨,灵活、变通地采用翻译方法,使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能够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促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荷塘月色》的三种译本,从音系、词汇、和句法标记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译者翻译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宪法》(2018年修正版)司法部官方译本中有关中国特色法律词汇进行分类——实体性词汇、程序性词汇及混合型词汇,探讨三类词汇英译,发现《宪法》译本充分体现了目的论三原则,在跨文化、跨语种的法律语言交际中为世界法律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杨、黛夫妇合译与霍克斯、闵福德合译的两个不同的《红楼梦》版本中的一些诗歌的翻译,从而指出,在翻译具有文学和美学价值的作品时,应以语义翻译为主,并适当引入交际翻译.  相似文献   

6.
招生简章的笔译中,语义翻译是基础,交际翻译是升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两种策略在译文中达到平衡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对原作忠实,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译文通顺自然,对译作的读者忠实。只有明确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各自的适用条件,才能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中找到平衡,才能最佳程度地完成翻译过程。Peter Newmark理论中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结合的平衡策略,对于招生简章的翻译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翻译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在翻译文本前要对所译作品的背景充分了解。本文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简要介绍了翻译与文化的含义及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巧妙运用了交际与语义翻译来解决此类问题。以此引起译者间的共鸣,使译者对文化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8.
语义翻译是一种以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为中心的翻译方法,不是以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把译文变成目的语文化情境之物。不同于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不考虑使用场合。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本文简述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进行分析,以及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并结合实例进行探讨,试图阐明两者的具体应用方法。交际翻译强调信息产生的效果,更注重读者,而语义翻译则强调信息内容,更注重忠于原文。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两种语言都不会相似到代表同一社会实体,而不同语言间的差异,并非仅仅停留在语音、语义、语法等形式层面上,其实也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间的差异。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些词汇往往包含了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义,这类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多见于文学作品之中,而《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包含了大量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本文节选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的译文,对比了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个译本在个别文化负载词上采取的不同翻译方法,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对译文质量进行了一定评价。  相似文献   

11.
邓玉羽 《现代交际》2011,(10):51+50-51,5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有关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翻译对任何译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借鉴前人对两个译本(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的研究,通过分析两个译本对《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进一步对比分析和探讨了两个译本中对文化内容翻译,意在发掘更多影响译者对文化内容翻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翻译规范理论具有历史性、动态性等特征,通过考察同一作品不同时期译者遵守翻译规范的表现,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同一作品不断被译介,这是时代发展、翻译规范流变的要求,经典重译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基于图里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对比阐释了《快乐王子》不同时期的两个汉译本,以探求翻译规范对译者和译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圣经》是西方最重要的典籍,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它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译本的著作,已有2000多种语言和方言的译本。《圣经》在历史上的这些不同的译本,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圣经和合本》和《冯象译本》的翻译风格和特点进行对比,并且找出各译本的有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一书中所涉及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如何将这些形形色色的饮食名称翻译成英语对于英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欣赏小说内容非常重要。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的两个译本为例,分析并比较了两个译本的译者对《红楼梦》中各类饮食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加州舞娘》(节选)一部美国励志小说。主要翻译对象讲述的故事是名叫格蕾丝的华裔女孩在加利福尼亚州求职舞蹈员的工作遭拒后,选择在唐人街寻找合适的工作。这个过程中格蕾丝的所见所闻均表现出在强烈的文化冲突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或多或少的相隔一座屏障。由于小说原文存在的明显的文化冲突,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文化缺省、信息不对等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加州舞娘》(节选)的翻译项目出发,本文主要采用了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达到了较好的交际和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学问与趣味》的英文译本,简要分析两种翻译技巧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大量文化负载词的产生,向译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翻译转换理论定位于词汇和语句,用现代语言学视角对翻译问题进行诠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基于卡特福德提出的翻译转换理论,以《京华烟云》英文原版及译本为语料,定位于其中的文化负载词,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大方面对各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翻译形式上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但实则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但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会遇到源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或概念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对应翻译的情况,即词汇空缺的现象。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空缺实质上是文化的空缺在词汇层面上的反映。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拟对词汇空缺及其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其外译对于构建"中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形象学视角对比研究《论语》许渊冲译本、辜鸿铭译本、理雅各译本与亚瑟·威利译本中对重要概念"君子"的英译,对不同译本所构建的"君子"形象特点进行描述,发现各译本"君子"形象有所差异,并从社会文化和译者个人因素角度分析差异成因,进一步说明翻译对于形象塑造的作用,为中国形象的塑造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0.
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提出的翻译诗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即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去探究影响翻译的因素。作为风靡全球的英国奇幻小说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带有魔法色彩的奇异世界。该系列第七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主要由台湾皇冠出版社的译者彭倩文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马爱农、马爱新翻译。两个版本的译作各具特色,广受好评,译者们以其出色的语言能力和超群的翻译技巧对原文进行了巧妙的操控。从勒菲弗尔翻译诗学视角,以两个译本为例,集中探讨两个版本是如何将翻译诗学中文学手段、语言特点、原型人物的特点体现于翻译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