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孙子·兵法》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意为战场上抢先一步就能制敌于死地,而落后就会受敌所制约。市场如战场。谁先占领市场“制高点”,谁就会主动,取得商战的胜利。 但是,“老子天下第一”的老子也曾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舍后且先,死矣”。美国石油大王洛菲勒也说过类似的话:在市场中,打先锋的永远赚不到钱。这些“后发制人”的锦言妙语,对我们生产经营同样颇有借鉴和启迪。诸如曾经一些地方致富心切,争当“吃蟹”第一人,争相上项目、办工厂,结果“十个厂子十个倒,还有一半贷款还不掉。”还有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黄建武 《经理人》2004,(3):21-21
某种意义上,变动性谈的是管理哲学。在管理科学的一侧,没有各国管理之分,各国应该应用相同的管理科学,譬如战略工具、生产管理、营销方法等等,但因文化的差异,管理哲学有很大的差别。“从管理科学看,没有中国式管理从管理哲学来看,又有中国式管理。”因此,中国式管理的贡献主要在管理思想、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面目     
高低 《领导文萃》2006,(10):157-160
山东曲阜于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祭孔仪式,来自世界各国的参礼团和海内外华人代表躬逢盛典。大典上,新造的孔子铜像首次亮相。媒体也顺势强调:“孔子真面目今天复原”,这是人们“第一次见到中国儒学祖师爷孔子最真实的长相”。笔者心中疑窦顿生。除了孔丘的家人、亲戚、乡邻、朋友、弟子和一切与他打过交道的人,以及与他同时代并有幸一睹其尊容的人之外,还有谁见过孔子的“真面目”?还有谁有资格谈“孔子最真实的长相”?就算是见过孔子的人,怕也没有谁讲清了他的模样。而作为二千五百年后的今人,又如何来判定其“最真实的…  相似文献   

4.
“公平”这个概念,最早是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萌生于心里的。小时候玩游戏,谁也不愿意当“坏蛋”,可少了这个“坏蛋”不行,游戏就无法进行。没办法,“锤子剪刀布”。谁输了,谁当“坏蛋”。后来,下乡插队,干农活,活有轻重,怎么分工,抽签决定,办法虽然原始,倒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大伙也没有什么异议,只是那些派去干重活的人只是觉得自己运气不佳,抽得一个下下签。虽然这种体现公平的形式十分低级,但我认为它是合理的,因为它包含着公平的基本要素。然而,如果公平仅仅就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上,把它与“运气”…  相似文献   

5.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到顶基本建成简短庆祝仪式上,有记者采访三峡三期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兼专家组组长、“两院”院士潘家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老毫不犹豫感慨万千:“三峡建设到今天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那些质疑和反时的人。”一项工程的保质保量竣工,贡献最大的不是那些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那些呕心沥血的科技工作者,那些含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的库区移民……而是工程的质疑者、反对者,  相似文献   

6.
巴西一家跨国公司(Semco)成功地推行了一种“没有经理人的管理”,以此救活了垂死的企业并且使它繁荣。所谓“没有经理人的管理”其实不是“没有管理”,而是没有我们观念中的“一把手”,不再由一个人说了算。这种做法的确值得我们深思。近日一位有影响的专家作了一次关于企业管理热点的即兴演讲,他讲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讲了CEO,讲了独立董事,但最后强调“一把手”应当如何如何。姑且不对“一把手”应该如何的说法进行评估,光是对“一把手”事实的肯定就是对管理热点的嘲弄。既然有一个“一把手”坐阵,他是叫CEO、叫总裁或者其它什么新鲜名…  相似文献   

7.
“门无杂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后多用来形容交友谨慎。“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谁能没有朋友?和普通人一样,领导干部也有人情交往。但是领导于部却又是“特殊人”,领导干部交友,不仅是个人交际范畴的小事,而且是事关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党的形象的大事。因此,领导干部交友就更应慎之又慎,自觉做到“门无杂宾”。  相似文献   

8.
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开会,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我想说的是让我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我们美国人吃香蕉从尾巴上剥,中国人总是从尖头上剥。差别很大。但没有谁一定要改变谁的必要吧?”  相似文献   

9.
关于美国总统,我国近年来流行着一种奇怪的观点,认为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并不把自己国家的领袖当回事,还有人为此论证:“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本国的)历史上完全没有王权统治痕迹的国家。从第一代美国人至当代美国人,没有一个人喊过‘总统万岁’,因而人们从来没有、也不需要有维护领袖的意识。”似乎在个人自由的名义下,美国国家首脑的形象从来都是无关紧要的。事实果真如此吗?美国民众究竟如何对待他们的总统?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开国领袖华盛顿的呢?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很是微妙:有足够多的例证表明,文化与人格像是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一个人尽管没有金钱,没有财产,没有文化,没有权势,但不一定就没有人格。同样,一个人格低下的人,也未必就目不识丁。还有足够多的例证表明,文化与人格倒像有一种反比关系。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是一位政治事业并不成功的政治家,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是在近代人类思想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但同时又是被称作“集伟大与卑鄙于一身的人”。卢梭和黑格尔在学术上均毫无争议地被列入重量级,而他们的私德却只能归入“放荡”一类。但…  相似文献   

11.
如何管理团队中的一致性(“同”)和多样性(“异”)是重要的研究问题。最优区分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该问题的重要视角,个体既有与特定群体保持相似的“同属”需要,也有表现个人独特一面的“区分”需要。这两种心理需要间有内在张力,能否较好地满足和平衡二者会给个体和团队带来影响。本研究指出,该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研究基于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结合最优区分和团队管理研究,构建了在团队管理中如何实现和促进最优区分的理论。研究阐述了如何用时空理论理解团队管理,分析了团队中的“同属”和“区分”在空间(维度、层次)和时间(动态)上的表现与特征。研究提出了基于时空理论的团队最优区分管理框架,指出领导者可以在维度、层次上动态地采取不同措施,以实现对看似对立需要的协调统一。研究借助重心隐喻阐述了该理论框架对综合、系统地考虑多要素的强调,建构了最优区分的时空平衡和时空最优解。研究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实践意义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2.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唐太宗,请求清除朝中奸臣.以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太宗非常重视,亲自接见上书人.问他:“我所使用的大臣都是经过反复考查的忠贤之士,你知道谁是奸臣?”上书人说:“小人不在朝中,自然也不知道谁奸谁忠,但小人有一妙方,只要陛下一试,谁奸谁忠便泾渭分明了。”太宗问:“什么妙方?”上书人答:“陛下与众臣讨论问题时,故意坚持一种错误意见,  相似文献   

13.
管好“难管之人”的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好“难管之人”是领导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同时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何管理“难管之人”,我认为有四点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4.
前一个时期,在一张文摘报上,看到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曾景忠研究“九·一八”是谁下令不抵抗的文章摘要。后来借用儿子电脑在一个叫“五柳村”网站上查到了曾文的原文:《澄清有关“九·一八”事件不抵抗方针研究的误区》。文章围绕谁下了不抵抗命令而展开为几个“澄清”,最重要的我以为是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缺水,甘肃更缺水,可甘肃的张掖似乎不缺水,因为在那里能看到大面积的水稻田。张掖地处河西走廊的中段,它之所以敢种水稻,说明它不缺水,因为有黑河宠着。黑河流经青海、甘肃,最终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这条母亲河养育着数不清的乡村和城镇,谁也没有权力独享。但今天的人,“战天斗地”斗得心硬了。如果把黑河比作母亲的乳汁,谁先吃谁后吃结果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先吃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嘴大嘴狠的,一嘴下去便再也不顾身后的弟弟妹妹。居于上游的甘肃部分地势平坦,是吃水的大户,下游的额济纳也不是饶…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03,(10):77-77
相应于IBM的口号“随需应变”,与康柏合并后的惠普也于近期提出了“再多需求,皆可实现”的战略口号,两大电脑业巨头不约而同地将战略方针指向了用户的需求,而给我们带来深思的课题是:如何能够更好地发现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智者     
蒋光宇 《领导文萃》2011,(9):101-102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堂商业管理课上,教授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我手里有一个杯子,杯子下面有一个小洞,漏水。请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拿出补好杯子的办法,使之滴水不漏。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想出其他可以解决杯子漏水的问题。”随后,他又说:“事成之后,最智慧的人可以得到100美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8.
《领导文萃》2008,(11):9-9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规划中心主任牛凤瑞提出:现在房价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供给不足,这是一个关键。其他政策无论怎么设计,土地供应上不去,房价不可能降下来。现在一方面希望控制房价,一方面又限制土地供给,这无异于一只脚踩刹车,一只脚踩油门,不可能起作用。在一些城市,开发商之所以有“谁捂(盘)到最后,谁受益最多”的共同预期,就是因为他们瞅准了有效供给不足的“软肋”。供求关系是决定物价的基础,房价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9.
小戴 《经营管理者》2011,(10):111-111
《公正》这本书亮点就在于:既有丰富案例也有反复思辨过程。它并没有最终提出—个结论,到底谁对谁错。而是引发读者思考,究竟孰是孰非,以及如何思考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小小的办公空间,人来人往,异性同事工作如何协调互助,彼此间是否有“距离之死”?如何做到既不失礼又不疏离?职位升迁,谁上谁下?怎样才能创造出愉快而有建设性的工作环境?“非常职场”既不是和尚庙,也不是尼姑庵。身处其中,“非常男女”千万不要小看职场中的异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