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后殖民主义视觉研究翻译,探讨翻译背后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总的来说,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有三种,即杂合式翻译,食人主义式翻译及抵抗式翻译.文中以傅东华的《飘》的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在译本中采用的食人主义翻译策略,揭示这种翻译理论的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种个案研究立足于本土语境,有利于评判性地引进和接受西方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2.
杨婕 《现代妇女》2014,(6):279-280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策略,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归化,和以源语言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两种策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恰当处理好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掌握好分寸,不可走极端,不妨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促进不同语言的互相交融、渗透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翻译方法的目的性,认为翻译方法或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在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指导下,译者可以选择对原文异化或归化。本文主要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有关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选择的问题,说明目的论是如何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起作用的,以及所选的策略又是如何进一步影响译文效果的。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两位译者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译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外宣新闻翻译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支撑,通过《今晚报》海外版上一些汉英新闻翻译的实例来简要分析外宣新闻翻译中"释+译"策略的应用和"再创造"现象的出现,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外宣新闻翻译这一工作过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各国之间文化科技交流频繁而深入,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亚瑟·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句式结构、中国文化负载词和修辞"三个方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进行了探讨。对比研究了韦、许、汪分别采取的归化异化策略与各自译本的表达效果,总结了归化异化策略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7.
诗词,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精华,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化遗产。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其中带有"泉"文化色彩的诗词成为一大特色。本文立足于济南当地著名的泉水文化,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泉"文化诗词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同时将济南"泉"文化诗词翻译与新媒体相结合,探寻中国诗词文化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8.
归化与异化之争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理论工作者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而这种争论主要是从传统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的探讨。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翻译被置于更为广泛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之中。后殖民翻译理论可以为我们探讨归化与异化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语言在现代化过程中沉淀了一种不平等的中西话语权势关系,这与我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有很大的关系。本文试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视角探讨在中西不平等的话语权势关系以及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翻译问题上应采取的道德态度。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对不同形式的语篇进行实际分析,将跨文化交际和语篇交际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对个别段落进行翻译及评价,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交际和跨语篇交际是如何结合的,旨在达到有效的文化交际与传播。在翻译过程中,不要将直译与意译对立起来,要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达到一个平衡,对于归化异化策略,要认识到翻译总是可行的,文化的差异也是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弥补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交换,其本质是信息的传播,特色美食文化的英译是将美食中的文化信息通过解码和编码实现最优化输出。通过研究影响文化视角下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分析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异化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实现对美食文化的有效英译,从而有利于探索切实可行的美食文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有效实现文化输出。  相似文献   

11.
"异化"与"归化"这一概念来自于韦努蒂。关于翻译的策略,韦努蒂认为:"译者可以选择归化或异化的译法,前者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外国的价值观归化到译语文化中,把原作者请到国内来;后者则离经叛道,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把读者送到国外去"(Venuti1995:20)。本文以日语谚语为对象,探讨"归化"与"异化"在日语谚语汉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异化是最大限度地展示源语文化风采的一种策略。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歌其食、颂其事,缘事而发的一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处处都渗透着陕北的各种民俗文化,本文认为在翻译陕北民歌时,应崇尚韦努蒂所倡导的异化翻译策略,保留陕北民歌原有的民族风味。  相似文献   

13.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由于各个民族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方能再现原文的文字信息和文化因素.文中通过对文化差异的阐述提出了直译、意译和异化等几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与生态学有机融合的一个交叉学科。本文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基础上阐述《论语》三译本核心思想,证明了生态翻译理论中的"认知序链"(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展现出新的视角。本文以《论语》核心思想"仁"为中心,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仁"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在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后辈的研究有指导和启发的作用。然而,在翻译理论越发注重实践运用与理论相结合的新翻译时代,钱钟书先生的"化境"的实践作用,越发显现出其劣势。本文通过对"化境说"的分析与评述,旨在讨论,在当代实践运用中,"化境说"存在的矛盾与困境。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中"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被概括为翻译方法中的"三维转换"。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广义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同样适用于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本文以吉林雾凇导游词英译文本为例,结合吉林市旅游文化特色,分析"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在旅游外宣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手段,而翻译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播的环境下,服饰文化的翻译策略主要有异化法、音译法、省译法等,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服饰文化的内容与选择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8.
《镜花缘》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流传到了韩国并被翻译成谚文在民间流传,近两个世纪后又用现代韩语被再次翻译成书出版。韩译本的翻译中凸显出两国文化交流的阻滞与碰撞、误解与扭曲等创造性叛逆。文章通过对韩译本翻译中归化、异化及人称和地名的翻译与原著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的异同及其背后的文化原因和译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宠儿》是托妮莫里森最杰出的代表作,是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作品。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了《宠儿》的翻译策略和特点,分别对潘越和雷格的译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本文指出在对《宠儿》这部作品进行翻译时,译者是采取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的翻译史,翻译领域人才辈出,无数的翻译家进行了大量的翻译练习与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总结出一些有关翻译的标准及规律,其中有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神似",许渊冲的"三美",等等。这些标准以及理论,为今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为经典且广为人知的当属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理论。一百多年来,严复的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的影响极为深远。"信达雅"几乎可以说是传统翻译的代名词和金科玉律,该理论至今仍是翻译界公认的行业标准,对译者起着规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