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学”和“思”的辩证关系中,可见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当今教学中,很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无不与发展思维有密切的联系,发展思维更是发展智力的核心问题.发展思维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思维的方向性就是语文教学和其他各科教学中需要探讨的许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有作者的思路,教者有教者的思路,学者自然也有学者的思路.这思路就体现了思维  相似文献   

2.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语文教学界已成为一句颇有感召力的口号,正是这三句话12个字把诸如“语文能力”内涵特质到底是什么,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间的本质联系及转化心理过程,语文能力与智力间的本质关系及语文知识、能力、智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等问题,推到前台,要求予以理论回答.本文试对上述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1、前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意义自不待言。1997年12月,本课题小组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语文学习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中的一个子课题──“形象思维能力养成方法的研究与实验”任务。通过两年的研究与实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围绕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养成方法,指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自觉地加以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增加学习…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高考语文题共有三个部分:“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阅读(50分)”、“作文(50分)”。与往年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是加强了对考生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是一种带方向性的改革,因为它改变了多年来只注重考查考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情况,从而将学生从死记硬背语文课本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重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一、提问在思维训练中的作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饴”。的确,在思和学的辩证关系中,思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对此却有些忽视。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以问题(或提问)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他们的思路,展开思维训练。思维通常是由于人需要克服某种困难,需要理解某种事物,以及需要解决某种问题而开始的。换句话说:“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捷普洛夫《心理学》)。我们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四步教学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 ;居之安 ,则资之深 ;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的这段话深刻地阐述了自学的重要性。时代发展到今天 ,按理说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比古人更懂得这个道理 ,但可惜的是不少教师并非如此。长期以来 ,讲读课教学被看作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其程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总是消极地听教师对篇篇课文的分析、讲解 ,缺少学生对课文认识、思索、质疑、理解的思维过程 ,所得的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 ,并非学生自学所得。其弊…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更有杰出的贡献。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主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语文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而他关于“语文习惯”这一问题的论述,又贯穿在各个基本问题之中。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当代的语文教育专家亦指出:“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大都可以用听说读写内容由理解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更转化为习惯来说明c’(…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与形象思维的培养张玲张和礻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一正在审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原则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之相应,在阅读能力方面,《大纲》提出要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析课文段、层次及其关系,理解作者思  相似文献   

10.
邵勇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20-120
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存在一个由义理本位向语言本位的转移。语文教学由经义教学发展成语言教学。对于语言活动来说,感觉比之思维则更具有现实可能性。语言本来就是人的感觉的产物,新课程实施中的“语感”是课标十分强调的概念。这一教学理念如何体现在古诗文的语感教学之中,如何让学生切实地走向文体,笔者认为“活化”朗读是关键。过去对古诗文有“吟诵”之法,对于诗词则拖长腔调,夸张抑扬,突出韵律,即所谓“吟”(吟唱)诗;对于散文、骈文一般读得比诗歌平板,稍稍拖长字句,慢悠悠地讲点儿节奏,但距离现代活化语言很远,这是“诵”(讽诵)。…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强调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说明语文更具生活化,如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素质教育的出路,将孔子的“学”与“思”的思想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当前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孔子强调的“学”侧重于知识的累积与继承,而“思”侧重于知识的创新、发展与批判,在教育过程中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当前,充分认识孔子的“学”与“思”的价值对推进素质教育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是新教程的一个闪亮点.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进而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会合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内容应立足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对某些教学问题作深入探讨,或从教学的角度对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普通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是基础学科,语文则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而且语文“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一辈子有用。”可见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而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发展水平,就必须从语文学科抓起,实行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一个语文教  相似文献   

15.
中晚明生员身份的泛化、乡论在科举取士中制度性功能的弱化以及考课制度的严苛化,在导致知识人向上流动日趋艰难的同时,也形塑了士人德性缺失、职分意识淡薄的普遍性格。制度影响之下士风的持续恶化,是知识人展开自省的现实语境,“惭愧”则是其自我反思中首要而直接的感受,并以面向生民为基点。对儒者职分的强调、“经义”兼“治世”的自我期待、诗文经世与文章主理观念的强化、明末清初文风之转变乃至回向乡里、面向地方的新动向,则是知识人在自省中的尝试性回应。面向生民的惭愧书写不是目的与归宿,而是思“变”的起点。这也正是中晚明知识人惭愧书写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同样的老师 ,同样的学习环境 ,为什么有的学生学有所成 ,而有的知之甚少呢 ?悟性不一。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 ,接受父母遗传信息不同 ,自身心理素质不同 ,自然接受同一道理的悟性高下不同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学的思考。通常语文教学中的“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但在我们看来 ,它应该是说阅读主体直觉力、想象力、理解力瞬时性的三位一体 ,是阅读主体感性经验的突然升华和飞跃。“悟”的古义为觉醒、理解。读书要讲究“悟” ,其实古已有之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个“思”…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当前,我国中小学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学生自己的发展,即: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要通过学法研究与指导,交给他们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外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都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  相似文献   

18.
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读的重要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高。学生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且又能启知拓思,巩固知识开拓视野。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而,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下文谈一谈本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 ,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  当前语文教学的任务要求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作为语文教师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点 ?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是有感性、有思维的人。因此 ,语文教师有责任用我们民族乃至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去滋养祖国的下一代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为他们的人文精神积淀和终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打破传统的授受习得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立、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